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太子殿下愿意聽,臣自然愿意。”周瑾說道。
“皇兄應該不知道吧,當初我們在天上人間吃飯,碰到萬年縣衙役去抓人,其中就有鄠縣縣子,要不是皇兄阻止,我們早就能結識周瑾這等少年英雄了。”李泰一臉可惜的說道。
李承乾臉色陰沉,他在拉攏周瑾,李泰卻在此時說這些,無疑是在給他添堵。
就在李承乾想著該如何解釋的時候,有人喊道:“夫子來了。”
“快,按照位置坐好,不然夫子又要責罰了。”
眾人此時也顧不上其他了,慌忙的找著自己的座位。
周瑾愣在原地,他第一次來,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坐哪。
“周瑾,你的位置在最后,左邊第一個就是。”程處默提醒道。
周瑾連忙按照程處默說的,找到位置,坐了下來。
眾人坐下沒多久,一個年約五旬,面色儒雅的男子走了進來。
“見過孔博士。”眾人起身行禮。
孔穎達擺了擺手,將手上的書放在桌子上,說道:“坐吧。”
“謝夫子。”
眾人躬身一禮,然后坐了下來。
學堂的桌子非常矮,凳子也是那種矮凳,周瑾坐著很不習慣,卻不敢亂動。
孔穎達看著眾人道:“今天開始學習大學,大學乃是七十二賢之一的曾子所著,教導我們做人、處事、治國應當具備什么樣的修養,希望你們能夠用心研讀體會。”
“是。”
“你們翻開書籍,先跟我讀一遍。”孔穎達說道。
眾人連忙在桌案上的書籍中找到大學,翻到第一頁。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孔穎達搖頭晃腦的念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眾人也搖頭晃腦的跟著念道。
其實古人讀書可以叫誦讀,也叫吟誦,聲音抑揚頓挫,很美。但因為沒有標點符號,所以讀書的人往往不知道怎么斷句。于是在讀書的時候就晃頭晃腦地用肢體的擺動節奏附和一下,便于斷句和記憶。
古文講究韻律,就像音律一樣,入神時自然擊節踏足、搖頭晃腦。所以,讀書時搖頭晃腦可以增強節奏感,使自己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但是周瑾實在找不到韻律,等到一篇大學讀完,整個人已經暈了。
孔穎達領著眾人讀完大學,一群太監進來為眾人送上了茶湯。
大學有兩千多字,整篇讀下來,都有些口干舌燥,但是孔穎達沒動,眾人都不敢動。
孔穎達見眾人知理,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后端起面前的茶湯喝了起來。
其他人見孔穎達開始喝了,迫不及待的端起茶湯喝了起來。
這些程處默來的時候都和周瑾說過,所以周瑾看別人開始喝,他也喝了起來。
唐朝的茶湯并不算好喝,不過也沒有一些小說中說的那么難喝。
周瑾平常也不愛喝,但是此時渴了,也只能將就喝了。
等茶湯喝完,太監們將茶碗撤下去后,孔穎達開始講解大學。
“大學的道理,在于彰顯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變。”
……
周瑾開始還能聽的懂,但是到了后面越聽越迷糊,只能裝作一副努力聽講的樣子。
前世周瑾就不是一個多愛學習的人,穿越了自然不會變的愛學習。
好在他坐在最后面,距離孔穎達非常遠,真是一個學渣該坐的好地方。
人和人之間的悲喜并不相同。
就在周瑾因為讀書而愁苦的時候,李世民卻非常高興。
大唐滅掉東突厥的消息,此時已經傳遍了周邊國家,對那些國家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
許多國家紛紛送來國書,愿尊李世民為天可汗,派人前來朝拜。
李世民得位不正,登基以后一直兢兢業業,就是為了向李淵,向后人證明,他李世民比李建成強,他這個皇帝當之無愧。
現在一戰打出了萬國來朝的局面,讓李世民如何不開心?
李世民連忙召集朝中重臣宣布了這件事,同時令禮部接待好各國使臣,同時準備參拜事宜。
安排好這些,李世民也沒有心思處理政事了,想要去后宮和長孫皇后分享這個喜悅。
然而他剛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張阿難來報,房玄齡求見。
李世民只好壓制心中的想法,接見了房玄齡。
房玄齡一進大殿,顧不上行禮,一臉急色的說道:“啟稟陛下,江南道送來急報,潤州、常州、蘇州三地連續多日大雨,已造成七八萬百姓流離失所,請朝廷撥糧賑災。”
“什么?”李世民驚立而起,憤怒道:“三州的官員干什么吃的?為何受災如此嚴重才報上來。”
“回陛下,急報上說,三州連降大雨,短短三日,許多地方的河壩就被水沖破了,根本來不及反應。”房玄齡說道。
“廢物!”李世民怒罵一聲,很快察覺到一絲不對,問道:“朕沒記錯,去年江南道發大水的州府里就有這三州吧?”
“回陛下,去年江南發生洪災,確實也包含這三州。”房玄齡說道。
“去年朕不是已經撥錢糧,令當地官員修理河道,加固堤壩了么?為何短短三日堤壩就破了?周邊州府有沒有送來急報?”李世民問道。
“回陛下,目前只收到三州的急報,并未見其他州府有受災的急報。”房玄齡說道。
李世民臉色陰沉,說道:“玄齡你盡快和戶部商議,看看還有多少糧草,盡快拿出一個章程來。”
“是。”房玄齡領命退了出去。
“阿難,你讓百騎調查一下,為何三州受災,周邊州府沒有受到牽連。”李世民說道。
洪水無情,一般有地方發生洪水,周邊的地方也會受到牽連,畢竟水是會流動的。
但是現在只有三州受災了,周邊州府連急報都沒送來,其中很顯然有問題。
“是。”張阿難應道。
張阿難能夠感受到李世民的憤怒,安排人去的時候,交代了一定要快。
雖然兩地相隔千里,但是只用了三日時間,調查的情報就送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