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1 2005.11
歡聲笑語的童年已經成為往事,豐富多彩的讀書生涯終成歷史。雖說走入教育崗位才兩個月左右,卻已深深地讓我感到了工作的不一般。
教師是神圣地,教師是偉大地,教育是神氣地,所有的美好想象,在這僅有的兩個月中已經答復了我很多。它的神圣,它的偉大,它的神氣,全是你的幻想而已。教師很辛苦,教育這份工作不一般。
當你看到一個個充滿童氣笑臉的小朋友走入校園,走入班級,端端正正地坐好看著你時,你是可敬又神氣。
然而,當那一張張臉上的笑容已經忽隱忽現,淚水經常隨著小臉流下,此時的你,為了安慰孩子,為了使他們開心,然后能有個好心情上課,早已累得筋疲力盡。你已不再神氣,你為自己面臨的孩子感到苦惱,你會為自己曾經的幻想而哭笑不得,只嘆當年自己的可愛與可憐。
此外,更讓我們感到教育的無形辛苦。當孩子在你的呵護與引導下開始學習時,你也已經成為孩子的各種安全隱患的預防者。當你與同事睡覺后,無意間失眠,卻聽到熟睡的同事傳來聲聲沙啞的說話聲:“某某小朋友,你怎么會這么吵?”“某某小朋友,坐端正,挺起小胸膛。……”啊,多令人心酸,這就是當年的偉大選擇嗎?這就是曾經用微笑對我們的教師嗎?我不知道。
只是,我感覺到了教育已經遠離了神圣。作為教育者之一,我也不在為教育感到偉大。因為這份偉大不再是口頭所言,那么輕松可得。現在我只想憑自己的良心,為自己所面對的這些小孩子負責。至少,他們又是新的一批,也許他們就是曾經的自己,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很神氣,教師很偉大。讓他們充滿想象吧,現實的我只能對孩子負責,對工作堅持,讓原來的想象能有那么一點意義。
兩個月了,生活的酸甜雖未嘗盡,只是覺得自己有股無形的壓力,壓得我有點心沉。
孩子的學習,孩子的安全,孩子的思想教育,孩子的很多很多,早已塞入自己的腦袋中。盡管自己不是班主任,但是自己依然是他們的啟蒙者,引導人,影響者。孩子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孩子缺少的親情,也許將從我們這些老師的一部分關心中得到。
當然,所有的這些,還是改變不了我的工作之心,相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教師,我認定你了,只要其他教師能堅持,我沒有理由生存不了。孩子們愛我,我愛孩子們,足矣。
隨筆 2
師德,師德,顧名思義,為師之德,師人之德。但是,師德終為何物,何為師德?剛入其崗,剛進其位,我確實不明白,盡管理論已經堆積成山,可真解其義,深入其涵,我只得對自己說抱歉,然后微笑之。
不過,如果你愿意,我也愿意,愿意與你分享這些天,僅有的這些天所存的點點滴滴:
2005 年 11 月23日星期三晴
半個學期已經過去,工作周會已是家常便飯。每次會議都是工作,還是工作,幾乎不能令人體會多少。然而,這次會議,卻叫我陷入了深思。
會議開始,這位不僅是領導,又近乎親人的陳老師第一次真情地說:“各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雖說談不上“黃臉婆”,可也真把你們變成了“黃姑娘”了,大家辛苦了!”。近乎幽默,可就這句話,令我心顫了幾回。不知是慶幸自己是僅存的一個可愛姑娘而激動,還是為自己這半個學期對同事的所見所聞感到心痛。
陳老師的這句話確實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我曾為自己未能當班主任而痛訴過;我曾為自己不能當班主任而自我貶低過;我也曾為自己不是班主任而對自己的工作感到失望過。但是,現在的我,卻為自己不是班主任而喜悅,為自己不是班主任而感激上帝,更為自己不是班主任而自信,放松的工作。
也許你會說我自私,說我過分,說我很多,但是,如果你也目睹這些,相信會有同感:
記得剛開學,班主任,副班主任就已經是瑣事連連,還不曾明白工作是怎么回事的年輕姑娘們馬上擔負起很多。
什么家長見面會,什么教室布置,還要了解即將見面的學生,做好母親一般的問候,接待。既要成為媽媽一般的老師,又要扮演嚴父一樣的嚴師。處于想象興許還能接受,當孩子真正進入校園的剎那,卻讓這些年輕人有些急了。為什么孩子來學校后不肯離開媽媽的懷抱?漂亮的老師也不管用?對班主任視而不見,還對老師拳打腳踢,死命拉著爸媽不讓他們回去。
說真地,一個孩子還有精力哄哄,兩個孩子還有耐心騙騙,可三個四個真叫人心煩意亂,這比登山還恐怖,可有什么辦法?但是,每個年輕班主任,雖說沒有媽媽的經驗,可她們逗人的笑容,甜美的語言也能哄孩子坐在教室里,抹去眼淚,和其他伙伴一起玩。
只是,白天即將過去,而這夜色的降臨,問題大了。隨著天色的漸變,孩子也有了新的反應。先是默默的流淚,接著是小聲抽泣,再則放聲大哭。完了,這種蔓延可是只需幾秒便可傳遍“天下”地。
哦,沒有辦法嗎?有了,給孩子們講“勇敢的故事”。年輕人還真能干,又是貓頭鷹的故事,又是丑小鴨的故事,多著呢。講著講著,口水干了,喉嚨啞了,孩子也樂了。
那么,該去睡覺吧?問題又來了,很多孩子們睡覺可是爸媽懷里睡著,再移入床上睡覺做夢的哦。可在這里,哪有這么多媽媽啊?就這么兩位班主任也還是年輕得剛從媽媽懷里出來一般,剛剛抹去眼淚勇敢地站起來呢,怎么能當這么多孩子的媽媽?真糟糕!但是,還得想辦法。先讓勇敢的孩子入睡,再帶上那幾個說什么也要媽媽的孩子講講故事,哄哄他們,希望他們早點睡覺。
這樣的日子,也許一天她們還能接受,兩天還能堅持,可是一個星期,一個月,怎能不叫她們筋疲力盡,臉色發黃?白天既要上課,又要哄孩子;晚上既要當母親又要當老師。孩子入睡后還要備課,準備怎樣使孩子喜歡上課,熱愛聽課,愿意參與,對學校的生活感興趣,對學習知識有興趣。
時間在悄悄地過去,孩子在慢慢地適應。同時,班主任的問題也更多了。各班的孩子有各班的樣,孩子適應比較快的班級已經能夠認真學習,乖乖聽話,而適應比較慢的孩子,到現在還不知道學習。可是,他們已經是學生了,學生應該有成績,有成績就必須測驗,測驗結果必須反思。現在,班主任不再是為了孩子不肯留下而心煩,而是為了孩子們的成績費心。當然,孩子是人,人會動,會動則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你看,一會兒這個小朋友摔倒了,一會兒那兩個孩子打架了,還有上課不認真的小孩去辦公室補課。總之,班主任的心時刻緊繃,幾乎沒有放松的機會。
你看,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當班主任,應該感謝學校的精心安排。古人言自有其道理,“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想必帶著理論去實踐應該比在實踐中總結理論,要輕松一層,省力一半兒。
隨筆 3
2006年1月19日
好久了,沒有回味生活的感覺。似乎都在自己的生氣中,憤懣中,不悅中過著一些不甜不淡的日子,好奇怪。
然而,驀然回首,原來時間的腳步是快的,它沒有讓人喘氣的剎那,它不曾給我呼吸的片刻,趕我走著走著,疲憊的身體早已告訴了我,其實自己有些累。但是,自己是為何而累?為什么會累啊?昏昏沉沉的腦袋似乎有些沉重,有些失去控制。自己的每根神經都已經繃緊了,沒有緩和的機會。
可是,此時的我,依然要面對孩子,依然要強顏歡笑,裝可愛,博取小學生的喜歡。偶爾哪個小朋友特別不聽話,不懂事,我就生氣到極點,只差把所有的火氣在這一刻暴發,否則,將會郁悶而死。
但是,能行嗎?可以對他們發火嗎?人文教育怎么體現啊?何謂“師”的形象,“師”的素質?能這樣做嗎?現在可是所謂的“師者”。
一連串的問題齊刷刷的涌來。曾經的自己,在小學與老師頂嘴,在初中與男生打架而被批評還不服氣,在大學只顧自己低頭走路,見了老師也會左躲右閃,他們,我的老師怎么沒有反應啊?為什么老師沒有痛罵自己一頓?為什么不給自己兩個耳光以教訓自己的不懂事?很多很多,在此時也出現在自己的眼前。學生永遠是幼稚,無知的。
當學生的時候,無法體會到老師的感受。在他們眼里,老師是可敬又可愛的形象。唯有自己也走上了這條路,才知道委屈的味道好濃,好濃。
這一些,對你而言,只不過是幼稚,無知職業的萌芽,只是前人即將消失的腳印而已。但是,對我們而言,至少對我而言,它依然是我的記憶,它將成為我廣闊無邊的腦海中的一絲波浪,因為我只走過一次,前人是前人,他非我,就算他已路過,可他也不能阻止后人再次經歷,也許他也沒必要阻止后人踏上他的腳印。
這些很普通,普通得如荒野里的雜草一棵;這些很平常,平常得就像運動后流下的一滴汗水,不曾有人去理會。但是,就算它普通,就算它平常,它也會給一部分遇見它,注意它的人留下記憶,埋入他的腦海,成為他的記憶,留作他的回憶。
(這是我在2005年八月參加工作后的記錄,也是正式加入工作的第二個月。今天,時隔十幾年,再次看到這幾篇隨筆,感覺稚嫩的自己早就體會到了教育工作的辛苦。那是我在一所私立學校的教育片段,在自己還是無憂無慮,處在只要認真工作就是一切的時光。若不是因為有了點滴的記錄,我這樣的忙碌生存者,幾乎要忘卻了那時的生活。盡管是一些很普通的內容,依然能給自己留下一些彌足珍貴的曾經。
所以,用文字記錄自己的一些工作片段,生活片段,在某種情況下,會成為自己足跡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