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會見巴清
依舊是那棟普普通通的宅院。
但這一次,他們沒有像之前那般,直接飛進去查看,而是老老實實的讓侍衛通報。
另一邊。
贏夏正在接待秦國大商人的巴清。
郡守府,一間客房中。
在贏夏的對面,是一個女人,巴清。
也是秦國著名的富商,以及一位雜家首領。
前段時間,巴清親自來了一趟郡守的府邸,表明想要和贏夏做一筆生意。
“巴清,我在東郡頒布了土地分割和解放奴隸的命令,還殺死了不少的貴族,你竟然還想和我交易?”
贏夏看著巴清,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笑容。
這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東郡實行了“分田”、“解奴”的政策后,巴清這個寡婦依然愿意與他合作,進行商業上的交易。
分地令對巴清這種大商人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卻會對商人產生影響。
巴清是秦國最大的商人,她手下的奴隸并不比那些貴族少,說不定還要多。
分地令,牽扯到的,可不是只是六國的貴族,世家大族。
還有整個大秦國,就連那些權貴,門閥,士紳豪族都會受到影響。
可以說,在許多人看來,贏夏在秦國的前途,已經被他親手毀掉,再也沒有成為秦皇的希望。
巴清若抱著“待價而沽”的心思,那在知道分地是真后,她應該能明白個中危險。
“巴清想同五皇子做交易!”
巴清輕點了點頭,看似柔弱的眸子里,卻隱藏著一絲讓人捉摸不透的睿智。
“解奴令的具體內容和作用,你應該清楚。”
“桑海城的土地分配已經定下來了,黔首的百姓正在分田,我派了不少人去東郡各縣執行。”
“除此之外,還有‘解奴令’,這是整個東郡都在執行的。”贏夏看著巴清。
她肌膚白皙,一身深藍色的羅裙,深色的衣裙襯著她的肌膚,顯得更加的白皙,但又給人一種肅穆的感覺。
可能是因為她知道贏夏不是那種愛炫耀的人,所以才會打扮的這么樸素。
她的衣著樸素,但有許多細節,她的襯衫領子上有一條紅線,上面有一條金線。
只有這么一件首飾,一根金珠插在她的黑發上,這是一種紅寶石和金子相間的顏色。
裝飾在這兩個地方,正好。
再多的話,就顯得太過鮮艷,太過單調。
而且,她的身體上,也有著許多的細節。
比如,巴清穿著一身緊身長裙,但每一處都恰到好處,布料柔軟,勾勒出她天生的曲線。
只有鎖骨露在外面,肌膚雪白,凹凸有致,給人一種纖細的美感。
有一種含蓄的美感。
乍一看,她的確是個貞潔的寡婦,但仔細一看,卻又是另一種感覺。
“巴清聽說五皇子在桑海城殺了不少六國的貴族,還把分田令推廣到了東郡,如今看來,應該是有些效果了。”
巴清用一種生意人特有的溫和語氣說道。
“不過,我想,這兩個命令,應該不會影響到我們之間的交易。”
“如果非要說原因,那就是桑海城的氣氛,與秦國的咸陽完全不同,這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
桑海城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我想,如果我們能在桑海城,在東郡做生意,那就一定能大賺特賺。”
“既然你對桑海城和東郡有信心,那我就把肥皂生意交給你了。”
“不過,你家族的奴隸,必須全部取消,如果奴隸要走,你也不能阻止。”
“若是他們的奴隸想要繼續留在田氏,那就只能成為雇傭關系了。”
贏夏見巴清肯配合,也不介意將肥皂的買賣交給巴清。
在這個年代,女人要出人頭地,要比男人艱難百倍。
巴清能以一個女人的身份,在秦國聲名鵲起,她的手段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
比如巴清,她掌控著大秦一半的礦脈,就算是秦皇贏政,都聽說過巴清。
“可以么?”
贏夏疑惑的問了一句。
“巴清可以解除奴隸身份。”巴清淡淡說道。
“我巴氏家族對下人的待遇都很好,很少有壓迫的,就算放了,他們也會愿意給我們巴家打工。”
贏夏道:“你能把奴隸放出來,香皂的生意就交給你了。你拿三層利潤。”
“我巴清在百家大會上說過的話,是作數的。我可以幫五皇子打開肥皂生意,一分錢都不要。”
贏夏搖搖頭,道:“你可以不要,但我必須給。”
“生意人都是追逐利潤的,如果沒有好處,我還會和別的商人合作嗎?”
“而且,這三成的收益也不是白給你的,我有一些條件。”
“請五皇子吩咐。”
巴清神色淡然,內心卻是微微失落。
如果不收取肥皂的收益,她很有可能會從贏夏那里得到更多的好處。
不過贏夏說的很清楚,并沒有占她的便宜,也就是說,贏夏不會那么容易被她利用。
如果贏夏真的崛起了,那么他身邊的大商人就會越來越多。
“首先,香皂的生意,一定要賣到隋國、明國、宋國、唐國等幾個國家。
“其次,肥皂一定要在東郡建肥皂工廠,由你來管理,工人也要招募。”
這兩個要求,巴青其實已經猜到是何含義了。
首先,與各國貿易,就是在為秦國未來的發展,就是將來,做生意。
而香皂廠的建設,也是為了讓平民們有更好的工作。
“巴清可以滿足五皇子的要求。”
“若是你能辦到,那就好,你和徐福商量一下。將如何將這肥皂的煉制方法,告訴你。”
“既然如此,我就不叨擾了。”
巴清朝著贏夏微微躬身,身材修長,彬彬有禮,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
“慢著,這是寫一本書,你留著看吧。”贏夏將手中的書遞給巴清。
巴清親自將書籍拿了過來,放在胸口,美眸溫柔地看著旁邊的焰靈姬。
她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在桑海城的時候,就看過這本書了。
她被其中的理念和方法深深震撼,因為它是如此的異乎尋常。
但她對這個世界的未來,還是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