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設計方案
“韓總,這是投標的設計方案,都在這,您看看。”
2月4日晚上,李道和恭恭敬敬的把一大箱設計方案放在了韓風的桌上。
“全都交了方案了?”韓風抬起頭來,驚訝不已。
要知道2月4日只是開始接受投標的日子,就有這么一大箱方案,讓韓風懷疑是不是全都交了方案。
“是的,設計公司都怕晚了印象不好,2月4日雖然是投標的第一天,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后一天。”李道和規規矩矩的回答道。
“好了,你把方案放這里,沒事的話就回去休息吧。”韓風點頭道。現在是晚上8點多,對韓風而言,離下班至少還有一兩個小時,對李道和而言可就是妥妥的加班了。
“那您注意休息!”李道和輕聲說了一聲,眼神中帶著敬佩和不解的目光退出了辦公室。
一開始,香江來的一行人以為身家這么大的一位老板,還這么年輕,肯定是和香江的豪門闊少一樣,不說整日花天酒地,除了工作之外,業余生活肯定是十分精彩的。
結果這一段時間了解下來,才發現這老板近乎一個苦行僧。只要是工作日,雷打不動早上8點多到公司,晚上快11點離開公司。周末,至少會加班一天。
而且這么長時間的工作不是裝樣子,是真的在處理很多工作。據說連高層的培訓材料,都是韓總親自編寫的。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一年多,連加入公司的老員工都說,韓總才是公司第一勞模。
唯一的一點像正常人的地方,是招了個漂亮的小助理,據說還和小助理住在一起。但是也不是同居,住一起的還有韓總的兩個姐姐。
“這就是所謂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嗎?”
“每天這樣的話,要那多錢有什么意思呢?”
李道和十分不解。
李道和走后,小助理趁著辦公室內沒有別人,也小聲問道:“老板,你每天這么工作,身體受的了嗎?”
“不是每天這樣,每周也有休息的,我身體和常人不同,能受的了。”韓風頭也不回的回應道。
這么多方案,韓風怎么也要看一兩個小時了,爭取在下班前看完!
“對了,以后你就別陪我加班到這么晚了,吃完晚飯你就不用到公司了,來了你也沒什么事。”韓風拿起一份方案,對小助理這么說道。
“我可以來學習呀。”小助理抗議道。心里想的卻是:“晚上可以陪著老板多好啊,老板喜歡在工作累了的時候看我的。”
“最多到8點就走,睡眠不足皮膚會變差的,知道嗎?現在就回去。”韓風停止了翻頁的動作,抬起頭來,頗為嚴肅的說道。
“哦!”小助理嘴巴一撅,不情愿的站起來收拾桌面。
趕走了小助理,辦公室內的氣息都沒那么香甜了。韓風嗅了嗅,確實屬于小助理的獨特香味都淡了。
搖了搖頭,驅散雜念,韓風專注到設計方案上來。
數據中心的設計方案一共只有6份。數據中心的概念,在國內剛剛起步,僅限于互聯網內部圈子里知曉,不是所有設計院對這種新概念的東西都有接觸的。
概念新,資料少,要求高,方案單一,必然是利潤也低,種種因素導致遞交方案的只有6家。
看起來都大同小異,只有一家設計了利用河水進行降溫的水循環系統。
韓風也看不懂,只好把這一家重點記了一下。準備明天把方案都交給譚作成看看,這方面他多少比韓風專業一點。
四元橋地塊的設計方案一共有15份,要做到造型常規與美觀的結合,設計公司們可謂是絞盡腦汁。
看了好幾份,韓風都感覺過于常規了,沒有美感可言。
直到一份以北斗九星為創意的設計方案躍入眼簾,韓風才精神一震。
按照規劃,四元橋地塊可以建設5高4矮9棟樓,這份方案以北斗九星為設計概念,將九棟樓大致布置成一個北斗的形狀,每棟大廈之間設計連廊相連。尤其是西側4矮與東側5高之間的連接,是一個超長的空中走廊,被設計成空中花園廊道,驚艷絕倫。
放下這份北斗九星方案,韓風直到看完,都沒有特別看的上眼的。
最后韓風把北斗九星方案又拿到手上仔細翻看,這份設計來自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的五高四矮9棟樓全部都是圓柱體結構,因為星星就是圓形的,當然建筑也要是圓柱體的。5棟高樓中,以第四棟大樓最高,達到34層,因為這里對應的是北斗七星中亮度最高的天權星,視星等3.40,因此設計為34層樓高。其余四棟高樓倒沒嚴格按照視星等來定層高,全部都是30層。
整體的設計方案報價也不低,高達280萬人民幣,是所有投標方中報價最高的。
這280萬的設計費倒不是重點,關鍵是其設計的大樓,全都是圓柱形構造。韓風即便沒有任何建筑背景,用屁股也能想到圓柱結構比方形結構復雜,施工費用肯定更高。還有那么多空中連廊,費用不會便宜。按照這份方案的預算,9棟樓的建筑費用高達45億以上。
要是能省一省建筑施工費用,怕不是省一兩個億的事情。
帶著這樣的心思,第二天一早,韓風就把李道和叫到了辦公室。
“道和,你去和這份方案的設計方溝通一下,問問把大樓改成正方體結構,取消空中連廊改為地面連廊,建筑預算是多少。我先給你透露一下,我很中意這份方案。”韓風坦然道。
“好的,韓總,我馬上聯系他們,讓他們修改一下。講標會還需要照常嗎?”李道和應承下來,隨即問道。
“數據中心的方案都拿給譚作成看看,打電話讓他過來。講方案的時候讓他也在場,這邊寫字樓的方案講解你們出面應付一下就行。”韓風交待道。
“好的,我明白了。”李道和點頭道。
韓風在2001年年底和2002年1月初的辛苦工作和用心督促,導致韓風在春節前這幾天難得的不是那么繁忙。
期權激勵方案都確定了,合約已經簽完。
財報提交看過了,今年的預算也拍腦門制定了一版。
各部門好好總結了一番,根據計劃正準備大展拳腳,開創一番新天地。
大量需要思考燒腦的工作告一段落,韓風每天無非關注一下瘋狂賽車的數據,搜索引擎的開發,簽一些文件,聽取匯報什么的。
再有空,就是寫高層培訓的第二階段內容。
當韓風輕松的和李道和溝通著建樓方案時,離西格瑪大廈不遠的瑞興公司會議室內,高層們一個個愁眉不展。
“王總,我們去年一年,營收達到6700萬,也不是很差了。”財務總監開導著瑞興的董事長王欣。
“這還不差嗎?和2000年基本持平,去年一年,賣出去的電腦有數百萬臺,幾個億的市場,我們才占了多少?”王欣拍了拍桌子,語氣非常不快的說道。
王欣說的言過其實,按照公開的數據統計,2001年全國賣的的計算機數量約700萬臺左右。按照每一臺電腦安裝一個殺毒軟件,一個殺軟價格100元來算,市場增量約7億。但是,軟件廠商向經銷商出貨的價格,一直是50-60元左右,似乎對殺毒廠商而言,光增量市場就是三四個億。
但是,還是老問題,家庭個人買的數量占比不會超過30%,絕大多數是企事業單位和網吧購買,企事業單位和網吧是幾十臺電腦用一套殺毒軟件,加上存量市場,對殺毒軟件廠商而言,真正的殺毒軟件市場,滿打滿算算他2個億。
萬萬談不上幾個億的市場的!
“還不是優酷殺毒和金三毒霸這兩個攪局,不是他們殺進來,我們起碼能有1個億的份額。”總經理劉旭氣憤不已。
按照瑞興殺毒的江湖地位和一貫市場份額占比,本來營收達到1億以上是不難的。由不得劉旭不把原因歸咎于新的攪局者。
“優酷殺毒不足為慮,渠道稀爛,都是些二三流的小經銷商,走不了多少貨,心腹大敵是金三軟件,他們的軟件銷售渠道根深蒂固,一點不比我們差。”一位分管市場的副總面沉如水的說道。
這位副總說的非常現實,事實也是如此。優酷殺毒的經銷商就是些不入流的小經銷商,甚至還有些偏遠落后地區,只有一兩個柜臺的就來做了經銷商。而金三軟件,長期從事軟件開發銷售,搭建起來的渠道十分完善,一旦發力,出貨能力極強。
“我預計去年,優酷殺毒的銷售額應該不高,根據華北地區的數據估計,其在華北的銷售額大約在40萬左右,推開到全國來看,頂破天也就200-300萬的銷售額。區區幾百萬的銷售額不值一提,其真正要成長起來,預計至少需要3年深耕渠道。而金三軟件雖然沒有公布金三毒霸的銷售額,不過根據我們的估計,2000-3000萬還是有的。已經對我們的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另一位負責渠道的副總也點頭說道。
做渠道這么多年,方方面面的消息還是很靈通的,估一下各對手的市場情況,八九不離十。
“那今年怎么辦?價格戰還打嗎?”渠道負責人問道。
自去年優酷和金三分別宣稱推出低價殺毒軟件之后,迫于金三毒霸帶來的壓力,瑞興殺毒也大幅降價,銷售指導價降到了79元的水平,連帶著江民殺毒也大降價。
價格戰一打,后果很嚴重,瑞興公司干了6700萬的銷售額,凈利潤只有可憐的180萬。外人眼中的偌大一個瑞興公司,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真實情況呢?
“價格戰不打也要打啊,定價過高,第一個要笑的就是他金三軟件。”總經理劉旭嘆道。
“那營銷廣告還做不做?”市場負責人追問道。
“做,還必須加強。今年我們就和金三、江民打一場硬仗,不僅要拼渠道,還要拼廣告,拼服務,讓金三這個后來的知道知道殺毒軟件不是那么好做的市場。”劉旭突然豪氣勃發起來。
身為總經理,不能垂頭喪氣,在下屬面前必須振作起來,起好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