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法顯的話,金池哪里不明白,這是害怕自己年紀(jì)大給他拖后腿了!于是乎便反駁說道:“法顯師兄此言差矣,俗話說的好,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且不提戰(zhàn)國之時廉頗老矣,尚能一飯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陣。且說三國時期黃忠也能臂有千斤!我雖年邁,但是雄心壯志不比你差。況且我早年間也曾修煉佛門金剛降魔之神通。一路之上,也可助你降妖除魔。”
雖然如此說來,但是那法顯明顯是一副不相信的樣子。看到他這副樣子。金池也是生出了一點(diǎn)的嗔怒,于是乎便大喝一聲道:“你若不信,便瞧一瞧。”
只見金池直接走到路邊一顆松樹之下,那棵松樹共有一人合抱粗細(xì),金池雙臂圍住了那棵松樹,然后發(fā)起勁力,只見那松樹上頭的枝丫無風(fēng)搖動起來,不一會兒,那地上的土也慢慢的龜裂開來。
原是金池覺得這法顯不信自己所言,于是便打算來個后世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來讓他答應(yīng)自己陪同一事!只見那棵松樹的根也漸漸的暴露出來,宛若是一條條的蟒蛇一般,最后,隨著金池一聲大喝,那棵松樹被徹底給連根拔起。
金池這一番操作,驚的那法顯目瞪口呆。看著金池,宛若是羅漢下凡一般,隨后馬上心中一喜,暗道:師兄定然是上屆羅漢脫胎,特地助我前往西方取得戒律!真是天佑我,佛門天佑我法顯啊!
一面忙上前說道:“適才是貧僧眼拙,沒有看到師兄是真羅漢下凡啊。幸得如今師兄肯隨我西去,定然一路平安,我等可取回佛門戒法。”
金池聽到他的話后也大方道:“何須歉意?你也不過是害怕老衲我身體罷了!再說,你我二人都是想為我佛門出力又有何錯?既然同意一同西去取戒法,不知你我二人何日出發(fā)?我二人又前往何處尋求戒法?”
“等小僧回到寺廟,打點(diǎn)好一切,三日之后,你我二人在城門口匯合,屆時一同前往西方取經(jīng)!我曾聽說阿彌陀佛統(tǒng)領(lǐng)西方極樂世界,居住在大獅山上。你我二人便一直往西天竺,一定可以找到大獅子山!”
聽到這里,金池若不是早已知道這法顯最后一定能取得戒律,他還真的會忍不住覺得眼前這個人是個神棍騙子。
就這般二人在原地分開,清池回到客棧,法顯則趕回寺廟收拾行裝,三日之后,二人準(zhǔn)時趕到城門口匯合。
兩人身上都沒有帶太多的東西,法顯也不過是背了個背簍罷了。金池問道:“可要買兩匹馬作個腳力?”
法顯聽罷便說道:“你我二人此去不知多少千萬里路途,路經(jīng)艱難險(xiǎn)阻之處。買馬反而會拖累了自己!”
金池聽后也覺有理,于是乎,兩人就這般憑著雙腳往前路趕去。金池本就自西而來,倒也認(rèn)識回去道路。
走了幾日功夫,行了十幾里路途。這一日午時,二人走到一處山坡之上,但見兩岸之間隱隱有鹿鳴猿啼,雜草叢中不時獐鹿亂蹦。野花香馥馥開遍兩岸,枯松直挺挺站立一旁!
法顯畢竟是肉體凡胎一時間走了許多路途便已大汗淋漓,況且年紀(jì)也到了六十歲。金池見狀便說道:“你我二人不妨休息一番,再上路也省得精疲力盡!”
法顯知道金池這是體諒自己,于是乎也答應(yīng),在路旁找了一塊干凈的石坪坐了上去。
兩人正談?wù)撝蘸蟮牡缆罚鋈豢匆姈|面有一個老人緩步前來。看見二人,便合掌作揖道:“兩位萬福,不知從何而來,到哪里去?”
法顯回禮道:“我二人自東面而來,從長安出發(fā),欲往西天竺大獅子山。阿彌陀佛之處,求得佛門戒律,不知老公公又從哪里來?”
老者聽道頓時哈哈大笑不止,并指著二人道:“你是和尚,看你年紀(jì)也不小了,怎地還如此信口胡說呢?那西天竺離這兒不止十萬八千里路途,你二人加到一起,只怕年紀(jì)有了兩百多多歲吧。怎么青天白日還說這等瘋話?光憑赤足走到西天,只怕走到老死也到不了喲!”
法顯卻絲毫不把他的話放在心上,反而說道:“任他十萬八千里,一心虔誠終能抵達(dá),即使客死途中,也不枉我二人一片赤誠之心。我二人腳踏實(shí)地求來戒律,方顯珍貴,若是唾手可得,又何足貴焉?”
金池也在一旁附和道:“我這師兄所言甚是,況昔日曾有白馬自西天竺馱經(jīng)來到東土漢地,我等便不能前往西天竺求取戒律?更莫要再說什么外魔阻撓,魔由心生,心中無魔,又有何事可阻?”
那老公公聞言大喜說道:“汝等二生既有如此心腸,實(shí)乃是東土眾生之福啊!沙門合該興旺!”話音剛落,只見他那腳下簇?fù)砥鹨粓F(tuán)五色云彩,將那老公公馱到空中。
只見那老公公身邊金光簇?fù)恚恳粋€毛孔都散發(fā)著無量智慧凈妙光明,空中彌漫起旃檀香氣令人聞之忘記煩惱勞苦,一尊菩薩手拿一只含苞待放的菡萏花在空中出現(xiàn)。
金池與法顯見了怎地不知是菩薩前來點(diǎn)化,急忙行禮,懇情禮敬!
只聽見那菩薩對二人說道:“吾乃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身邊肋侍大勢至菩薩是也。知曉你二人前往大獅山求取我佛戒律,恐你二人不知道路,特地在此處點(diǎn)化與你等。”說罷之間,一張羊皮卷軸從天空中飛到了金池與法顯二人的身前。
“此卷軸中便是前往大獅山的道路,你二人可借此卷軸前往,求取戒律,免失道路。我另有一言相贈,前途縱有千高萬險(xiǎn),但凡一心向佛,自有功成之日。”
法顯與金池二人聽罷,自然忙答應(yīng)。這位大勢至菩薩可是阿彌陀佛身邊肋侍,他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三人又合稱西方三圣,在佛教菩薩中排名僅次于觀世音菩薩。如今,他親自前來可見佛門對于這次取戒法一事的重視!
那大勢至這菩薩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送完地圖之后,便化作一道金光,飛回西方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