周瑾雖然有一些才智,但是閱歷太過淺薄,這也是他沒有急著用周瑾的原因。
“世家。”李世民提醒道。
和世家有什么關系?
周瑾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關系。
李世民心里苦笑,枉他還把周瑾當成一個大才,現在看來周瑾只是有一些急智。
因為對周瑾期望太高,心里難免有些失望,李世民嘆了一口氣,準備讓周瑾回去了。
“陛下的意思是世家會阻撓?”周瑾問道。
李世民沒想到周瑾能想到這一層,雖然仍然沒有說中重點,倒也不錯了,因此也沒急著讓周瑾走,而是把其中的內情和他擔憂的東西,說了一遍。
周瑾聽完終于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說白了,李世民想用以工代賑的辦法,但是世家肯定會想辦法阻撓。
別看大唐最大的世家都集中在山東和關中,但是在五胡亂華的時候,大批世家遷往南方躲避戰亂,雖然后面又遷走了,但還是有很多世家留在了江南。
更重要的是,那些世家不會因為以工代賑的地方是江南,覺得對他們沒影響就不管了。
一旦朝廷嘗到甜頭,以后有災情什么的都會以工代賑,所以他們不能讓朝廷開這個頭。
“陛下,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周瑾說道。
“什么辦法?”李世民饒有興趣的問道。
“讓世家以為陛下是發怒之下才使用以工代賑的方法,陛下這么做只不過是為了出氣罷了,世家見陛下發火,自然不敢觸陛下的眉頭。”周瑾說道。
“別廢話,直接說方法。”李世民說道。
“聯姻!”周瑾說道。
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怒意,冷冷道:“你是在嘲諷朕么?”
“臣不敢!”
周瑾嚇了一跳,好好的怎么突然發火了呢?
他并不知道,李世民登基的時候為了拉攏世家,曾經想以公主和五姓七望聯姻,直接被世家拒絕了。
但是當時時局不穩,他連脾氣都不能發。
自那以后,和世家聯姻就和玄武門之變一樣,都成了李世民的禁忌,無人感提。
“你不敢?你不知道朕曾經提出和五姓聯姻被拒么?”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殺意。
后世對李世民的評價,大多都說什么知人善任,虛心納諫。
但這并不代表李世民是個很大度的人。
就拿魏征來說,多次頂撞李世民,要不是長孫皇后勸阻,魏征腦袋早就搬家了。
即便如此,魏征死后,李世民把魏征的墓碑都給推了。
雖然史書上說的是因為魏征死之前將自己前后的諫辭給史官褚遂良,加上侯君集和杜正倫造反,而魏征曾經舉薦過他們,李世民懷疑魏征和他們是同黨,所以下令推了魏征的墓。
但是這里面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
首先侯君集在李世民是秦王的時候就是李世民的心腹了。
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也因功封了國公,而魏征是李建成的人,投降李世民的時候侯君集已經是國公了,哪里需要魏征來舉薦?
李世民之所以推倒魏征的墓碑,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魏征把以往的諫辭都交給了史官,李世民覺得這樣會影響他在史書上的名聲,在加上以前積壓的怒氣在,所以李世民才會做出推倒魏征墓碑的舉動。
所以李世民從來都不是一個心胸特別寬廣的人。
周瑾提起他的禁忌,已經讓他起了殺心。
周瑾好歹是上過戰場的人,自然能夠察覺到李世民已經起了殺心,心里暗罵:“伴君如伴虎,真是一點沒說錯。”
“陛下,臣的意思是陛下提出和世家聯姻,世家一旦拒絕,到時候陛下再下令以工代賑,世家以為陛下在宣泄怒火,自然不會阻攔。”周瑾連忙說道。
“你說覺得朕的顏面沒有丟盡,想要朕再將臉送上去給世家踩么?”李世民寒聲道。
他心中的怒氣已經壓制到了極限,一旦周瑾說的不能讓他滿意,他的怒火壓制不住,周瑾就有可能人頭落地。
“陛下覺得此時提出和世家聯姻世家還會拒絕么?”周瑾說道。
李世民一愣,很快就明白了過來。
世家當初拒絕聯姻,是因為李世民剛剛殺了他們的支持者,而且得位也不正,如果他們答應聯姻,其他世家怎么看他們?
世家對名聲可是非常看重的。
但是現在不同,李世民已經坐穩了皇位了,加上剛滅掉東突厥不久,民心歸附,只要世家不傻,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拒絕聯姻。
事實上后來李治的第一個皇后王皇后就出自太原王氏。
李世民想通了這點,心中的怒氣反而消退了不少,淡淡的說道:“既然你知道世家不會拒絕,為何讓朕提出和其聯姻?”
周瑾見李世民臉色緩和了幾分,松了一口氣,說道:“陛下要是讓太子、越王他們和世家聯姻,世家自然會同意,只需換一個他們不會同意的人就行了。”
“何人?”李世民問道。
周瑾小心的看了李世民一眼,說道:“那個人就是陛下?”
“朕?”
李世民愣了愣,反應過來大怒:“你的意思是朕不如太子和越王?”
“陛下誤會了,陛下乃是天子,要納五姓七望之女為嬪妃,他們自然愿意。”
“但是世家最好臉面,臣聽聞滎陽鄭家的嫡女如今沒有出嫁的,也沒有婚約的,最大的嫡女今年才十一歲,陛下只要提出要納其為妃,朕家為了臉面就不可能答應。”周瑾說道。
李世民聞言大怒,要他提出納一個十一歲的女子為妃,天下人怎么看他?
但是李世民還沒來的及發火的時候,周瑾連忙說道:“鄭家拒絕后,陛下在詢問其他幾家,有鄭家在前,即便其他幾家有適齡女子,也不可能答應。到時候陛下裝出一副怒急而去的樣子,然后推行以工代賑,世家定然不會阻止。陛下甚至可以借機下旨令五姓之間不得聯姻。”
不得不說,周瑾后面的話打動了李世民。
如果只是為了推行以工代賑,李世民未必能舍下臉面。
畢竟以工代賑想其他辦法還是可以推行,即便不推行,對他影響也不大。
但是李世民對世家一直非常忌憚,而世家相互聯姻,編織了一張很大的關系網,牽一發而動全身,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如果能限制五姓聯姻,幾代后,世家的關系就沒有那么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