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轟動
“肯定被騙了,5999買排骨不香么?擱這里打水漂呢?”
水友們議論紛紛,爭執不下。
出了超市,夜空中朦朧的遠山已覆上了一層雪色,抖了抖脖子,呼出一口熱氣,跟小虎商量了一下,決定還是繼續下高速去找充電樁。
這大半夜的又下著大雪,等道路救援還不知道等到啥時候,大劉尋思著一會我們把空調關了,省點電,怎么也能下去高速了吧。
兩人上了車繼續啟程,剛開出服務區不遠,沒過幾分鐘系統就亮起了電量不足的警告標志。
大劉不理會硬著頭皮往前開,剛開始電量還一點一點的往下降,但過了一會,電量猛地直接斷崖式的下探,眼看沒一會就到了底部。
大劉渾身哆嗦了下,嘴角都氣歪了,說不出話來了,臉色發青,眼睛死死的盯著屏幕。
半天才無能狂吼道:“我真傻,真的,我竟然相信了他的這個儀表盤的數據。”
此時小虎也感覺到了,本來飛奔的車子一下子慢了下來,飛速旋轉的電機一下子沒了動力!
大劉憑著電池里的最后一點電量,將車子靠向路邊,在滑行了一段距離后,徹底的熄火了。
“砰”大劉狠狠的錘了下方向盤,然后跟小虎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覷。
兩人無奈的打開車門,大雪夾雜著陰冷的北風,吹進了駕駛室,夜色中不時有一兩輛過路的汽車飆過,揚起細碎雪沫。
直播間此時已經笑瘋了,主播真打算在路上過夜嗎?之類的彈幕閃個不停。
有人嘲諷汽車品牌方虛假宣傳。
有人調侃電池技術不成熟等等不一而足。
大劉短暫的錯愕之后回過神來,這時候豈能亂了方寸。
小虎跺了跺腳,哈了口氣,哆嗦道:“哥,叫拖車吧,沒別的辦法了!”
大劉點點頭拿起手機準備撥打道路救援電話。
忽然一個水友的話提醒了他,你之前不是買了個5999的水晶塊嗎?都這時候還當寶貝藏著呢。
大劉此時也不理會這些譏諷的言論了,心想此時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可他跟大多數網友一樣,沒覺得有希望,只是覺得這時候抱著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試一試總行吧,錢花了總得知道值不值吧。
兩人下了車,冒著風雪,將充電延長線拉開,一頭插到汽車充電口,小虎哆嗦著拿著充電塊將另一頭插上,滴的一聲,指示燈亮了一下旋即又熄滅了,眾人紛紛覺得沒救了。
廣大網友的心此時也被吊了起來,大家紛紛詢問,大劉拿著自拍桿,沖到駕駛室,只見儀表盤上本已見底的電量,此刻正隨著小數點飛速的往上跳動。
大劉一個激靈,嘴巴張開來,絕望之后的希望,來的如此突然,不可抑制的狂喜,一下子讓他失去了方寸,猛地一抬頭,差點撞到車門框上。
“小虎,快,把后背箱的膠帶拿出來。”
直播間里徹底炸了鍋,評論也兩極分化起來,一部分還是堅持認為這書本大小的充電寶,頂多沖個十分鐘就會沒電了,還是趕緊叫拖車。
另一部分則覺得充電寶說明書上描述的可以給礦山設備充電,說不定是真的呢。
兩部分人吵了起來,爭執不下,大劉兩人則趁著這個功夫將充電延長線和書本大小的充電寶用膠帶層層疊疊裹在充電口一側的門把手上。
兩人上了車,等了一會,眼看著電量到了百分之十幾,大劉按下啟動鍵,伴隨著車載屏幕的亮起,空調,雨刷,也隨即啟動。
只是處于充電狀態,汽車掛不上檔。
大劉懸著的心此時放了下來,直播間此時也不吵了,都在著看現場情況,不時有一條彈幕,再過一分鐘充電寶肯定就沒電了,不可能那么持久之類的飄過。
又等了幾分鐘,兩人下車拔下插頭,將裹著膠帶的電池拿下來,重新上車,掛上檔,汽車沖破茫茫雪花,一溜煙似的沖進了雪夜中。
小虎坐在副駕上,將直播鏡頭,對準充電寶,上面顯示的電量剩余百分之九十八,直播間霎那間沸騰了,水友們議論紛紛,一些人紛紛表示這絕對不可能。
假的,絕對是假的,世界上不可能有這種電池,剛才那個打賭倒立拉屎的水友也在瘋狂的打字。
但事實勝于雄辯,大劉踩下電門踏板,汽車飛速的駛向下一個高速路口。
一會的功夫,汽車跑了十幾公里后,路口已經遙遙在望,大劉將車停在路口應急的斑馬線上。
問道:“朋友家,家人們,此時我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下高速去找充電樁,另一個就是繼續直奔豫章市,沒電了我們就繼續用這個充電寶充,你們也都看到了這顯示還百分之九十八的電。”
直播間熱度瞬時飆升,一群人喊著要將行程進行到底。
大劉一看這熱度,這架勢,就算半途車子趴窩在雪中也值了,豈能這樣半途而廢。
拼了,兩人一合計,調轉車頭,車子拐進駛向豫章的岔路口。
兩人就在一群水友的關注下,走走停停,沒電了就下車充,充一會就拔下來繼續往前開,就這樣200公里的路程,用時接近六個小時左右,終于在第二天五點將車子開進了豫章市。
此時充電寶電量仍然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這樣一個結果,給眾人打擊的是巨大的,是沉重的,是不可思議的,特別是有幾個高級知識分子、工程師直呼不科學。
就這樣又經過一天的發酵,有好事者將視頻剪輯后放到短視頻平臺里,標題是《大地驚雷,華國驚現超能電池》。
視頻一經放出,迅速走紅網絡。
有心人一查,查到了大劉當天的錄播視頻。
于是有樣學樣,各種標題的視頻多了起來,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什么《第四次能源革命,華國固態電池新突破》
《引領新時代,新能源格局迎來大洗牌》
《炸裂,充電寶竟然能充汽車?》
《什么?新能源汽車能跑3000公里》
熱度一上來,一些大的自媒體,大主播接著跟進,紛紛從市面上淘換光子結晶,開始測試起來。
其中一個硬核的主播,花大價錢,專門找汽修廠,將原車電池拆除,換上一塊光子結晶電池,然后開始測試,從申城出發,沿長申高速直到北方春城,花了兩天一夜,全程直播,消息一出,直接炸裂開來。
慢慢的一些官媒開始坐不住了,開始報道市面上出現了一款新型的充電寶,續航里程達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超出了同等電池的百倍效果。
官媒還是比較謹慎的,只是說有這么一種電池,效果有一點點出人意料。
具體的數據和結構還是要等有關專家機構的檢測報告。
林市這邊,云鯨電子廠跟方行可已經快瘋了,這一波流量可謂是快如閃電,不到一周的時間,云鯨電子廠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廠子,一下子家喻戶曉,名聞天下。
云鯨電子廠一個剛注冊不到三個月的新公司,注冊資本才100萬。顯然是一個皮包公司,法人代表方一行,在一年前還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人,這消息一出,直接給廣大科研機構、學校和各大能源巨頭給干沉默了。
隨后就是電話咨詢如風浪般襲來,幾個行政部的小姑娘已經忙到吃飯都閑不下來了。
方行的私人手機號也是響個不停,剛開始他還能樂呵呵的接幾個電話,后來一看這架勢,直接關機。
接下來消息慢慢擴散,一些科研機構,能源相關企業開始注意這件事,光子電池瞬間開始供不應求,訂單如雪花般飄來。
慢慢的消息傳到國外,蓬勃社,鹿頭社,CBB,NNC,各大外媒紛紛下場,華國疑似出現一種神秘的超能電池,但生產企業確是個剛注冊不久的小廠子。
該企業沒有研究所,沒有合作院校,光子電池就這么憑空出現了。
輿論媒體上光子電池開始持續霸榜新聞熱搜,外網各大論壇都炸鍋了。
油管上:阿米特巴:“印地兒怎么了,如此偉大的發明為什么沒有出現在印地兒”
小井三郎:“巴拉特滾去找蜥蜴,別在這里發癲。”
阿米特巴:“殖民地有什么資格說偉大的印地兒,先管伺候好你家里的美爹再出來說話。”
阮文明:“印地兒一個連廁所都造不好的國家,還想造電池,異想天開,哈哈”
接下來巴拉特人開始攻擊眾人的下三路,正吵的不可開交呢。
突然一個聲音冒了出來:“據說方一行祖上是我們大寒民國人,只是后來定居在林市,光子電池是我們大寒民國的發明,思密達。”
如果方行看了,估計想哭的心都有,自從光子電池出來以后,原本他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透明,到現在家里八輩都被翻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