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夏末。
城邊公園,日朗風清。
幼兒園布置了一項作業,讓家長帶著孩子來一次夏日采風,并留下照片,幫孩子們寫出感想。
當時我便暗嘆一聲,孩子們能有什么特別的感想呢?不過作業還是要完成的,順便趁著這大好天氣出去轉轉也不錯。
小電車在堤頂寬闊的柏油路上飛馳,孩子摟著我日漸豐滿的腰腹,手里握著紙風車上下揮舞,放聲歡笑著。沒有開車是正確的,周末的公園人滿為患,連旁邊的村頭都停滿了私家車。
那是什么房子呀,我怎么從來沒有見過?行至公園附近,孩子望著遠方的碉堡遺跡問道。
我一邊放慢速度,一邊開始認真地回答問題。還沒待我講完,孩子又看到了跨河而過的火車,咋呼著要去找火車玩兒。當我們來到鐵路橋下方的河邊草地,剛講到中歐班列的知識點時,孩子的目光又被天上的云朵給吸引了過去,跳著喊著。我抬頭看了看,那是飛機駛過天空劃出的一道軌跡……
樹蔭下,綠草上,孩子已經瘋累了,熟睡在我的臂彎中。望著遠方的鐵路橋,想起了一段童年往事。
每年清明時節,爺爺奶奶總會帶著我到城邊鐵路上去“送信”。奶奶會用黃紙糊一個信封,上書她父母的名字,將寫好的信塞進去后,再用熟糯米封好口。記憶里,年幼的我一手抓著爺爺的胳膊、一手挽著奶奶的手臂,蹦蹦跳跳地在鐵軌上走著。等到了地方,奶奶會蹲在那兒把信和幾張紙錢放在枕木上燒掉,嘴里還念叨著一些聽不懂的蘇州方言。當時我覺得很是無趣,便跑到一邊玩耍去了。回來的路上,面對我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奶奶只是摸著我的額頭笑道,有一天你也會長大,像爺爺奶奶一樣度過了人生大半的時光,那個時候很多事情都不再重要,你會發現最珍貴的東西其實是過往的記憶。
可我當時傻傻的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和火車賽跑……
暖陽下,微風里,我輕撫著酣睡的孩童,看著這錦繡河川。有那么一瞬,似乎領悟到了什么,如紅爐點雪、霏雨初霽。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一代代的人們親歷著不同的酸甜苦辣,
卻感受著相似的離合悲歡。茶米油鹽,情長紙短,一封又一封的家書記載著無數的塵世因緣,訴說著不盡的人間冷暖。許多人在這片土地上耕耘著、奉獻著,只為薪盡火傳。還有許多人沒有留下名字,但確定的是他們曾經來過,燃盡生命,只為后人可以盡享國泰民安。
先輩的付出為了什么,我們活著是為了什么,當下的奮斗又是為了什么?我想更多的是為了傳承,為了家的傳承、國的傳承和中華民族永續的傳承。
我們繼往開來,將愈加熾烈的文明火種傳遞下去;
我們不忘初心,把來時的路銘刻在最深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