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限量的丹藥供應下,云巖的修為水準迅速上升。
書上介紹,每次突破時,相應的經(jīng)脈都會突破某個瓶頸,丹田的靈氣也會相應增加。等到靈氣裝滿丹田,凝氣為液,鑄就修道根基,是為筑基。
比如突破到煉氣期九層的標準就是任脈貫通。
云巖的經(jīng)脈不僅早已全部貫通,還寬大無比,但丹田卻是入門后才開始修煉的,根本不符合煉氣期的標準。但云巖知道,現(xiàn)在以煉氣期的標準來看,他也達到煉氣期九層了,因為靈氣已經(jīng)裝滿丹田。
仍舊是書上介紹,人的丹田大小基本固定,隨著修煉時間的增加,丹田內(nèi)的雜質也會增加,實際容量是會小幅減少的,但云巖的丹田在天靈氣和仙靈氣的滋養(yǎng)下,卻是不斷增大,倒是沒有經(jīng)脈那么明顯,但也比原來大了三倍有余。
“哎,比別人多浪費多少丹藥啊?!痹茙r自嘲道。
幸虧沒人聽到,不然牙會被全部酸掉,這也算凡爾賽鼻祖了吧。丹田的容量決定著修為的上限,多少世家弟子,為了增加一點丹田的容量,減少雜質占據(jù)的丹田體積,從煉氣期開始,就使用高品靈石修煉,砸進去多少資源。他丹田不僅純凈,還能比別人大幾倍,妥妥的得了便宜賣乖啊。
不過現(xiàn)在,云巖確實迎來了自己修道以來的第一次瓶頸:筑基。
筑基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煉氣期圓滿之后服用筑基丹,服用之后,靈氣凝為靈液,即為筑基成功。另一種是在煉氣期圓滿之后,仍需繼續(xù)修煉,直至丹田靈氣充盈至無法繼續(xù)吸收靈氣,此時服用天材地寶,便可筑基成功。
兩種方式各有優(yōu)缺點,第一種方式簡單易行,雖然筑基丹比較珍貴,并且大部分控制在宗門手中,但市面上還是能夠流通一些的,畢竟并不是所有人煉制出來丹藥都是賣給宗門,甚至還有部分弟子拿到了筑基丹,卻還是選擇采用第二種方式筑基,就把自己手中的丹藥換取其他修煉資源。第二種方式筑基之后不僅靈力更為凝實,還有擴大丹田的功效,可以奠定更強的修道根基。
云巖當然更喜歡第一種方式,他認為自己丹田已經(jīng)夠大,無需再通過天材地寶強行擴充,采取第一種方式更符合他對自己的規(guī)劃:如果可能,他想一直“茍”到成仙。
于是,他拜托趙祥師兄悄悄出售了幾粒上品增元丹,換回了一粒中品筑基丹,回到洞府吃了下去,靜等筑基成功。
他等了一夜,丹田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死心的他,又讓趙祥買了一些煉丹材料和丹方,試著自己煉制。
依舊是一次成功,依舊是極品丹藥,然后……
依舊是煉氣期九層。
云巖徹底崩潰了。
他很悲催地發(fā)現(xiàn),筑基丹的丹方,針對的是普通靈氣,而他的丹田里,就沒有多少普通靈氣,根本達不到凝液的條件,自然也就無法筑基。
“茍”不下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