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挑戰天下文人
“怎么,你我兄弟二人,連小小禮物也要避嫌了?”
“不敢逾矩。”
朱尚邴抱了抱拳。
其實他怎么也想不通,這爺孫倆為什么喜歡抓著他不放。
他現在就想回封地,老實做個悠閑藩王。
就在場面僵持時,突然有人推門而入。
“參見兩位殿下。”
來人赫然是方孝孺。
他剛才朱元璋那兒出來,得到明確的旨意。
好好拉攏秦王世子。
方孝孺正愁著怎么找機會了,沒想到朱尚邴自己送上門來了。
之前他還覺得秦王世子只是一介莽夫,但立下不世戰功后,他不由想通了陛下的一片良苦用心。
雖然方孝孺也在憂心,其他文臣是否會排斥這位世子,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時辰不早了,臣弟告辭了。”
朱尚邴起身抱了抱拳,便轉身離去。
只是,還沒等他轉身,就被方孝孺伸手攔了下來。
只見他伸出一張玉牌,卻被朱尚邴巧妙的躲了過去。
“方大人,請自重。”
朱尚邴臉色微冷,似乎在表明自己的立場。
隨即,他甩袖離去。
一向儒雅的朱允炆臉色微變,似乎對朱尚邴有所不滿,但他始終沒說什么。
方孝孺卻是長嘆一聲。
他看著朱尚邴離去的背影,再想到朱元璋的評價,心里不由冒氣一陣冷汗。
“殿下,此子若不能為己所用,比殺之。”
……
應天府,某茶樓中。
此時,說書人一邊搖著紙扇,一邊侃侃而談。
“你們可知,如今這京城內誰當得起這最紈绔子弟的稱號?”
這下倒是問倒了底下的吃瓜群眾,這京城權貴多如毛,知府不如狗。
光是國公就不少位,加上那些皇親國戚,紈绔子弟更是數不勝數。
“要論最紈绔,當然是秦王世子了。”
“這位世子揚言要跟京城所有文官士子比詩文。”
此話一出,不少人都倒吸一口涼氣。
畢竟,在百姓眼中,那些文官士子個個都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一個世子居然敢放此豪言,簡直不可思議。
便是說書人自己也是一陣唏噓。
此時,茶樓中,其他正在喝茶的士子聽罷,不由拍桌而起。
其他文人也是攥緊拳頭,恨得牙癢癢。
“秦王世子真是好大的口氣,簡直不將我等放在眼里。”
“無知小兒,居然敢挑戰我等儒生的權威!”
“無論如何,絕不能輕易放過這小子。”
……
本來文人胸腔就有一股傲氣,不屑與人結黨。
現在倒好,朱尚邴一番動作徹底將他們這些文人拉攏到了一起。
不過,作為正主的朱尚邴此刻卻躺在床上,仔細聆聽張良的教誨。
這些日子以來,張良一直為他出謀劃策,本來上次朱尚邴要丟大臉了。
幸好張良及時救場,才免了一場尷尬。
后來更是為了迎合老爹的計策,他特意邀戰所有文官。
若這件事成了,必定跟所有文官徹底決裂。
“小朱,你大可放心的照我說的做。”
比斗就設在宮門口,目的自然是堵住來往的文臣。
眼看著入不了宮,這些文臣只能站在朱尚邴面前,或怒目而視,或不屑于顧,或事不關己。
有一人身穿上好貂皮,他走出來,冷眼看著朱尚邴,勸他識相的自動讓開一條路。
朱尚邴認得此人,乃是朱允炆一系的人,也是朱元璋想給他賜婚那姑娘的父親。
想著有這樣一層關系在,林中天覺得朱尚邴應該會賣他一份薄面,“請殿下給林某一份薄面,把道讓出來,若陛下知道了,怪罪下來可不好收場。”
啪!
然而,回應他的卻是一個響亮的巴掌。
林中天被扇倒在地,整個人卻還處于懵逼之中。
“你是什么東西?也配我給你面子?”
他神態桀驁,打完了人后,還一副嫌棄的樣子,用手帕擦了擦手掌。
原本看他出頭有了幾分好感的文官們見狀,紛紛搖頭。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只能怪他不自量力。
良久,終于有人等不及了,只見一個身材瘦削的人影走過來,他滿頭斑白,上了年紀。
“那不知老臣的薄面可行否?”
此人乃是翰林院的老學識,與林中天那是一個天一個地。
朱尚邴自然不敢造次,笑著行了一禮。
“大人說笑了,剛才不過是一句妄言罷了。”
話雖如此,但他臉上卻依舊透著冷色,帶著警告的意味。
那老學識也是人精,知道順著桿子給自己找臺階下。
“世子要與滿朝文武擺擂臺斗詩文,老夫年事已高,身體實在吃不消,不知世子可否行個方便?”
見朱尚邴點頭,老學識松了一口氣。
有幾位老臣也跟著推脫,蒙混了過去,剩下的都是一些傲氣十足的文人。
看著這些文臣士子,朱尚邴微微一笑,隨后上前一步,抱拳道:
“小子不才,昨日見到諸位大人時,心中突然有感,做一詩文,不知可謂可否賞臉聽一聽?”
眾人一聽,不由面面相覷。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這是于謙的諷刺詩,在場的大都是文化人,此句一出便聽出了味道,臉色紛紛色變。
“還差點火候。”
眾人沉默中,突然有一位文官走出來,淡淡說了一句。
他滿臉正氣,身上卻是穿著一身麻衣,鞋襪都有些破了。
而朱尚邴卻笑了笑,緩緩吐出下兩句詩文。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好個兩袖清風。
剛才那文官突然渾身一震,震驚的看著朱尚邴,仿佛在看一塊璞玉。
恨不得現在就拉著朱尚邴到一旁,抵足夜談。
這首詩真是說到他心坎里去了,許多跟他一樣兩袖清風的文臣同樣潸然淚下。
恰在此時,皇宮內有人聞訊趕來,聽到這詩句,不由贊賞道。
“好一首入京。”
眾人連忙抬頭望去,便見到為首的一人身穿明黃龍袍,虎虎生威。
胸口更是繡了一頭五爪金龍,赫然是九五之尊。
在場的眾臣紛紛跪下來行禮。
朱元璋卻是擺了擺手,根本沒理會他們,而是來到朱尚邴的面前,淡淡詢問:
“當真是你作的詩?”
朱尚邴微怔了一下,隨即點頭。
他在心中不斷感慨,要是于謙知道他提前抄了他的詩,會不會立馬進京來找他算賬?
而朱元璋看他低著頭,還以為他是因為百姓之苦而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