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七十四章 盡屠之

  蘇仆延和烏延不想再看對岸步卒的覆滅,帶著四萬步騎再次轉身向北,直奔漢軍大營而去。

  丁寬在之水南岸,對北岸的四萬人馬宛如未見,不慌不忙的清剿叛軍,只用了兩個多時辰,就徹底殲滅了這一萬步卒。因為痛恨這些叛軍在渤海劫掠的暴行,漢軍此次殺傷甚重,超過七千叛軍,被直接屠戮,只有不到三千人,能夠投降僥幸留得性命。

  這些步卒絕大部分都是漢人,被張純、張舉裹挾而反叛,但在這次南下劫掠的過程中,卻是劣跡斑斑,丁寬懶得管這些俘虜,準備戰后全部交給冀州刺史王芬處置。

  丁寬對于過河繼續追繳叛軍并不著急,叛軍已經糧草輜重斷絕,餓上幾日,士氣和戰斗力都會衰落到谷底,那時才是消滅這些叛軍的最好時機。

  丁寬直接占據了叛軍的大營,在之水南岸休整一日,把大營中被劫掠而來的幾萬百姓,全部送回章武城。至于大營中的幾千車財物,丁寬派人揀選查看。

  除了分出一部分糧食和銅錢給了那幾萬百姓之外,能帶走的都會帶走,用于給軍中將士作為獎賞之用。這些錢財雖然都是來自渤海百姓,但丁寬不會傻乎乎還給渤海的官府,別說這些錢財,就是已經分到那些百姓手中的銅錢,有多少要被渤海的各層官吏盤剝去都說不清楚。

  丁寬知道自己在幽州、冀州肯定待不長,又沒有民政之權,對這些解救出來的百姓,只能做到現有的程度。至于他們能否安全回到家鄉,重新安居樂業,已經完全不是丁寬能夠管到的了。

  第二天,丁寬重新在之水之上架起五座浮橋,卻不急著率軍過河,只是在對岸設立了一個小型的營地,拱衛浮橋。然后就派出多隊斥候,四散探查戰場情況。

  且說蘇仆延和烏延帶領步騎來回折返了幾次,等到能看到漢軍大營的時候,太陽已經快落山了。胡人不習夜戰,只能先休息一晚,第二天再發起進攻。

  可憐這四萬步騎,出發之時攜帶的物資極少,身邊只有三日的糧草和兩日隨身干糧,大營倒是能夠扎起來,但也相當簡陋。

  如此草草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趕快出兵攻打漢軍大營。自從昨天看到河上游弋的船只,兩人就絕了偷渡漳水的打算,一心一意去攻打對面的大營。

  對面的大營以荀攸為首,大營中共有兩萬步卒,都是冀州的郡兵和義從軍,而且軍中猛將頗多,丁寬帶領三千騎兵南下之時很急,很多猛將當時還未到達,加上丁寬又特意留下了一些武將給他和棗祗,此時這個大營中可以說的上是戰力雄厚。

  芮良和龐德替丁寬走了一趟常山真定,成功拐來了剛剛十七歲的趙云;雁門的張汛帶著弟弟張遼,也領了一千并州義從軍到來,加上丁寬特意派來的黃忠、黃蓋、皇甫亮。

  以荀攸之智,當然知道營外的四萬叛軍,不過是困獸之斗,臨死反撲,哪會去和他們出營野戰,只是安心穩守大營,消耗叛軍的糧草和士氣。

  烏恒人本就不擅長攻堅,就驅使那一萬漢人步卒上前攻營。這些步卒本就是烏合之眾,又沒有攻城拔寨所需的器械,蜂擁沖向漢軍大營,幾輪箭雨之下,連寨墻都沒摸就蜂擁退了回去,只在營外空地,留下幾百傷兵和尸體。

  蘇仆延和烏延看出這些步卒的進攻,完全是敷衍了事,直接露出兇狠的嘴臉,用麾下烏恒騎兵組成督戰隊,驅趕這些漢人叛軍向前進攻,敢后退的直接砍殺。

  如此一來,這些漢人叛軍算是徹底沒了活路,前面是漢軍防守堅固的大營,后面是亮著刀子驅趕的胡人,僅僅三天時間,這些漢人叛軍就傷亡殆盡,但卻幾乎毫無成果,只是填平了幾道壕溝,挪開了一些拒馬等障礙物。

  炮灰消耗光了,從第四天開始,這些烏恒人真的發了狠,除了保留最精銳的五千騎兵之外,其余烏恒人全部下馬步戰,四面圍攻漢軍大營。

  依然毫無用處,荀攸的大營,是他親自指揮建設多日的堅固防御體系,內有兩萬步卒駐守。漢軍的武器裝備又好于胡人很多,箭支、各類防御器械充裕,如此的大營,怎么可能被烏恒人攻破。

  前有荀攸大營,后有丁寬堵截,東側是大海,唯一的西側自然派了斥候去打探,然而隔著漳水同樣看到了漢軍的大營,棗祗帶著張郃與一萬冀州郡兵,早就駐扎在這里,那里會給叛軍留下如此大漏洞。

  烏恒連續幾天毫無效果的強攻,只給漢軍帶來了微小的傷亡,烏恒人卻留下了幾千具尸體。隨著糧草的消耗,烏恒人的士氣快速的衰落下去。

  七天之后,烏恒人的糧草全部耗盡,如果不是因為深陷死地,無處可逃,這些烏恒人早已嘩變逃散了。

  糧草沒了,烏恒人到不至于餓死,畢竟他們有幾萬匹馬,可以殺馬充饑。對于這些烏恒人來說,最致命的不是沒有糧食,而是缺乏草料,人能殺馬充饑,馬卻沒有了食物。

  此時才剛剛進入三月,地上只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綠草,哪里夠喂養這么多戰馬,漢軍如果再圍困十天,不用烏恒人殺,這些馬全部都會倒斃。

  這種事情,丁寬是不會讓它發生的,烏恒人的這幾萬匹馬,早就被丁寬視為了戰利品。漢軍的斥候一直在烏恒人附近徘徊,開始的時候,烏恒人還會派騎兵出去驅逐,但等到糧盡之后,這些戰馬沒有草料喂養,已經奔馳不動了,烏恒人想驅趕這些斥候都做不到。

  知道烏恒人戰馬已經無力作戰,丁寬也不再等待,通知棗祗帶著兵馬渡河,兩人合軍接近一萬八千人,開始向烏恒人合圍。

  烏恒人只剩下兩萬五千不到,戰馬又不能作戰,等于戰力又廢了一半。此時漢軍的總數,加上荀攸營中漢軍,共是三萬八千人,比烏恒人反而多出了五成。

  這是絕對的碾壓局,蘇仆延和烏延派了使者來見丁寬乞降,卻被直接攆了回來,丁寬根本連使者都沒有見。

  蘇仆延和烏延知道再無幸理,干脆帶著最后有戰力的兩千親衛騎兵,自殺式的沖向丁寬所在的方向。

  丁寬的三千騎兵早就在等著他們,一路來看到太多烏恒人的暴行,開戰之前,丁寬就下了不受降的命令。典韋、馬騰、龐柔、以及新近加入的凌操和潘璋,人人奮勇向前,之前三千騎兵跟隨在叛軍身后只能騷擾,現在終于可以報仇雪恨了。

  蘇仆延被典韋斬落馬下,烏延的首級卻被悍勇的潘璋搶了先。二人一死,戰局徹底抵定,接下來就是毫不留情的殺戮,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丁寬一向不喜大規模殺戮,但這次不同,不僅僅因為對方是胡人,更是因為這些烏恒人在劫掠漢人時,無惡不作,滿手血腥。即使按照丁寬前世的律法進行判決,這些烏恒人也完全可以拉出去全部槍決。

  漳水河畔,血流成河,丁寬不僅下令將三萬烏桓人全數屠戮,而且把這些烏桓人的小指全部砍下,收入木箱,以石灰腌制。其后才用烏桓人筑起數座京觀,立于河畔。又樹一碑,上書:

  “中平五年春,烏桓三萬騎寇渤海,劫掠吏民,害甚重,漢中郎將丹陽丁寬盡屠之。”

老燕難飛

感謝書友覃本無情的打賞,這是我收到第一個的真正打賞,很有紀念意義。   同樣感謝一直在給推薦票的書友,萌新寫手能走到今天,全靠大家捧場。   前兩天和編輯簡單聊過,估計20萬字以后,這本書就該上架了,先給各位匯報一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庆县| 漳浦县| 东城区| 龙井市| 玛曲县| 丹江口市| 安新县| 兰州市| 五寨县| 高要市| 洛浦县| 临城县| 博爱县| 资中县| 白沙| 亳州市| 西平县| 绵竹市| 靖边县| 平利县| 香格里拉县| 怀柔区| 盖州市| 元朗区| 新乐市| 肃宁县| 湘乡市| 出国| 温泉县| 天峨县| 潍坊市| 同江市| 呼图壁县| 天柱县| 株洲县| 芷江| 嵊泗县| 苏州市| 南木林县| 仪陇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