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和自己對話,身邊的人都去閉關了,自己也學習了這么多,那現在該如果自處?
她對自己的一位師兄說,有時候很迷茫,因為我自己的心不是一直處于安靜的理想狀態,我總是思緒一下子就散了,所以我會焦慮,覺得自己一直沒有達到想要的境界,就妄自菲薄。
這位師兄是修行很好的人,她說,你剛才說的那本傳記,里面寫了她自己都是跟隨傳承的美好教導,一些謙虛的瑜伽士的品行深深地觸動了她。她說,人永遠不要顯露,更不要吹噓自己靈修的程度。
靈修的重點是放下自我,而不是強調它。我們都要誓約,不透露修行的成果,這是一個久遠的傳統。
轉化人心是唯一有價值的神跡。
有些人喜歡談論,有些人不喜歡。這是非常私人的事情。”
這位閉關的修行者,在被追問之下,她說出了最基本的道理。“當然,當你做長期的閉關,你將會得到很強烈的經驗。有時候,你的身體完全融化了,或者你覺得自己在飛翔。你獲得不可思議的啟示與覺醒,所有事物都變得非常鮮明。
她也獲得了異常體驗。她的依止導師出現在她眼前,并教導她。還有其他圣人也一一岀現。這些跡象,通常被視為至高的修行成就,但她認為這些事情真正的意義并不大。
她一針見血地說道:“重點并不是獲得異常體驗,而是最終的開悟,她指的是真理不再屬于心理或認知的階段,而應該變成事實。冥思由意念直達內心,當人能夠感受到它,一種轉化才算真正開始。
她繼續說:“開悟不是一件顯赫的事情,它的出現并不總伴隨著光芒與音樂。我們希望看見的是真相。開悟不是一種觀念,它不是思想或情緒的衍生品,異象逋常是出于這種層次。而開悟好比光譜中心的透明白光,不是環繞著它的彩虹顏色。”
她是否感受到極大的喜悅呢?這也是冥思生活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坐在家里閱讀這樣勇敢的故事,了解到她所做的犧牲,置身于艱苦的環境之中,剝奪了舒適的現代生活以及沒有任何人的陪伴,我們認為唯有內心充滿的喜樂,才會使得所有的付出有真正價值。
簡而言之,喜悅是一種獎賞。當我們觀察她那時候拍的幾張照片,你會發現,她的神情中充滿了快樂。
有一年春天,冬雪開始融化,接著她的洞穴就開始淹水。她說:“墻壁四周與地面變得愈來愈潮濕,我的身體也開始不大舒服。我想:'天啊,人們對洞穴的看法真是一點都沒錯。‘我開始覺得非常沮喪。
突然間,在她的頭腦中,四圣諦的第一義諦浮現出來,這是她開始學就接觸的教導,此刻,這項教導似乎攜帶著全新的力量。她說:“我反問自己:’你難道還在追尋娑婆世界的快樂嗎?’我的意念一下子就轉變了。沒有錯,娑婆世界的本質是苦,苦是生命中根本的不滿足狀態。外面是在下雪,我也在生病,這些都沒有關系,因為這就是娑婆世界的本質,沒什么好擔心的。如果事情變好,那很好;如果事情沒有變好,那也很好。兩者之間其實沒有什么差別。雖然這只是很基本的道理,在當時,卻是我真正的一個突破。從此,我對外在的環境再也不那么擔憂了。因此,洞穴對我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因為它太不完美。
如果說冥思的結果是令人興奮異常的,那么開悟的過程就是沉重加上不懈的苦修。這條道路難以想像的漫長,有許多必須做的事。
冥思者在漫長的閉關中所做的,是一件非常專注的事。他不只是坐在那里與大我溝通,還要下沉到深處,分解自己的神經系統,透過自己的細胞得到自覺。就好像是使用一套縝密的軟件,而你自己是在核心的芯片。你要做的是,穩定自己的心念,使之能夠深入到達那些點與線,甚至更加深刻地進入它們。
最終是要成為一位通曉內心真相的量子物理學家。他不再停駐于粗糙的概念及思維層面,他深入神經層面,在這里,他進入最細微的層面——也可以被稱為超神經層面。他就像一臺具有自覺感知能力的電腦。瑜伽士會深入到比微原子更深的層次。當你達到這個境界,得到的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而是一些非常實在的、升華的體驗。這是人升華的最高層次,也是世尊所定義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