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近前來些”,突兀,正當人影映入少年小余眼簾中的時候,空曠的古堡內回蕩起響聲。這道聲音滄桑綿長,似是百歲老者經歷數(shù)十夏冬,看遍浮世繁華,波瀾無驚,卻又好似將人帶入其滾滾年華中,隨歲月奔流,令人情不自禁憶萬古,夢逝今。隨著少年小余的一步步接近,其目光也隨著聲音的源處望去,身影徹底清晰,一須發(fā)斑白,身著玄衣的老者顯現(xiàn),其頭頂絲絲黑霧盤旋,隨著老者頭頂天靈內一股乳白色光芒一閃,黑霧被白光中和,變?yōu)榛疑诳罩袛U散,最終消散于無形。而外界,少年小余來時的陸上,枯敗之色逐漸蔓延。“老先生,神通廣大,音隨風走,”少年小余心驚,在心里驚嘆老者的本領,看著老者頭上黑、白、灰三色霧氣盤旋,端得是一副仙人模樣,隨即發(fā)問:“先生可是那九天之上的仙人?”話至此,少年小余又不禁想起村內廣為流傳的一則傳說:相傳一日萬里天晴,忽而陰云四起,天雷迸發(fā),將山劈斷,隨后云雷散去,天際飄來一句話:“相,相,相,空,空,空”此語在山斷之處,一塊崖壁上留有“相與空”二字,后有人途徑此處,驚嘆于山斷之余,也看到這二字,頓時心生頓悟,與此悟道,走上那騰云駕霧,有移山填海之力的仙人之路,并且以此二字為名,建立了龐大的相空國,而少年小余所在的樟木溝則是位于相空國的邊緣的一片山脈內,與世隔絕,少有人來。“仙人?”老者出言:“久違的稱呼”,老者似有追憶之色,看著少年小余,一股乳白色的霧氣自老者體內飄出,徑直向著少年的腿飄去,少年的腿頓時有一股黑霧涌出,與白霧交融成為灰色,消散在空中不見,頓時少年的腳傷好轉,竟不再疼痛,行走自如。“你今日來此,說來與老夫有緣,治你腳傷,并贈你此氣,可百病消散”說完,口中又一個顏色略深的白氣自老者口中飄出,隱隱看去,其中有一縷藍絲。白氣飄至少年眉心鉆入,頓時少年感覺神清氣爽,感覺全身都被洗滌了一遍似的。“多謝仙人”少年當即一拜,感謝老者的饋贈。與此同時,高空人不識之處,灰色麻衣老者調息完畢,睜開雙眼,口中吐出一口氣,飄香其手中五光十色的玉盤內,口中念念有詞:”追因溯果,現(xiàn)!”語罷,那五光十色的玉盤內射出一道藍色的光,向著遠方飄去。觀其方位,正是那仙人指路的空相國。堡內,老者看著少年,說到:“放牛娃,你我相見是緣,是為一相,可愿助我一事?”“不知仙人有何事需要我相助”少年問道“可愿拜我為師,可學那騰云駕霧之術,待你之力強大時,方可助我”老者說道。有言道誰家少年無鴻鵠,卻阻于山海河川不能越,此時有機會可以成為傳說中的仙人,可翱翔天際,移山填海,越山海,實現(xiàn)鴻鵠,任何一個人都會心動。但小余只是個十二歲的少年,少年心思單純,只曉得割草放牛,孝敬父母,隨即問道:“仙人在上,斗膽問一句,學了這仙法,會否有力割盡天下草,養(yǎng)盡天下牛?”,答曰:“修仙法,至深時,裂山碎石,凡俗何人出其右,何愁不能盡得天下財?”;問:“習此道法,會否長壽”,答:“功參造化,身與天齊”;問:“若要習仙修道,當是如何?”,答:“一曰慧,含汝身之力,汝思之智,有慧根,此為修道第一要;二曰毅,修道求仙,其路艱,其路險,若無修道之念與毅,半途而廢者,或可開山裂石,但無緣仙路;三曰棄,仙路漫漫,自是一人獨行,需舍人世情。求仙問道,亦不乏勾心斗角,需舍心之善。”;問:“修仙三要,勢必皆全?不可舍其一?”;答:“修仙道長且艱,若想求仙,勢必三要皆全,缺一不可!”少年沉思不語,隨即說道:“我心不問仙,只求人生安穩(wěn),父母康健,姊妹和諧,現(xiàn)今我有一牛,一雙親,一姊妹,所求皆足,無憾也,遂棄仙路,望先生成全。”老者聞言,嘆道:“汝之慧足,為己所求志尚堅,亦為所求棄仙路,汝之資質是為修仙之姿,可嘆可惜!也罷,你且去吧,好自為之。”少年當即躬身一禮:“父母言傳身教,自是當從,有言曰有恩必報。現(xiàn)今,得先生恩惠,除卻拜師修道,先生可有所求?但凡吾力所能及,自當竭力而行,以報此恩。”老者不語,衣袖一揮,余嵐意識模糊,身影逐漸消散,在現(xiàn)之時已在樹林外,小溪邊,而其身邊,還有跟隨這的那頭牛。待少年轉醒,睜眼望見的是一張碩大的牛臉,嘴中正咀嚼著青草。少年起身,想著樹林走去,可到地方,原先茂密的樹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山脈,遠處還有裊裊炊煙升起,是山脈那一段的一個山村升起的。在古堡的一切好像是一場夢,但夢中的衍天卻那么真實,而腿上的傷已經不見,神清氣爽的感覺亦沒有消散。“那仙人老者之手段,當真是神秘莫測,為人所捉摸不透,不知來方,不知去處。只可惜老者大恩,無處為報。”少年抬頭,來時東海吐日華,去時西山吞殘陽。“該回去了“少年臉上浮現(xiàn)處少見的成熟,眸子中一閃藍光,顯出不該出現(xiàn)的滄桑,但轉瞬即逝,神色恍惚片刻,隨即邁步朝著自己家所在的山村走去,同樣的炊煙升起,人間煙火氣,不似堡中仙人影。至次日起,每每日初,少年小余都會牽著黃牛來到似夢處,嘗試再進入古堡,找到老者,報其大恩。某日突發(fā)奇想,爬樹自高出躍下,左腿骨折,卻并沒有不正常的事發(fā)生,只得踉蹌歸家,修養(yǎng)三月傷好,遂罷,藏恩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