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咱們這位皇上比他爺爺厲害啊!
當然,能夠混到六部部堂和九卿這些崗位的頂級官員,雖然確實自己最近沒做什么事兒,可也不會直接了當的說一句:最近無事,都在摸魚。
他們都十分官方地說明了最近的情況。
朱由校聽得明白,也沒有覺得生氣,畢竟無政府這種狀態,是爺爺時代就開始的。
自家那短命老爹雖然立志改正這個局面,可僅僅一個月的時間想讓整個大明一改過往的面貌顯然不太現實。
韓熿去了淮北,內閣就只剩下劉一燝和方從哲。
自然不能讓一把手先匯報情況,劉一燝簡單歸納了一下自己轄區部門的工作,做了簡要匯報。
方從哲則是將審問李可灼的情況作為了匯報重點。
很顯然,這二位這兩天都沒干太多的實事。
朱由校聽完匯報,沒說多余的話,直接宣布了會議的第二項議程,“行,各部門匯報一下未來一個月的工作計劃吧!”
這可比總結之前難多了。
不少人隱晦的皺了皺眉。
九卿里面的太仆卿和太常卿面色最為輕松。
尤其是太常卿,他在心里感謝了一番先帝,如果不是先帝賓天,咱太常寺這未來一個月還真的沒啥工作計劃可以說,“回稟皇上,太常寺擬定于在未來一個月內完成先帝的葬禮,相關程儀,臣會在會后形成奏折詳細匯報給您。”
太仆寺就簡單了很多,只要皇帝不出巡,基本工作就是管好馬政。
光祿寺有些相當于人力行政部,主要搞點會務接待,宴請酒席以及相關行政經費的預決算。
如今皇上連早朝都罷了半個月,工作計劃自然是簡單得不得了。
“皇上!”
外交部長鴻臚寺卿站了出來,“臣這邊未來一個月的工作主要是處理好各國使臣前來朝拜新君的相關事宜。”
......
小九卿的工作很快匯報完畢,輪到六部的時候,有幾位部堂又開始麻爪了。
他們是吏部天官張問達、禮部尚書孫如游、以及戶部左侍郎畢懋良(此時的戶部沒有一把手)。
不麻爪沒辦法啊!
咱三個部門不像刑部那樣,可以以皇帝登基要大赦天下為理由給自己的工作計劃定成梳理赦免名單。
也不像工部那樣,把工作任務定成在未來一個月完成先帝的寢陵修建。
更不像兵部那樣,要統戰全局,尤其是遼東防務。
所以,三位你看了看我,我看了看你,竟然給出了一個統一答復:“處理部堂日常事務!”
嘿!還真是個萬能的答復!
朱由校放下筆,沒有生氣,只是笑著搖了搖頭,“既然諸位卿家都說完了,那朕就說兩句。今日,是第一次班子成員工作會,朕給諸位的準時間也只有半個時辰,有人沒準備好,朕不怪你們。但是,從明日起,至少前一日發生了什么,當日有哪些工作要做,諸位得給朕捋清楚了。
當然,如果哪個部門實在沒有事情做,可以提前告訴朕。”
言下之意很簡單,閑散的部門,裁了就是。
這話聽得在場的大臣們嘴角情不自禁有些抽搐。
朱由校沒有去管他們的表情,繼續道:“接下來,朕要布置些事情,諸位可要記清楚了。
第一件事兒:工部,你們提出一個月完成父皇的寢陵,態度不錯!所以,接下來戶部全力做好資金上的配合。都察院,協助監督一下,省的你們沒事兒做。明白否?”
畢懋良和馮從吾起身領命。
朱由校繼續道:“第二件事,吏部今天下去之后統計一下,有多少外放官員到了三年的年限了,審查必須在本月內啟動起來。都察院協助一下吏部的工作,負責這些外放官員的廉政考核。朕有一個要求,不要憑空去判斷一個官員的好與壞,要從廉政、政績、口碑等多方面去考評!每個官員的考評結果形成報告,朕要過目!刑部,做好準備,不避免有些害群之馬。”
“第三個事兒!”
不等三個部門回答,朱由校繼續道:“戶部,清理一下國庫和今年稅收的情況,十天之內將結果給朕!”
“第四個事兒,大赦的甄別停了,既然是觸犯了律法,哪能因為朕登基就赦免?真要仁政天下,也不該對著這些個罪犯。”
“第五個事兒,朕記得父皇曾給九邊派響,兵部清查一下,還有那些地方缺少響銀沒有發,缺少多少,弄個陳條給朕。另外,由兵部、刑部、大理寺聯合起來,清查一下朕的九邊有沒有吃空餉、喝兵血的情況。朕會派東廠和錦衣衛和你們分開查驗,別想糊弄朕!”
“第六件......”
朱由校洋洋灑灑說了十多件事兒,從吏治到軍事,再到民生,全是他認為時下最應該急著處理的事情。
十多個重臣聽完之后一愣一愣的,主要是好多事情沒記住。
方從哲這時站了出來,體現了一個閣老的擔當,“皇上,您說得有些多,能否復述一下,臣等好記錄清楚,以免耽誤。”
“不錯!”
對于這種態度,木匠加以贊賞,“方愛卿很用心,要保持。不過,復述就不用了,朕在會后會形成一個會議紀要,下午你來朕這里取,然后卷寫之后發給各個部門。內閣這邊,嚴格按照會議紀要去督促各個部門的工作落實情況。”
“皇上謬贊了!”
方從哲笑著領命,并保證一定按要求完成任務。
第一期大明集團有限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會圓滿落幕。
大臣們紛紛往文華殿外退去。
一直參會卻沒有發言的王安露出了姨母般的笑容,他不僅在想,咱們皇爺認真做事兒的時候,看起來真的很靠譜。先帝啊,你在九泉之下應該很欣慰吧?
覺得年輕皇帝靠譜,這個想法不是王安獨有。
走出文華殿便自覺走到了一堆的東林黨大臣們心中也有著這樣的感覺。
尤其是劉一燝,雖然皇帝把監督會議執行情況的工作給了方從哲,可他還是毫不猶豫地感慨了一句:“皇上雖然罷了早朝,可一應事務的安排當真是滴水不漏啊!這讓老夫不僅想到了一個人!”
張問達深有同感,確認道:“萬歷爺?”
“嗯”
劉一燝點了點頭,“準確的說,咱們這位年輕的皇帝,比萬歷爺更有條理,更厲害啊!”

一二三石頭人
第一更到! 感謝魔王出師和小青衣的推薦票,感謝鮬嘏的月票,感謝懶洋洋的校草幫著捉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