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懷孕了,就不用再出差了。陳曉星當然開心了。小唐回到了科研室。陳曉星就把自己項目申報的情況跟她說了,她卻再次反對。她說:
“項目申報倒是沒太大問題,但是你打算做的這個實驗,有可能使人有預測的能力。如果真是如此,這個項目會成為涉密項目。你可得考慮清楚!”
陳曉星愣住了,他沒有想到這里來。他是科學家,全部心神都放在了項目上,小唐是特.工,她在這方面很敏銳!
當初蔣萌是帶著任務進的科研室,其中一項就是把她的天賦在特.工內部推廣。如果他這個實驗成功的話,那么就相當于當初蔣萌那個任務有了實現的可能。
其實陳曉星這個設計的另一個風險,是如之前講的那個案例一樣,使人有了控制事件發展的能力。這一點更可怕。如果政客被控制,影響到的將是一個國家,甚至是幾個國家的局勢。
這樣一來,陳曉星還真不敢再冒險!但他想了又想,卻又想不出其它的好點子來!小唐也幫助他做了很多新的設計,卻都不理想。
最后兩口子敲定,干脆設計不變,但只研究第一個結論。大腦可以產生主觀意識,并把主觀意識轉化為虛波組成的形態。但這么一改,項目的研究價值可就差了很多了!
等到實驗環境全部搭建好,已經是一周以后了。陳曉星讓助理把綜述交給小唐,讓小唐好好看看,幫他篩選一下可用的內容,標記出來。小唐照辦了。然后陳曉星就把小唐趕回了家!
科研室里的儀器大部分都是有輻射的,對孕婦不好!
陳曉星開始考慮誘導詞的設計。為了不浪費人力,他先簡單設計了一個誘導實驗對象想象自己是在躺著的誘導詞。這個沒什么說的,鋼板實驗里就有做過。他讓助理先實驗個300次再說。他自己則考慮更為復雜的誘導詞設計。
鋼板實驗里,虛波組成的是固定形狀的影像。如果誘導實驗對象想象一個動態的場景,虛波的軌跡可能更難捕捉。
比如,誘導詞若是:“現在,你躺在沙灘上,你的身邊是無邊無際的大海。”海面的影像就是一個動態的。并且還會有一個難題——海面這個影像產生的位置在哪?
由于這些影像都是實驗對象想象出來的,所以其出現的位置,未必就在實驗對象的附近。可以很近,也可以很遠,甚至還可能在高處。這和每個人想象的習慣有關。
所以還要想辦法限制實驗對象,使他們想象出的影像不要出現在了無法監測到的位置,比如墻體里或者實驗觀察室之外等等。
光這個海面的誘導詞,陳曉星就改了好幾天。現在,這個誘導詞為:“現在,你躺在海面上。”雖然人不可能躺在海面上,但想象可以。
小唐第一次這么閑,剛開始的時候挺不適應的。所以她見到陳曉星就總是要問問科研室的情況。好在小萌這個煩人精一直纏著她,她倒也沒時間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