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這種喜歡,很真誠
爬山,是我一直很喜歡的運動。
自從有了孩子,我去爬山的機會少了很多。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可以隨我一起運動時,我又恢復了這項簡單又有意義的運動。
每周爬一次山,幾乎成了我和孩子的必修課。五歲的女兒,每到周五晚上,都會問我:“媽媽,明天我們要爬山嗎?”
“如果天氣允許,我們就去爬山?!蔽規缀醵际沁@樣回答她,然后和她一起進入夢鄉。
這周,我們有三天假期,第一天爬了經常去的公園山,第二天,我帶她和哥哥一起去爬了座新的山。
這里有茶園在半山腰,整齊的茶樹,經過茶農的修剪,是游客眼中不可多得的風景。山頂是一座比較大型的寺廟,風景也獨好,風水也很好。
小時候,基本上每年都會隨媽媽來這里一次。多數是大年初一,來這里燒香拜佛。結束后,媽媽都會給我們每人買一碗餛飩,在這里吃餛飩,特別香。不過,現在已經沒有了那些年的熱鬧,只是來這里燒香拜佛的人,還是有,特別是一些大節日。
我帶孩子來這里爬山,是尋求這里的寧靜,遇上熟悉的人會比較少,甚至不會有。所以,路上,只需要陪孩子靜靜地欣賞風景,陪他們聊聊他們喜歡的東西。
可也巧,這次下山時,還是遇上了幾波游客。
我們在路邊的小亭子里小憩,就有那么三五人,都是中年人,看到我家女兒,拿著零食在吃,似乎特別羨慕。其中一個女人,從看到我家女兒的第一眼起,就不曾把目光移開,還不停地說:“這女孩真好看,怎么長得這么水靈呢?!?p> 旁邊的那個女人附和她:“是的,這女孩不錯,人家基因好,肯定的?!?p> “你看她,眼睛大大的,又有神,很像電視里的那些演員,真是太可愛了?!蹦莻€女人還是忍不住地說,“你看看,我是多么想要一個女兒呀,有女孩的媽媽特別幸福?!彼Я艘幌屡赃叺哪腥?,估計是她的老公。
“還可以生的,再來一個呢。”另一個女人帶點嘲諷。
“要是能生女兒,說生女孩就能來女孩的話,我還是愿意的,就怕又來一個男孩?!边@個女人很有趣。
我朝她們笑笑,就當是鼓勵她。
“你看,人家還有這么帥氣的兒子?!甭牭轿壹遗畠航辛烁绺?,她們才把目光投向我家兒子。
“生得這么好呀,一個兒子一個女孩,好有福氣?!蹦莻€女人忍不住地看著我。
“你也可以的。”我微笑著回她。
我看他們總是看著我家的孩子,那么羨慕,那么渴望,真的特別幸福。
等孩子們休息一下,我就帶著他們下山,這些人是剛上去,他們是在我們走了幾步路后,才依依不舍地向山頂出發。我看到那個女人,是目送我們走出好幾步路才出發,還能隱隱約約聽到她還在夸我家女兒。
一群陌生人,沒有任何的交流,她們對孩子的那股喜歡,是多么的真誠,單純。
爬山,其實我更多的還是享受這種“相遇”,不做作,沒有安排,只看緣分來相遇。沒有虛情假意,沒有任何目的,如果喜歡你,就是最真的感情,若是不喜歡,彼此擦肩而過,沒有任何尷尬。
當然,路上有風景,有偶遇,山頂還有更多。只要堅持爬到山頂,看一看,呼吸一下帶點大自然味道的空氣,都是那般心曠神怡,令人無一絲雜念。
有時,可以閉上雙眼,只讓心靈傾聽那清脆的鳥鳴聲;有時,就讓雙眼透過云霧繚繞的山頂,看看遠方的那里,都是醉人的享受。
可能我愛爬山,就是被這些山間少有的真情所吸引吧。
相信孩子們喜歡爬山,更多是與我不一樣的原因。
16.偶遇“同病者”
幾年前,有個比較要好的同事,因為生二孩時,懷孕的時間差不多,我和她如膠似漆一般,自然就聊了特別多??赡苁窃掝}投緣、對孩子的期盼相似、當媽媽的興奮等,都是一樣的存在。
有些內容,因為處在同樣的狀態,心靈就是能相通,很快就能走入彼此同樣的感覺。
只是出現了美中不足:當孩子出生后,因為孩子的健康情況不同,我與她就疏遠了很多。不管我怎么開導她,我的感覺都是最普通,最無力的語言,根本體會不到她的傷痛,理解不了她面對孩子時的心情和思想波動。她的痛苦,導致了后來出現了一些短暫性的難以接受的情況。
可是,能有幾人知道,那樣的痛,是沒有辦法在幾天或者幾個月里就可以過去;修復那道給她帶來的傷痕豈是朝朝暮暮之事?誰能知道她為什么如此“不堪”?她自己又何嘗不想走出陰影,接受現實,重新調整?
后來,上班了,我們又能聊一些。她告訴我,有那樣一個群,都是同類型的孩子,作為孩子父母,她們相互鼓勵,相互訴說,彼此開導,總算能勉強接受現實。因為她們發現,世界上被孩子的缺陷傷害的家庭不止自己一個,還有很多,但是他們要繼續好好活著,為了孩子要更加堅強。
當她告訴我這些時,我知道了有些“藥”不是自然中可以采擷的,它在人類的心靈深處。
如這回,在很多人看來,只是環境的改變而已,沒有什么受傷害的存在。可事實呢?我被傷得不輕。因為它的存在,“病理”是不一樣的。我是一個在病情方面不相似,卻要接受一樣“治療”的人,痛苦更是加倍。
那日,遇上了他,一個與我類似“病情”的人。我不知道他是否“聽說”了有關于我的多少,也不知道他是否知道我“聽說”了有關于他的多少。但是他的那句:“在這里快一個學期了,還適應吧?”,瞬間感動了我,因為他可能看到了我的“艱辛”,他能懂這種“病人”的痛處。
盡管他說了很多,有他的孩子,有他的曾經,甚至有他的過往輝煌,但是,他也一樣逃脫不了被“傷害”帶來的痛。也許他比我堅強,他比我懂得排除“痛苦”,但是我知道,他的心里肯定也有一道“陰影”,特別是從“高處”掉下來的心酸。
面對同樣情況的群體,很多時候,不需要太多言語,就一句話,一個神情都能彼此理解。可謂“同病相憐”吧。
不過,他很樂觀,至少不會被某些世俗“打敗”,我要像他那樣,學會前進,至少要熱愛生活,熱愛自己的家庭。河東河西,誰能把握好每次機會?誰又會每次都是倒霉蛋呢?
可能時間會讓傷口愈合,可能時間會讓愈合的傷口慢慢失去一些痛覺。但是,我知道,傷口的疤痕,永遠都不會消失,肉體上如此,心靈上的只會更加。
就當一切都很好,就當這是未來的路過,如他那樣,向前看看,曾經試著忘卻一些,明天總會又有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