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法醫室。
陳時詠朝眾人說道:“我們剛剛接到報案,商貿大樓一個服裝店被搶了,嫌疑人搶走了大量現金,守店員受受傷了,正在醫院搶救。”
“那我們分頭行動吧。”夏衛國道。
陳時詠去了案發現場,姜武和夏衛國則是來到了縣醫院,先來查看受傷店員,再去現場勘查。
縣醫院。
急診大樓的外科診室。
姜武和夏衛國表明身份之后,便直接進入了診室內。
一進診室,姜武就看見了這名受傷的店員,急診科醫生正在給他進行清創縫合。
店員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身高在170cm左右,穿著一雙布鞋,著藍色短袖襯衫,體格中等。
“醫生,輕點兒,好痛!”
受傷店員臉上的表情很痛苦,一個勁兒地在喊著痛。
“小姜,戴上手套。”夏衛國囑咐姜武道,“趁著醫生縫合傷口,我們可以近距離查看傷口情況。”
“嗯。”姜武點點頭。
他立刻戴上手套、口罩,身為一名法醫,他對縫合傷口同樣很拿手,甚至可以直接配合急診科醫生的工作。
不過,他的首要任務則是記錄店員的傷口情況。
姜武注意到,店員的受傷地方不止一處。
他的上衣左后側,褲子左右褲腿后側及鞋大部分侵染血。
協助完醫生進行縫合,姜武開始正式記錄傷口情況。
“師傅,在店員右側臀部后側,有一2.0cm×0.2cm的破裂口,左后臀部后側有一2.2cm×0.2cm的破裂口。”
“上衣左肩后側有2.0cm×0.2cm的破裂口,破裂口處纖維斷端整齊。”
“左肩部外側有一斜形窗口,創道由外上斜向后下,創角內鈍外銳,深3cm。”
“在后臀部有1.8cm長后上斜向外下斜形創口,深8cm;創角上鈍下銳,左臀部后內斜向外下斜形多開創口,創角外鈍內銳,深4cm,創緣齊,創腔光滑。”
夏衛國對姜武的驗傷很滿意,不過有一點他也很疑惑,“小姜,你在大學里是幫別人驗過傷嗎?”
對于驗傷這一點上,他根本沒有教姜武太多的東西。
但是姜武的驗傷經驗著實很豐富,像是經歷過很驗傷工作。
姜武一愣,隨即打著哈哈,敷衍道:“師傅我對驗傷很感興趣,之前在學校時陪著老師驗過很多次。”
其實,這是他前世工作后的經驗帶來的。
傷情鑒定也是他穿越后唯一一個中級技能。
“嗯,不錯。”夏衛國拍了拍姜武肩膀,“那你說說看致傷工具是什么?”
直接問傷者肯定是最最準確的。
但是在平時案件中培養思考的能力,才能有最大的提升。
因為很多命案,案發現場都是看不到兇器的。
姜武稍稍思索,便道:“應該是單刃銳器,而且各創系傷口都是同一個工具造成。”
“能不能更具體一些?”夏衛國又拋出一個難題。
姜武沒有猶豫,指著店員臀部傷口,“這個傷口最能體現致傷工具體征,應該是刃寬2cm左右的單刃銳器,比如我們平時用的單刃菜刀。”
姜武剛說完,病床上的店員就立刻就大聲道:“這位公安同志說得對,搶劫犯就是用的那種菜刀。”
致傷工具是推測出來了。
但是具體的致傷過程,以及有關搶劫犯的線索,還需要到現場才能獲取。
臨走去案發現場之前,夏衛國再次對傷員進行了驗傷。
姜武注意到,師傅還特別注意查驗了傷員的雙上肢、虎口處等地方。
可是,他明明記得傷員這些地方并沒有任何傷口。
……
離開了醫院,兩人前往案發現場。
現場是姜武之前來過的商貿大樓附近的一家商鋪。
陳時詠和其他刑偵隊員已經提前到了。
姜武看了眼現場,這里是鬧市區,被搶的鋪子臨街,呈長方形約40平米。
走進鋪子。
房間西北角有一個衛生間,東北角有一試衣角和辦公桌。
姜武戴著手套走上前,看到辦公桌的抽屜被拉開了,鎖扣被撬壞,其余的物品擺放完好無損。
痕檢的林濤也過來了,拿起照相機開始拍照。
等拍過照片之后,才會開始第一輪的現場勘查。
姜武環顧四周,發現房間的東南角有一張鋼絲床,被褥床沿、枕巾、床邊地面有多出血染痕跡和血泊及鞋踩踏痕跡。
血跡應該是受傷店員,鞋印極有可能是嫌疑人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林濤給血跡和鞋印來了兩張特寫。
“師傅,這面墻上也有血跡。”姜武指了指房間南墻地面,“血跡呈扇狀噴濺狀血跡。”
“嗯。”夏衛國點點頭,“衛生間便槽內和洗手池也有稀釋狀血水。”
現場的殘留下的血跡、足跡有很多,門、及櫥柜、桌子上還有指紋若干。
姜武盯著現場地面上的血水。
“小姜,你看啥呢?”林濤瞅了眼姜武。
“我看血跡有沒有開始凝固。”姜武道。
“看這干啥?”林濤一愣。
“血泊已經變成了暗紅色,中央血液出現濃縮現場,有少量凝血塊,據此推測距離案發時間應該有半個小時左右。”
“這還能推測致傷時間啊?”林濤頗為疑惑。
姜武點點頭,看向一旁的夏衛國,“師傅,我應該沒有說錯吧?”
夏衛國一笑,“大抵是對的,不過我們還要看受傷人活動空間范圍、創傷特征、出血量大小來估計,可能會更準確一些。”
“好的。”姜武謹記下師傅的話。
經過了首輪勘查之后,夏衛國看向姜武,有心考驗一番,“小姜,你覺得受傷的第一現場在哪兒?”
和推測致傷工具一樣,直接詢問傷員肯定是可以的。
但是在偵破案件過程中,口供是其次,重要的還是要拿出證據。
傷員的口供和證據一致,才能形成證據鏈的閉環。
這個現場的血跡分布很復雜,各個墻壁都沾染不少,有噴濺狀血、侵染狀血、滴落血、擦拭血、轉移狀血、擦拭狀血。
想要判斷出第一是現場在房間的何處,難度還真不小。
陳時詠頗為好奇地看向姜武,作為老刑警,他的經驗豐富,自然看得出第一現場在哪里。
但是姜武碰到的案子不多,這個現場很雜亂,到處都有血跡,沒有一定的勘查經驗,可不容易辨別出來。
姜武聽到這個問題,皺起了眉頭,師傅還真是給他了個難題。
說是只判斷第一現場,但其實是要判斷整個致傷過程,包括推測嫌疑人作案方式,傷員受傷后的一系列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