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翻不起什么浪花
翌日,宜破土動工。
當初升的第一縷晨光透過雕窗照進房間時,瞬間暖意橫生。
朱高爔睜開迷惑的眼神,聽著窗外傳來的敲木魚聲,猛地一激靈困意全無,他胡亂穿上衣服,推開門即看見了姚廣孝坐在樹下念經。
“道衍師傅早!”
昨夜彼此達成一致后,以北平城細節問題討論至月上柳梢頭,直到敲定初步方案才結束對話。
他費心邀請姚廣孝,首先北平是朱棣靖難時的根據地,自然也有很多功勛的府邸在此,要想讓他們心甘情愿搬家,唯有找個有分量的人游說。
其次建城不同于建房,不僅要面面俱到,還要顧及精神需求,最后就算有人遞奏折舉報,也有辯解的機會。
說到底拉攏一個姚廣孝,勝過千軍萬馬,另外也有更深一層意思,那就是讓其效忠。
姚廣孝徐徐睜開眼簾,反提出了一個縈繞在腦海的困惑,輕聲道:“打仗燒錢,搞建設同樣燒錢,若是避開皇上,錢從哪里來?”
對這個情況,朱高爔早有盤算,秋冬時節已過半,離春耕又尚早,借著這個空隙,他要搞開荒、養殖、建廠…等等全面開花,兩不耽誤。
要說商賈運糧如何解決時間差的問題,別忘了他還有系統,十萬聲望值可兌換的物品多了去,唯一需要斟酌的是人員調度,似這種大工程首次接觸,嚴謹點比較好。
想了又想,朱高爔決定以備用說辭,打消姚廣孝的顧慮,認真道:“能快速解決目前困境,必須命都轉運鹽使司把鹽分為精鹽和粗鹽,且開放鹽引促使南北商賈往來。”
姚廣孝一聽,表面上不動聲色,內心早已驚濤駭浪,本以為朱高爔有王者風范,不料一個小小疑問迫使他漏出了馬腳,暗道:“果真知人知面不知心。”
“請嘗嘗看。”
一看姚廣孝的神情,朱高爔便明白了原因,他面不改色,趁機從衣袖中掏出兩小包鹽,遞過去道:“您或許認為我自斷臂膀,可鹽引的最終決策權仍在官府,若不認可它是廢紙一張,況且要想獲得錢財非商人不可。”
姚廣孝半信半疑,緊盯著那潔白如雪的精鹽看了幾秒鐘,而后伸出手抓了幾顆放進嘴里細細一品,并沒想象中的苦澀,詫異道:“它是所謂的精鹽?”
朱高爔點點頭道:“精鹽和粗鹽的區別在于除味祛質,而我正好掌握了此方法。”
“皇上知曉嗎?”
“這需要您用密信上報父皇了。”
隨即…朱高爔把鹽引的運作模式一字不差說了出來,順帶提了一下開荒種植。
許久…姚廣孝‘消化’完填鴨式的信息,緩緩吐了一口氣,看向朱高爔的眼神滿是欣賞,開口道:“吉時到了。”
離開天寧寺,坐上馬車很快行至祈福的地方,而周圍站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遠遠望著祭品擺放的位置,朱高爔恍惚看見了前世天壇的影子,接著在姚廣孝的指導下行三拜九叩之禮。
“王爺,祈福禮成可以動工了。”
朱高爔象征性刨了兩下土,回身對著那些百姓道:“本王朱高爔是當今皇上冊封的北平王,從今天開始要建造一個歷史性城池,為加快進度需招工千名,辰時開工-酉時停工,一日三餐有工錢,自愿者請前往府衙報名。”
話一落,百姓們登時議論紛紛,不知是真是假,像這般奢侈的條件,就連官府也比不得。
“這位王爺,請問說話算數嗎?”
此時,一位年長的老者越過擋在他面前的人,畏懼道:“小老兒想求得一短工,不要工錢給碗飯吃,有個地方住就行。”
順著說話聲一看,就見老者一臉溝壑,似是寫滿了歲月的痕跡,站在那里顫顫巍巍的樣子,莫名的有一種心酸和痛苦。
“短工算什么,只要北平城一日建不好,那本王就管你一天的飯。”
朱高爔環視四周看了一圈道:“老天爺不賞飯吃,朝廷賞…我朱高爔賞,只需你有一把子力氣,現在就可報名。”
“你…你不會騙人的吧!”
躲在人群的某個人掐著嗓音道:“官商勾結專騙老百姓,明面上夸下海口,暗地指不定搞什么見不得人勾當。”
“說得好!”
朱高爔不怒反喜,自古以來‘民不與官斗’深深烙印在了每個人心底,有時寧愿把所有苦打碎吞咽進肚子,也不想去報官,現今有此一問說明未被傷透心,還有挽救的余地。
“漢人永遠不騙漢人,我朱高爔向蒼天發誓,若是有違背今日之言,天打五雷轟。”
“王爺…”
姚廣孝嚇了一跳,想不到朱高爔這么抉擇,為了區區幾句話竟立下誓言,眼見無法挽救,只能小聲道:“您是何必呢?”
“建城我是認真的。”
朱高爔回應道:“元朝張養浩有句詩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而我身為堂堂王爺,如不能為他們謀福祉和未來,有何臉面掌控一方呢?”
“那也沒必要立下毒誓。”
“人心散了,以后再聚就難了。”
一句話問得姚廣孝啞口無言,見朱高爔鐵了心,他也不再勸解,然心里打定主意竭盡所能建造城池。
“好人呢!老朽這就去府衙報名。”
“我…我也去。”
“好事不容錯過,同去同去。”
瞧著百姓一個個離去的背影,朱高爔會心一笑道:“道衍師傅,今日之事必會傳到燕王府,勞煩您跑一趟省得某人下絆子。”
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在利益面前某些人甘愿鋌而走險,等時機成熟便由不得他們放肆。
“王爺放心,他們翻不起什么浪花。”
說完,姚廣孝坐著馬車去往了燕王府。
隨之…朱高爔命令李維等人在空地上圍了一個偌大的防護欄,且假意找了一個支開他們的借口,開始從系統里兌換修路用的材料、糧食、工具、肉類、行軍帳等相關物資,臨到最后還兌換了五千精兵和數十名工匠、木匠、泥瓦匠等土建老師傅。
常言說‘花錢一時爽,沒錢淚兩行’,這所有東西兌換下來,再一看聲望值只剩下五千了,朱高爔只能留著開春時兌換耕地用的種子等物資。
正事辦完,就又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