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村頭“情報站”
聽到王海的喊聲李健也顧不得其他,一溜煙趕緊跑走,步著他哥李陽的方向跑去了。
此時,王海看了一眼小五,一句話也沒說,便轉(zhuǎn)身再次走向啞巴所處的墻角處。
“走!我?guī)闳メt(yī)院!”王海扶起啞巴就奔著村南頭的衛(wèi)生所去了。
衛(wèi)生所的趙醫(yī)生是村里的赤腳醫(yī)生,年紀大概在三十多歲左右,在村里衛(wèi)生所待了有幾年了,幾乎村里的人都認識他,誰家要是有個小病小災(zāi)的過來招呼一聲,他就背著一個木箱子,背帶放在肩上箱子在腰部的位置,一身樸素的衣服就走到村戶家。
小五的奶奶七十多歲了,在這件事上沒少麻煩他。
此時趙醫(yī)生看到王海帶著額頭流血的啞巴,趕忙起身扶啞巴坐下,看著王海關(guān)切的問道“咋整的這是?”
“幾個小孩扔石頭給砸的!”王海攥緊拳頭非常憤怒的回應(yīng)道。
然后望向趙醫(yī)生關(guān)切的詢問道,“叔!我大伯沒事吧?”
趙醫(yī)生手里拿著鉗子,鉗子上的棉花散發(fā)出一股難聞的味道。聽到王海的話后,一邊擦拭啞巴的額頭一邊說:
“沒啥大事,消消毒上點藥就好了!”
“啊!謝謝叔!”王海回應(yīng)道。
包扎好啞巴額頭的傷之后,王海就要從兜里拿錢,還沒等拿出來,趙醫(yī)生就趕忙說“不用了!帶著你大伯回去,2天后再過來一次。”
聽到這話后王海趕忙說謝謝!
趙醫(yī)生就是這樣,像是這種消消毒之類的從來不收錢,也是因為如此,村里的人都覺得他很不錯。
隨后,王海扶著啞巴走出衛(wèi)生所,直接向啞巴的家里走去。趙醫(yī)生看著他們的背影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哎!耳不能聞,言不能語;無人知冷暖,無人問虛寒;心若明鏡,體似若愚!”
——————
此時,前洼小學(xué)墻外的角落里,小五正蹲在一群老頭的邊上,認認真真的聽著他們的議論。
其中一位手拄著拐杖,滿頭白發(fā)的老頭說,“這啞巴!太廢物了!被三個小孩這么扔石頭,要是我上去就踢他們幾腳,讓他們爸媽過來領(lǐng)人。”
“你可別說了,啞巴啥情況你我都知道,三十多歲了聽不到說不了話,除了小孩跟他玩,和他同齡的有幾個搭理他的。這要是沒有王海出來,這架還得打半天。”另一位方子臉的老頭說道。
還有一老頭看向眾人不屑的說:“踢啥踢!現(xiàn)在都護犢子,啞巴要是踢了人家孩子,孩子爸媽過來肯定揍他,到時候你看誰會給啞巴做主!沒人啊!啞巴他那些個弟弟妹妹誰管他?逢年過節(jié)了還能管頓飯,這平常都是啞巴自己做飯,自己住。這到死那天誰給送終還不知道呢!也就王海管他。”
“瞧這話叫你說的,啞巴死不死管你啥事兒,想得太遠了你!呵呵!現(xiàn)在這事還沒完你看著吧,這李陽和小李健哥倆回家肯定找他爹過來,保準的!”其中一個老頭如此說道。
然后望向旁邊一個修自行車的老頭說道:“老莊,你看呢?”
那位修自行車的老頭放下手里扳手,然后扭過頭來說:
“是啊!李健他爹護犢子,這孩子挨了一耳光肯定得找王海他爸去!不是告狀就是打架!等著吧!”。說完又繼續(xù)鼓搗身前的自行車。
在一旁的小五聽得是云里霧里的,具體也沒聽明白這些老頭們說的是啥,但是他明白了一點,一會兒還會發(fā)生一些事情。
此時,太陽漸漸西落,小五看了看太陽大概下午四五點鐘,這個時候家里的飯差不多已經(jīng)做好了,但是他還沒有回去的打算,就和一群老頭一樣坐在一起像似在等待著什么。
沒過一會兒,一個男人帶著李陽和李健就回來了,吵吵鬧鬧的要找王海,結(jié)果王海沒找到,王海的爸爸從家里的后門走了出來,李健他爸看到后氣沖沖的就走了過去。
當李健他爸走進身前的時候還沒來得及開口,滿臉不悅的王海爸爸就說:“找我兒子干啥!?”
從李健他爸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誰都知道這是個麻煩。
李健爸爸的脾氣非常暴躁,看到王海爸爸就不由分說的就指責(zé)他說
“你兒子給我兒子打了!你說咋整!?找不到你兒子就找你這個爹。”
王海爸爸面露不悅,但也是個講理的人。
“我兒子為啥打你兒子?”
對于這個問題李健爸爸回答不上來,但是氣憤烘到這了,這氣勢不能輸,然后開始狡辯說:
“我管他因為啥呢,我兒子挨打了,這事就得找你兒子。”
顯然,李健他爸爸不是一個講理的人,一個不講理的遇到一個講理的,結(jié)果自然不會有結(jié)果。事實也的確如此。
最后兩人一言不合就開始打了起來,你一拳我一腳,然后彼此抱在一起躺在土路上滾來滾去,誰也不讓著誰,身邊的煙塵被都揚起三米高。
看到這架勢小五感覺到有些害怕了!躲得遠遠的捂著眼睛偷看著。
此時身邊的一群老頭大喊著:
“趕緊給拉開啊!上人!哎呀!”
隨后幾個年紀差不多人就上前將兩個人給拉開了,被拉開的兩人是越來越兇,嘴里吐出的臟字就沒停過,基本上祖宗十八代都問候個遍。
自此這倆家算是結(jié)上仇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但凡王海遇上李健都會給上一巴掌,罵上一句。而孩子的爸爸們還算理智,彼此持續(xù)多年都不說話。
此時還在害怕中的小五耳邊又聽到一個老頭說:
“哎媽呀!這事兒整大了,都怪賣店老吳家那個小小子,都是他使得壞!”
“是啊!那小子鼓搗李陽她們?nèi)齻€向啞巴丟石頭,這事兒,嘿嘿!挺氣人的!”。
這群老頭幾乎每天都在這小學(xué)外墻跟坐著,學(xué)校里有一顆柳樹探出墻外,上午為他們遮擋太陽,下午他們就坐在那曬曬太陽,這日子休閑的很。
不過,別笑看他們都是滿頭白發(fā)的老頭,但凡發(fā)生在前洼廟子村的任何事情,沒有一件能逃過他們的耳朵。
誰家媳婦吵架了,誰家生娃了,誰家賺了多少錢了之類的,他們比誰都清楚。用現(xiàn)在的話來講,他們就是前洼廟子村里的“情報站”。
在之后的小學(xué)時光,這出情報站成了小五了解和熟悉村里人家的主要信息來源。
隨后明白了真相的小五很想將這件事情告訴王海去,但天色已晚,“趕明兒個再說吧!”小五心想。
此時因為小五沒回家,小五的媽媽就站在不遠處喊了小五回家吃飯。聽到媽媽的喊聲小五回應(yīng)了一下,然后奔向家里跑起,因為小學(xué)距離家里還不到100米,這段距離一會兒就到家了。
回家后,媽媽爸爸也開始聊起今天發(fā)生的打架事件,小五也講事情的經(jīng)過跟爸爸媽媽還有奶奶說了一遍,說完之后媽媽對著小五說:
“大兒子,以后遇上這事兒離遠點,別多管閑事兒!啊!”
“為啥啊?”小五回應(yīng)道。

水千源
新書也是第一本書,記錄自己的鄉(xiāng)村生活,記錄那些曾經(jīng)活在村里的邊緣人,他們是鄉(xiāng)村的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