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晉階之所以花費七天時間,除了脫胎換骨,將先天道體轉化為天人法身,還有就是鞏固境界。
每一個個大境界的跨越,都是修為的巨大進步,脫胎換骨都不足以形容。
厲勝男和澹臺明月的壽元也達到了三甲子,比起先天境界,又增加了一甲子。
一甲子,這可是一個輪回,六十年。
漫長到足以讓二人從娘胎再次生長到先天大圓滿境界。
所以看似不多,實則不少。
澹臺明月今年也不過是六十多歲,距離三甲子,還有一百多年的光陰。
“多謝萬俟道君替我護法。”
此時的澹臺明月肌膚晶瑩如玉,不似凡人。
這就是天人之境。
肉身比之先天道體,又進一層。
女修到了這一境界,肉身二次脫胎換骨,達到天仙化人的地步。
萬俟羽修不由得睜開法眼,看了一眼她的本命元光。
比起之前,可謂絢麗的多,發出迷人的光芒。
法眼的開合,隨心而動,不是天人境界根本察覺不了。
但如今的澹臺明月卻是有所察,不由得渾身法力一動,彌漫周身。
法眼,能觀天地萬物。
以萬俟羽修的法眼,運足法力,足以目透三尺。
修士生有本命元光,是法眼難以完全看透的,倒是不虞被窺視。
當然萬俟羽修是不會偷窺澹臺明月,只是想看看澹臺明月的本命元光如何璀璨罷了。
“還是稱我逍遙魔君吧,道君可不敢當。”
道君雖是對天人境的稱呼,但卻是尊稱。
同輩,或者修為相當的修士,相互之間是不用的。
“萬俟道君不必客氣,只是個稱呼罷了。”
“好吧,那我可就生受了。”
“沒想到萬俟神君如此謙和,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澹臺明月眼若彎月,透出一絲意外之色。
“以前確實輕狂,如今才長進了些許。
走吧,去看看厲宗主。”
“好。”
澹臺明月帶著澹臺芷瑾,和萬俟羽修一同趕往玄魄臺。
對于天人境修士,才算正式開啟縮地成寸的神通。
先天境界的縮地之術,還在武學范疇。
澹臺明月對自身法力的掌控已然穩固,但對天地元氣的掌控,還不能達到隨心所欲的地步,比起萬俟羽修,多出了三分破綻來。
“厲姐姐,恭喜。”
“澹臺妹妹,同喜同喜。”
厲勝男也是笑意盈盈,對于她來說,晉階天人境界雖然是遲早的事,早一天,總比晚一天要好。
魔門因為天心道主、青陽道君的晉階已經讓人壓力倍增,又來一個萬俟羽修,說不煩心,那是假話。
好在四大道統都處在這一階段,眾人也只好平穩心境,靜待花開。
“澹臺姐姐,恭喜。”
秦明月和練霓尚也一同祝賀。
“謝謝兩位妹妹。”
澹臺明月的心理,跟七天前比,也是有了云泥之別。
六十年苦修,終開花結果,怎能不喜。
別小看先天大圓滿高手六十年左右的積累。
先天真氣再強,也比不上法力的無上威能。
先天大圓滿高手,丹田先天真氣的儲量也是有限的,而轉化天地精氣為先天真氣也是有時限的。
高手過招,只爭一線。
天人境高手三花凝聚,天地元氣直接被轉化法力,才是真正的生生不息。
不論威能,還是量,都遠超先天境界。
但先天大圓滿高手,從幼齡稚子慢慢修煉真氣,壯大肉身氣血,淬煉筋骨,至能承受天地精氣入體,可謂水磨功夫。
眾人進了厲勝男的玄魄臺。
萬俟羽修是跟著沾光了,平時這里是不讓男修進的。
天音宗,男修進入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
鄭孝恩是真沾了萬俟羽修的光。
玄魄臺,得名于厲勝男的佩劍玄魄劍,原本不叫這個名字。
厲勝男坐在了主位,萬俟羽修、澹臺明月、秦明月、練霓尚、澹臺芷瑾分坐兩旁。
“厲姐姐,看來我不能久待了,我要回返南嶺了。”
澹臺明月晉階天人境,肯定得上報師父赤陽王,還要邀請同道參加她的天人宴,包括熟悉法力的運用。
天人境與先天境界的戰斗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原來先天境界,跟后天境界的戰斗方式還相近。
但到了天人境界,武學就要向神通過度。
不僅是輕功變成駕馭遁光,整個的戰斗也會變作空間立體作戰,身形可以在天地間任意幻化,比起之前的平面交手,大不相同。
每一位新晉天人境高手,都要重新熟悉新的攻防方式。
“沒想到你我二人雙雙晉階,本來可以多盤桓些時日的,也好,過段時間,我帶雪蓉去南嶺看你。”
厲勝男也是一樣,之后一段時間,也會很忙。
“歡迎之至。”
轉而又對萬俟羽修道:
“萬俟道君,還要多謝護法之恩。”
“仙子客氣了,我可不敢居功,天音宗貴為魔門六宗,有厲前輩和司老前輩在,還不至于有人敢來犯上。”
說著,看了練霓尚一眼。
萬俟羽修的話倒是實情,他去給護法,也是武林規矩使然,算是替練霓尚出分力。
武林之中,晉階,可是大事。
而晉階的時機卻不固定,作為武林同道,遇到了有同道晉階,一般都要給于護法。
當然,以前魔門與道門可算不上同道。
但武朝三百多年,四大道統已經都是武朝子民,那就又不一樣了。
以前的宗門,不講自己是哪國人。
因為宗門是凌駕于朝廷、皇室之上的。
只是自神武皇帝橫掃六合,定鼎天下,還將四大教派與朝廷捆綁在了一起。
許多在武朝出生的宗門子弟,也會承認自己是武朝子民。
這就和之前的宗門弟子有所差別。
不把自己當做武朝子民的宗門子弟,也不少。
像是魔門就有不少人,只承認自己是宗門之人。
“無論如何,還是要謝過道君。”
澹臺明月話是對萬俟羽修說,卻是眼睛含笑,看了練霓尚一眼。
明顯是把這份情,記在了練霓尚身上。
以練霓尚的修為,也不由得耳尖透了一抹緋紅。
澹臺明月要走,萬俟羽修也不好多留,也順便辭別厲勝男和練霓尚,回返天竺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