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建一座磚廠
村口的小廣場上,聚集著一大群人。
他們衣衫襤褸,面色枯黃灰暗,雙眼中看不到一絲神采。
或蹲或站的聚集在樹下,時不時的看向村口鐵門,眼神中帶著探尋和羨慕。
他們實在是沒有想到,在短短的時間里,化豐甲為何有這么大的變化?
多了一道高大的圍墻,村口攔了一道大鐵門,還樹立著一根根白色的桿子。
那桿子上的東西,據說是洋人的電燈,造型古怪的很,一看就知道是金貴的東西。
聽說這些稀罕東西,都是村里面留洋回來的大才子投資,人家在海外也是一個大地主。
如今回到山溝里,就是為了建設祖宅,再幫全體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有錢了不忘根忘祖,還要惠澤鄉鄰,這才是真正的好后生。
對于這樣的事情,附近村民們羨慕不已。
可惜他們的村子里,沒有這樣的好事情,否則肯定也能夠得到好處。
今天聚集而來,是想要滿足好奇心,同時也想看看是否有活干。
不需要多少工錢,能吃一頓飽飯就可以。
門口守衛的村民,此刻一臉無奈,看著身邊的一群鄰村村民。
一個個問東問西,打聽村里面的情況。
眼前的這種陣仗,他是頭一回遇到,實在是有些不知所措。
干脆閉上嘴巴,別人問啥也不說。
“你個憨娃子,問你點事情,怎么就支支吾吾的不肯說?
難道你忘了,你小時候遇到狼群,還是俺把狼嚇走救出的你?”
一名老漢說道,試圖打感情牌。
守在門口的村民聞言,露出一張苦瓜臉,用為難的語氣說道:“俺記得你的恩情,可是有些話真的不能亂說啊。”
老漢聞聽此言,心里也很是無奈,他肩負著鄉親們的囑托,今天說什么也不能空手而歸。
今年收成不好很多,糧食的產量不足往年一半,按照這種情況發展,肯定會有很多人被迫逃荒。
現在已經有一些村民,家里揭不開鍋,孩子被餓的嗷嗷直叫。
父母愁的沒辦法,只能四處求人幫忙,可是家家的日子都不好過。
偏偏這種時候,化豐甲卻大興土木,據說村民天天都能吃到白米豬肉。
一開始聽到這些傳聞,很多人都不肯相信,認為這不過就是在以訛傳訛。
可是眼睛騙不得人,當看見化豐甲的變化之后,附近村民也相信了傳言不假。
經過商量之后,這些村民便聚集而來,看看能不能找點活干。
結果到了村口,看門的村民死活不讓進,這也讓他們感到郁悶又揪心。
生怕化豐甲過得好了,不愿意理會他們這些窮苦人。
正在村民們發愁時,緊閉的大鐵門打開,李振堂和李二叔等人走了出來。
眾人見此情景,連忙站了起來,一臉緊張期待的看過來。
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李振堂身上,想要看清楚這位留洋回來的大地主。
聞名不如見面,見面更勝聞名,此刻一見李振堂的樣貌氣質,眾人都在心里面暗自叫好。
一看模樣就知道,絕對不是普通人,仿佛鶴立雞群一般。
就在眾人打量時,李振堂面露笑容,主動開口說道:“我知道大家的來意,都是想要賺錢混口飯吃,如果不是沒有辦法,誰也不會賴在門口不走。”
眾人聞聽此言,心頭暗自嘆息一聲。
為了能夠活下去,臉面什么的都已經不重要,李振堂這番話說的現實,卻也讓人有一絲暖心。
能說出這種話,就代表理解村民們的難處。
這也讓他們心頭一松,看向李振棠的目光里面,如今帶著更多的期待。
這樣的心善之人,肯定不會看別人受苦坐視不理,或許今天真的能夠有所收獲。
看到眾人期待的眼神,李振堂也不再賣關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我準備在村莊附近,建立一座磚窯,誰想干活都可以來報名。
不論男女老少,來干活就有工錢,而且我還會提供一頓飽飯。”
李振堂能力有限,目前養不了太多的人,但是一頓飽飯卻能夠提供。
他心里非常清楚,村民所求的也不過是一頓溫飽。
聽到李振堂這樣說,一群村民立刻面露喜色。
他們沒有想到,今天的收獲遠遠大過預期,竟然能夠得到一份長期的工作。
只要努力干活,不僅能夠吃飽飯,甚至家里面還能夠攢下錢。
以后再有個災病,或者用錢的時候,也不至于咬牙硬挺。
看到希望的村民們,連忙向李振堂作揖道謝,有些人恨不得當場就跪下謝恩。
“李先生,那俺們什么時候能上工?”
一名村民開口問道,語氣中帶著忐忑,語氣羞澀而拘謹。
看樣子就知道,這是一名樸實的農民,能夠在這種情況下硬著頭皮詢問,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
“俺家一群孩子,已經快揭不開鍋了,能不能現在就干活?”
村民硬著頭皮,說出了詢問的原因。
其他人暗自一嘆,露出沮喪表情,他們的日子過得也不好。
“你們明天就可以來上工,到村口這里集合,到時候會有人安排你們工作。
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將消息廣而告之,就說我需要會燒磚的師傅。
誰有這方面的能力,可以主動報名聯系,工錢也會更高一些。”
村民們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傳播這個消息。
實現了想要的目的,村民們歡喜的離開,準備將事情告知家人朋友。
明天做好準備,早早的過來上工,免得到時候人太多搶不到活。
雖然李振堂承諾,可以讓人人都有工作,但是村民們依舊很擔心。
被餓怕的人,心里面嚴重缺乏安全感,生怕這來之不易的生路飛走。
看到村民們離開,李振堂暗暗的松了口氣,心頭卻也生出了一絲悲哀憤慨。
通過一些影視作品,還有收集到的資料,他知道這個時代的百姓有多凄慘。
碰到災荒年月,遍地都是餓殍,不知有多少人會悲慘死去。
那些軍閥和洋鬼子,不僅不提供幫助,反倒變本加厲的欺壓剝奪。
在李振堂看來,這些雜種都該殺。
他現在是沒有能力,否則必然會有所行動,讓那些披著人皮的惡魔付出代價。
現在所做的事情,已經到了他能力的極限。
好在他并不是一味付出,等到磚窯投產之后,地堡建造就會有足夠的材料,無需再辛辛苦苦的從現代搬運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