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蒙大導演,現(xiàn)場教戲
小扶蘇將蒙恬請入后院,上好的葡萄,上好的核桃都安排上。
“蒙恬先生,是要給圣獸安排一下進場時間嗎?”
蒙恬點了點頭:“大王昨日與我說,咱們大秦的圣獸,有搏天之能,能通人意,知山川,曉地域。
且,那日圣獸于長空之上逆轉(zhuǎn)風云的英姿,我也親眼見識到了。”
余川立在小扶蘇的肩膀,一只小爪輕輕的撫在小扶蘇的頭發(fā)上,本圣獸終于站起來了。
接下來,蒙恬便找來了一根木棍,將咸陽城的大概樣貌畫了出來。
并在其中一個地方圈了一下,那里應當就是加封圖騰的地方了。
“公子,明日圖騰臺就能夠建造完畢,只剩下加封圣獸用的祭品等物了。
我今日來,就是要與圣獸溝通一下,加封之時需要注意的事情。”
蒙恬捻起一枚葡萄珠扔進口中,靜靜的等待回應。
小扶蘇跟余川對視了一眼,皆默然。
這種事,都是第一次遇到啊,哪有什么經(jīng)驗。
小扶蘇也直接挑明了:“蒙恬先生,大可直接說,圣獸聽得懂的。”
余川沒有表態(tài),身為大秦圣獸,即將加封的大秦圖騰,未來的準華夏圖騰,自然要端著點了。
蒙恬也不墨跡:“公子,圣獸,朝賀之日會在正午時分開始進行加封儀式。
大王會先行禱告上天,待大王禱告完畢,圣獸即刻出場。
以圣獸之能,從天而降是最好不過的方式了,既能凸顯我大秦圣獸的神異,亦能令百姓生出信仰之心。”
余川暗自點頭,這樣做確實能夠達到唬人的目的。
而且,這個時代的人們對于山川神靈是非常崇拜的。
不然秦王也不會在天下一統(tǒng)之后,先后五次東巡祭祀山川。
為了證明自己的豐功偉績,更是效仿三皇五帝,登泰山封禪祭天。
蒙恬著重講述了幾個需要特別注意的細節(jié),那就是盡可能的騰飛在高空接受加封,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
這樣,更能增加神秘感,也能讓更多的百姓看到大秦圣獸的身形。
再就是加封結(jié)束之后,身為大秦圖騰,需要在大秦的領土上空游巡。
以此舉,激發(fā)大秦百姓的信仰,讓他們明白大秦圣獸的存在,明白天命究竟何歸。
更是,要亂鄰國百姓的心思,提前預示,秦王是得了天道所助,以有道伐無道,是唯一的天下共主。
聽完蒙恬所述,余川也不禁感嘆,這個時代的人可是把神靈顯圣,天意難違這種神話傳說玩的明明白白的。
直到傍晚,蒙恬這才提著一個小木箱,離開了小扶蘇的府邸。
木箱里也沒裝什么東西,無非就是些葡萄,大蒜,以及芫荽。
對了,還有大蒜與芫荽的使用方法。
不然,只是生吃,多少有點單調(diào)了。
而蒙恬出門時約定好了,明日一早就要小扶蘇帶著大秦圣獸去實地看看,好記一下位置,為加封圖騰之事做準備。
夜里,余川望著星空陷入了回憶……
而此時,身為大秦的丞相,王綰正在忙活向大秦百姓推廣大秦圣獸之事。
撰寫文案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最主要的是究竟該選哪個樣板作為大秦的圖騰呢?
秦王就給他丟下了眼前這三張,看上去好像都不分伯仲。
唯一的區(qū)別,就是有兩張是真龍與玄鳥共存,一張只有真龍騰飛于禾苗之上的圖案。
難道,大秦就不能完全脫離出來,單獨用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圖騰嗎?
王綰有點揣摩不透秦王的心思,對他來說,這確實是比較費心思的活計。
說實話,他寧愿翻閱諫書。
“王兄,這么晚了,找我何事啊?”
屋外,一道聲音忽然響起,而后便是一道人影緩緩出現(xiàn)在王綰的目光之中。
“隗狀,你終于來了,天天跑去修陵寢,想見你一面可不容易。”
王綰忙起身,將隗狀引入大堂,并邀其一同欣賞那三幅圖騰畫作。
“瞧瞧,咱們大王又扔下來一個讓人頭疼的活計。”
隗狀接過三張畫板,細細的挨個看了一遍:“王兄,大王這是要選擇圖騰原畫了?”
王綰捋了一把胡須:“不錯,我有點猜不透大王的意思,這才找你來商議一番。”
隗狀看著畫板,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才緩緩說了一句:“咱們大王,是想開天辟地啊。”
王綰聞言,露出了一副思索的表情,不斷的分析著隗狀的思路。
“那,照你的意思?”
隗狀將其中一張畫板遞給了王綰:“不錯,大王雄視中原,以我虎狼之秦,天下歸一不過是時間問題。
屆時,還需要兩個圖騰嗎?”
王綰頓時恍然:“難怪,難怪……”
隗狀哈哈一笑:“王兄,你治理國家是有一套,但是貌似有時竟看不穿大王的心思啊,哈哈……”
王綰也露出了一抹笑:“若是輕易被人看穿了,那大王還是咱的大王嗎?”
隗狀點了點頭:“確實。
我聽聞蒙家的那個后生被升為中郎將了?
似乎這幾天就在著手加封圖騰之事,忙的不可開交。”
王綰:“不錯,這個后生確實是個苗子,于朝中,于軍中都極有天賦,且正當年。”
話說到這里,便頓住了。
他人之事,還是少議論為好。
而后,話鋒一轉(zhuǎn):“既如此,那就只以大秦圣獸為圖騰原畫,使我大秦子民,信奉之!”
二人有說有笑,星夜一晃而過。
東方泛白,濃霧逐漸籠罩在了咸陽這座古城,寒意已經(jīng)逐漸襲來。
小扶蘇帶著余川與蒙恬已經(jīng)匯合到了一起,向著加封之地的祀臺走去。
這里是咸陽郊外的一處高地,十分顯眼,且能夠容下大量的百姓。
高地之上修筑著一座數(shù)層之高的大氣祀臺,宛如咸陽宮殿那般的階梯造型。
普通人由下往上看,哪怕祀臺之上什么都沒有,也會由心底生出敬畏之意。
由此可見,古人對于建筑的風格把控,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蒙恬向著小扶蘇說道:“公子,可以讓圣獸出來看看了。”
余川聞言,頓時從小扶蘇的胸前領口探出了個小腦袋,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