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大秦,就在眼前!
秦王只是輕輕的咬了一下,卻也直接將蒜子咬去了小半。
不過剎那,秦王的眉頭便皺了下來。
但,令余川沒有想到的是,秦王竟沒有就此將口中的蒜吐出。
過了半晌,才看著指尖潔白的蒜子緩緩開口:“此物竟如此味辛!”
余川強忍著笑意,如果眼前之人不是祖龍,他怕是都要笑到畫風突變了。
但那剩余的半枚蒜子,就此被秦王收了起來。
這個時代的人,對于辛辣之物頗為喜愛。
姜,花椒,茱萸等物,味皆辛辣。
而后,秦王看著余川,那種眼神仿若帶著鄭重的審視之意。
“我大秦圣獸竟知曉西域之地,天下之大不止有九州,不止有匈奴。”
余川聽的很清楚,秦王明白這個世界的版圖并不是只有這么大。
但此時群雄割據,秦目前要做的,就是令天下歸一。
攘外必先安內,只有掃平六國,才能展望更遠更遼闊的疆域。
這也是秦王為何在天下一統之時,不惜耗費大量人力去修長城的原因。
當時的狀況并不安定,只有這么做,才不會腹背受敵。
即便天下改了名號,華夏也依舊是華夏,絕不會亡國滅種!
但,這個時代,又有幾人能明白秦王所看到的世界?
余川心中的笑意陡然消散一空,第一次在另一個人面前感到慚愧。
千古一帝,胸懷如斯。
這,便是祖龍的格局。
秦王:“扶蘇。”
扶蘇:“父王!”
秦王:“既然圣獸已然歸來,過些日子,便是朝賀之日。
屆時,加封圣獸為我大秦圖騰,以此昭告天下,天命所歸!”
待秦王離去,一人一龍許久才反應過來。
加封?
這是要加封了?!!
某龍頓時狂喜!
加封便意味著,加封之后,某龍擁有了正式獲取國運的途徑。
余川也明白,只有借助足夠多的國運,才能夠更快的成長起來。
而小扶蘇身上的國運,總歸是間接吸收,自然沒有被加封圖騰后來的多。
開心之余,他也沒有忘記正事。
那就是,檢查小扶蘇的功課。
且,引用了一些故事,讓小扶蘇去辨別故事中的真假。
要讓他明白,無論將來發生任何無法想象的事情,都必須親自印證才可相信。
改變扶蘇的命運,必須從根源入手,要將他的天真徹底抹去。
這不是殘忍,而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身為大秦未來的君王,一定要明白這個世界是殘酷的。
許久之后,在余川的考校之下,小扶蘇對諸多事件都能夠提出客觀且合適的觀點。
做完這些,便是到了午時。
意外的是,秦王竟派人送來了半頭小鹿。
看樣子,是不久前才殺死的,小鹿身上沒有任何傷痕。
應當是被豢養在咸陽宮中的鹿,隨同而來的宦官向小扶蘇講了秦王送鹿肉的目的。
竟是因為那日的虎肉令秦王感覺對身體大有裨益,這才送來了鹿肉,意欲讓余川如法炮制。
得到這些信息的時候,余川點了點頭。
蛋殼鍋的功效果當非同一般,煮出來的食物必然蘊藏著不俗的能量。
若是能以此法強健秦王的身軀,不知能不能淡化日后秦王尋仙問道的念頭。
日后之事,日后再說。
正愁兩小只沒有可口的食物,秦王就送來了鹿肉。
真是,太及時了。
隨爪拉下來了幾條鹿肉,兩小只早就迫不及待了,用滿是期待的目光看著余川。
“圣蛋,能不能讓我來?”
小扶蘇忙擋住了余川的身形,看得出來,小扶蘇非常喜歡兩小只。
看著小扶蘇祈求的眼神,余川稍稍猶豫了一下,便將手中的肉條截成小肉粒,遞了過去。
接過肉粒,小扶蘇便迫不及待的去逗弄兩小只。
但,兩小只卻并不買小扶蘇的賬,依偎在大石下,憑小扶蘇如何引誘也不出來。
余川笑了笑,搬來了大堆柴火,架起蛋殼鍋,吐出一口龍息點燃柴火。
這時,他便想起來了一句話。
歷史對于旁觀者是一段故事,對于親歷者是切身的喜悅和感傷。
極致的美食,只留給最勤勞的人們。
在洶涌的歷史洪流中,能夠讓人牢牢銘記的,唯有美食的味道。
余師傅開始準備起了燉肉所需要的食材,灶房內的肉醬亦免不了被他強行征用的命運。
鹿肉在鋒利的利爪下迅速分解,化作了一小塊一小塊拳頭大小的肉塊。
焯水!
肉塊迅速在水中變了顏色,每一個細節都盡在掌控。
焯完撈出,換水等動作一氣呵成。
為了加快進度,余川不惜動用龍息輔助。
燉肉,亦是一種回憶。
小時候的味道,何時才能重新得以品嘗?
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的人,善于用食物來縮短他鄉與故鄉的距離。
即便這距離,隔著千山萬水,隔著無盡時空。
余川,也不例外。
一切配料放入蛋殼鍋中后,將磨成細末的鹽巴瘋狂撒入。
最后,再加入灶房師傅精心制作的肉醬。
完美!
接下來,只需要不時的查看便可。
這時,余川來到了小扶蘇的身旁,將兩小只引誘了出來。
與他所想一致,真龍是萬物之靈長,對于自然界的任何生靈,都有先天的親和力。
不然,雪豹這種野性十足的野獸,沒有許久的相處時日,是不會輕易對人展現出親和的一面的。
傍晚,院中的柴火還未熄。
鍋中的肉湯顏色已經十分惹眼,令人只是看著都忍不住想要品嘗一番。
最后的最后,他往蛋殼鍋中下入了最后的食材。
白!蘿!卜!
沒有什么,能比下入了白蘿卜的肉湯更令人向往的了。
院中的侍衛都饞哭了,內牛滿面,吃又吃不到,跑又跑不掉。
這次的肉湯,他決定用壇子儲藏一部分。
小扶蘇在余川燉肉的時候,命侍衛將一串葡萄送給了鄭妃。
而這,也是余川的意思。
當一切收拾停當之后,余川再次用龍息蒸發了燉肉的水分,令其更易儲存。
這一連許多時日的游歷,令余川的心態多少發生了改變。
逐漸明白了,上天給他的安排。
秦朝,這個令人無限向往的時代。
就在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