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一個所有人都能夠知曉并查閱古往今來所有客觀事實的途徑。”
于是神如誰所愿降下了賜福——一本巨大的書,姑且稱它為“一切客觀之書”吧。
頂上攤開的一頁正寫著這一行字:“███于█年█月█日█在██向███祈求本書的降生。”
為什么隱去了?想必自然是此人又向神求了一份恩典,約莫是做好事不留名之類的算盤吧。
總之,我的“工作”暫時是和這難以計數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一起死死盯著這本書的偉大言論。偶爾能第一時間吃到新鮮的八卦,盡管看多了也就這樣,翻來覆去的顯得枯燥無聊起來。
有賴于科技的偉大……對我而言簡直是遠超于那無名氏和神的偉大。讓這些瑣碎繁復得根本無法計量的記錄,得以按照關鍵詞實時分類整理上傳……
簡直不敢想象,單憑人力盯坐在那快速跳躍比機關槍掃射更勝一籌的書面前是多么恐怖的一件事。
為什么當初不干脆一步到位?采用那種比如法庭斷案對應客觀事實就自動浮現的便利措施?真搞不懂為什么。
用我可憐光滑大腦想到的好處,無非就是給史學家文學家等等大家找點事做,有心就能馬上擺平冤假錯案伸張正義,想了解什么實時檢索就可以了……說起來這書的降臨應該也不過一兩日,所有人就都團團圍著轉了。
不過比起書,實際上不如說更像是一個,只有各種客觀事實的互聯網。
另外現在有流言說這書并不完全,似乎只與現在人的認知有關似的。比如幾幾年誰誰誰午飯實際吃了什么,這種事情就不會出現。最近幾天關于誰誰誰三餐飲食的事情好像會出現,這還是閑得無聊的書友們檢索到相當具體的自己條件發現的。
聽到這消息才回家,就打開我的手機使用統一運作的APP搜索了我自己:
“………于2024年1月14日………留有半根冰棒在冰箱里。”
我驚跳起來,去趕忙翻出來吃掉,哦感謝沒過去太久還可以吃。
隨后這一條消息沒出現過似的,消失了。像什么便利貼,提醒完我快忘記的事情就自動揭下扔掉。
還有許多涉及隱私,免得我的形象變得邋遢,不愿多加闡述。
但很快事情就變得失控起來。畢竟只要簡單了解對方,能具體得以避免重名,就隨時可以窺探到誰人的生活。尤其有頭有臉的人物,認識他們的人很多,總是優先被集火。在我只是短暫睡上一晚的功夫,第二天醒來就可謂是大變天了。
消息的爆炸無需一瞬,人的處理卻消化了數月。
于是在全面禁用后,總算勉強性的在少部分特殊需要地方使用,并加以嚴格的監控以盡可能的保證用途準確且正當………
但世界的平衡就是滑稽的好笑,在一邊愈發欣欣向榮時,總有人能以各種途徑獲得“書”來演繹各種私欲。
唯一達成的共識只有:“書”是絕對的龐大寶物。
我想埋怨,總應怪人以自身的目光玷污了中立的圣物。但在回憶起最初最初時,才發現造物者的私心。
慌忙的跪伏在地,耳畔傳來的卻是慈悲的安慰:“你已身在其中。”
也許賜福只是大夢一場,但我近乎是慌不擇路的逃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