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科幻

最后一個人類的星旅

第五十二章 空洞

最后一個人類的星旅 孫佑民 6732 2022-10-18 09:00:00

  枯燥乏味且艱辛的探索,差不多每半個月重復著一次相同的操作,有空余時間也全在查看分析先遣探測器的數據中度過。

  很快的來到了第四個年頭,釋無和蛟龍們幾乎已經忘記了時間的概念,只是記錄知道穿越了多少次蟲洞。在這么長的時間始終沒有特別重大的發現使蛟龍和釋無十分的失望,情緒已經變得十分的低落。

  釋無看著有些低落的蛟龍說道:“剛算了一下我們已經在宇宙超深空飛行快四年了,在宇宙中遠行所探索的重要信息,將來是指引蛟龍和人類發展的明燈。盡管現在還沒有特別重大的發現,但是我們不能氣餒,要繼續向前說不定在不遠的前方就有我們想要的。”

  維修員蛟龍看神態有些低落的交流道:“現在已經航行了這么遠,總歸還是要原路返回的。一直找不到能夠合適人類或者蛟龍生存的星球環境,始終沒有發現宇宙的奧秘,也無法永遠的尋找下去。我們所攜帶的物資在回去前,必須要有足夠支撐回去的數量才行。如果我們不能將探索的信息帶回去,那么我們這趟超深空遠航的探索,對蛟龍和人類的發展將沒有任何意義。雖然在每一次穿越飛行的時候會將位置信息和收集到的信息通過宇宙信標記錄,但是之后的蛟龍重新走這條路不確定會是什么時候了。已經飛行了這么遠的距離,宇宙的環境變換莫測,很可能會丟失掉宇宙信標的信息,最后找不到我們的蹤跡。當一個地點的宇宙信標全部找不到時,那么我們接下來所探尋的路徑也將無法找到,到那時我們辛苦探索的一切都將變得毫無意義。”

  釋無在獲得維修蛟龍的信息后一語驚醒夢中人,自己的執念太深竟忘了回去,如果真的探索失敗也終究是要回去的:“我確實沒有深入考慮到這個情況,我們現在的物資還夠我們探索多久?”

  操作手蛟龍交流道:“一般是設定滿足返航的最低條件,滿足條件就必須返航。”

  維修員蛟龍搜尋著記憶,等了會交流道:“確定返航的條件,一般是遠航后無法得到補充的必要物資使用了一半的時候,這時必須選擇原路返航。不過我們在探索中路途上待的時間較長,而且都是未知區域。到時候返航時是已經走過一遍的路線,已經輕車熟路也不需要停留探索,無法及時補充的物資只剩三分之一時也可以。”交流的時候,調出了所有剩余的物資查看著:“我們生活的物資方面艃上面都可以通過小型設備轉換生產出來。能量也可以在途徑的星球上獲得,這些完全不用擔心。但先遣探索器,遠航號還有艃如果意外損壞,我們這邊沒有復雜的生產工具將無法制造。艃如果出現損壞或故障,上面有逃逸艇,可以保證在宇宙中生存半年左右,但是在無法聯系到母星得到救援的情況下,仍舊是相當危險的。”

  釋無也一同看著提到的這些剩余數量說道:“現在先遣探索器總共有50個已經損失了5個,除了正在探索的20個外其余25個在補給艃上。探索艃只進行了一次小的故障維修。遠航號還都能正常工作,三個備用的遠航號也都還沒有啟用。應該還能探索很長的時間。”

  “現在雖然損失的較少,但所有設備都有壽命周期,物件的老化等一系列設備自身問題,往后損失的情況可能會加速。之前我們也沒有進行過如此遠的航行,而且還有很多設備是新制造的,具體使用壽命有多長還不能確定。不能完全按照我們之前的要求,滿足返航的最低條件進行。”維修員蛟龍調出各個設備的具體數據交流道。

  “那在返航最低條件下,還設置一個探索的最長時間。到達這個時間后將不在繼續前進,開始原路返航。”釋無想了會說道。

  “在查看所有已確定零件最小的老化年限,其中最短的時間有10年期限,加上備用更換的零件設備,預計最多能支撐20年的時間。按照歷史的經驗,加上返航時間,最長探索時間只能探索十年的時間。當初我們出發的時候沒有想到宇宙有這么大,發現合適的星球以及尋找更智慧物種會是這么的難,當時認為會很快能回來,沒有做更長期的規劃。現在已經探索快四年了,只能在向前穿行六年的時間。”維修員蛟龍交流道。

  “返航沒有了探索停留的時間,并且是已經探索了的地方,返航速度上肯定會快很多,預計返航的時間將不到探索三分之一的時間。”操作手蛟龍馬上交流道。

  “這樣向前探索時間可以適當的延長一些,盡量將這次的深空探索最大化的利用起來。下次的深空遠航就不知道會是什么時候了。”維修員蛟龍交流道。

  “如果按照探索的最長時間計算,大概還能向前探索11年的時間。”操作手簡單的計算了一下交流道。

  “按照現在的情況,滿足返航的最低條件第一個是最長時間11年后必須返回。第二個返航的條件是這些設備的損失情況,先遣探索器在低于20個,探索艃補給艃中損壞其中一個,遠航號損失兩個。這些情況只要有一個滿足就必須返航了。”釋無聽了蛟龍的分析后,簡單的計算后無奈的說道。

  “按照我的歷史經驗記憶和現在的情況差不多只能是這樣了。”維修員蛟龍交流道。

  在這次交流中確定了未來滿足返航的最低條件后,釋無和蛟龍們依然繼續的向前探索著...

  操作手蛟龍在探索艃上操作著遠航號進行第八十二次傳送準備。探索艃自身所在位置確認,到達區域位置確認。所有先遣探測器設備區域位置確認,遠航號,補給艃及培育艃區域位置確認。全部達指定區域位置數據已錄入,遠航號準備開啟蟲洞。遠航號將操作手蛟龍錄入的區域位置數據,一個個對應的自主開啟將設備傳送到指定的位置。

  釋無和蛟龍看著顯示001號先遣探測器傳送成功,很快002號先遣探測器傳送成功,003號先遣探測器傳送成功...

  001號先遣探測器開始啟動各項觀測設備開始探測可觀測的宇宙空間,并實時傳回來001號先遣探測器的數據。傳回的數據顯示著001號先遣探測所在區域周圍一切正常,沒有發現任何危險,自主正常啟動所有探測裝置開始收集數據。

  緊接著一個個先遣探測器相繼傳回成功傳送的數據,目標區域周圍一切正常,未發現危險,自主正常啟動所有探測裝置。

  研究員蛟龍查看著相繼傳回的數據,突然非常吃驚的交流道:“太詭異了,十一號先遣探測器能探測到前方遠處的所有星系的星光,從編號十二的先遣探測器探測的數據開始出現異常,能觀測到周圍有星系存在,可是在前方大概2.2億光年的區域觀測,有半徑近一億光年圓形區域的星系全部消失。十三號先遣探測器只能在后方一側0.3億光年的距離上,觀測到有半徑2億多光年圓形區域中星系傳來的光,其余所有的范圍觀測全部處于黑暗空洞中。十四號先遣探測器只能觀測到后方半徑不足一億光年圓形區域的星系,其余所有的范圍觀測全部處于黑暗空洞中。更加詭異的是十五號探測器往后所有先遣探測器,都和之前發現被吞噬的星系一樣,探測不到周圍任何的星光,甚至比之前探索的吞噬星系的區域還要更空洞無物。”

  釋無查看著研究員調出來異常數據仔細的研究著,想著銀河系和仙女星系相隔有兩百萬光年,銀河系只有16萬光年的直徑,仙女星系也只有20萬光年的直徑。這么大的空洞區域確實太詭異了,疑惑的分析道:“根據觀測到的十二號探測器一小片圓形區域星系全部消失,以及十三,十四,十五號探測器只能看到一小片圓形區域的星光,而且可觀測到的范圍在逐步縮小。光速傳播的速度不變,根據上一次吞噬星系的景象來看,應該是前方直線距離的光更快到達探測器,周圍更遠區域還未到達才會形成這種只有圓形區域能看到星光的奇異景象。通過推算出在十三號先遣探測器和十四號先遣探測器能探測到最遠傳過來的星光,說明至少距離邊緣有0.3億光年到2.8億光年的距離上沒有任何的星系。而且從十五號先遣探測器開始往后的所有探測器,都沒有探測到任何物質是完全空洞的區域,可以推測確定前方從第十三號先遣探測器的區域開始,近20億光年的距離上沒有任何星系物質存在處于完全空洞狀態。就連人類發現的牧夫座空洞也才直徑2.5億光年的大小。宇宙中應該不可能出現如此詭異的情況。”

  “難道這是宇宙的邊界?”操作手蛟龍驚奇的交流道。

  釋無再次看了看數據,肯定的說道:“不應該是宇宙的邊界,在第十一號探測器距在4.7億年都能探測到空洞區域里星系傳來的所有的星光,在第十三號先遣探測器探測到空洞區域距離星系的邊界是0.3億光年,在十四號先遣探測器探測到空洞區域距離星系邊界是2.8億光年。但在十五號先遣探測器無法探測到邊界的星系存在,很有可能是光還沒傳到這個距離上。如果不存在其他未知的力量,這片空洞的區域按光的時間距離計算形成的時間應該是小于4.7億年。”

  “那這片探測到的空洞區域可能至少有二十億光年距離的空洞區域也太大了吧。之前發現的將一個星系吞噬就非常的不可思議了,這么大片的區域在小于4.7億年中的某一時刻消失怎么可能。”研究員蛟龍非常驚訝的交流道。

  釋無將自己進入現實虛擬狀態后,再次確認數據沒有問題后說道:“我也一樣非常不敢相信,但如果數據沒有錯誤,只能相信這是真實的了。”

  “前方空洞區域最少超過20億光年,如此大的區域完全抹去,里面的光都無法逃脫。怎么辦到的?”維修員蛟龍不解的交流道。

  “上次探測的星系被吞噬的情況,都無法知道使用的是什么方式,這個就更難以知道了。”研究員蛟龍交流道。

  釋無看著從一號先遣探測器到十一號先遣探測器觀測到這片區域的星系分布的景象說道:“星系的吞噬相對還簡單一些,雖然恒星間的間隔最少也有幾光年的距離,但所有的恒星都聚集在一個星系盤中。然而不同的星系間根據我們探測的數據,除了互相相撞的星系外,一般都有幾百萬光年的距離,距離更遠的相距一億多光年的也有。將這些相隔如此遙遠的星系全部抹去消失,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操作手蛟龍看向已經進入現實虛擬狀態的釋無問道:“這片超大的異常消失的區域是自然形成的還是宇宙中的智慧生物所為?”

  釋無搖搖頭說道:“我也不能確定,現在的數據量太少了。只能確定的是應該在4.7億年到2.8億年的某個時間段內消失的。需要更多的數據探測才能知道...”

  4.7億年到2.8億年!釋無突然一個相似的數字在記憶中盤旋。仔細的回想,之前探測的恒星異常的消失在三億年前左右開始急劇的下降。難道現在發現的這個區域和三億年前開始的恒星異常消失突然驟降有關系?

  于是馬上將這個猜測告訴了蛟龍,并繼續說道:“傳送探測器到邊緣區域,通過光速傳播的距離,確定時間是不是在3億年左右突然消失的。在邊緣找一顆合適的恒星,將先遣探索器傳送這個區域的最深處,探查確定這個空洞區域的大小。”

  蛟龍在得到了釋無的分析后,居然能創造性的將這些聯系到一起,蛟龍怎么也不會想到的情況。便開始準備傳送更多的探測器到這片區域更細致精細的觀測。

  使用上次探測星系吞噬的邊界和確定時間一樣的方法,一步步的推進,加上獲取的大量數據模擬演算。由于時間較為久遠空間尺度較大,最終確定在了3.21517億年前到3.21516億年前的這個時間段內突然消失的。并在接下來的時間尋找在消失邊界,邊緣處星系中最近的恒星。為接下來探測消失的區域的大小做準備。

  釋無處在現實虛擬狀態中,看著這個數據結果,與之前探測模擬的恒星在3多億年前恒星異常消失突然驟減的時間非常吻合,其中肯定有非常很重要的關聯,潛意識感覺這可能找到部分的宇宙奧秘...

  沒有足夠的數據支撐,釋無只能嘗試各種可能的假設和懷疑,希望從中找到比較合理的解釋...

  推測假設是自然形成,還是宇宙中的智慧生物所為?如果是自然形成的,參考人類發現的牧夫座空洞和在宇宙探尋中發現的一些更大的空洞區域,都觀測到從形成到現在的空洞非常完整模擬出自然演化的過程,形成現在看到的巨大的空洞區域。但是就像之前發現的星系吞噬的情況一樣,完全與自然的演化路徑不同,留下的各種痕跡只能懷疑是非自然形成的。而現在的情況通過所得到的探測數據,只能懷疑是非自然形成的。

  ...

  如果是宇宙間的智慧生物所為,為什么要將這片至少超過20億光年的區域消失?其目的是什么?用的什么方法致使突然消失的?恒星的異常消失,有些可以確定是制造蟲洞所需的能量來源,有些是直接將能源吞噬利用的,還有些以蛟龍現在的技術手段無法得知的恒星使用方法。而這趟探索探測到的唯一一次星系吞噬,通過產生的蟲洞生成的特殊輻射可以確定是制造了蟲洞,然而使用的什么方式將能源全部聚集起來,以及怎么使用的,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能量制造蟲洞,而且穩定運行一千年的時間,這些都無從得知。現在所發現的區域卻更加的詭異,完全找不到任何這些問題答案的線索和痕跡...

  ...

  如果這是自然的力量所為呢?就像遠古的人們將自然無法解釋的現象都歸為神學,在自己認知范圍內無法理解的自然現象,合理化解釋為比人類更聰明高級的神所創造的,如同地震被認為是山神制造的巨大震動。如果不確定是智慧物種所為,解釋為自然的宇宙現象,什么樣的力量能夠造成這樣的宇宙景象...釋無由地球的地震...突然想到了東非大裂谷...這難道是宇宙大撕裂...但數據顯示在非常短的時間里形成的,不同于地球上的地震一步步演化形成的東非大裂谷。如果是其他的未知的宇宙間的自然力量呢?

  ...

  自己的思想還是過于局限,只能從自己已知的事物和理解的范圍內,來定義和理解未知的一切事物。就像這些思考方式只能利用自己認知和理解的方式來思考。就像普朗克曾經說的:“一個新的科學真理取得勝利并不是通過讓它的反對者們信服并看到真理的光明,而是通過這些反對者們最終死去,熟悉它的新一代成長起來。”

  ...

  釋無想著可能以現在的認知水平,太超出理解范圍的事物只能用已知的事物去理解,一點點的發現拓展。太過超前的無法理解的事物,只能定義為超自然的現象或者不會相信其真實存在。現在就算將大腦能力全部激發,在沒有獲取更多新的數據前,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有人類一樣的大腦,但如果不學習將無法得到更多新的思想和發現。

  ...

  在釋無思考現在的整體情況沒有任何結果的時候,操作員蛟龍已經找到邊緣處合適的恒星。并找到補給艃上最小的探測器,傳送到了能夠傳送的最遠213億光年的距離,這時蟲洞通信已經無法實現,只能等待最小的探測器先探測到數據后,然后再把探測器傳送回來獲得數據。

  研究員蛟龍查看到這些數據后非常震驚交流道:“213億光年!這已經是460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近一半的距離了,但是結果和之前的先遣探測器一樣的情況,周圍的區域依然完全的空洞,看不到任何的星系和物質。”

  “如果是這樣,我們可能無法跨越這片廣闊的空洞區域,遠航號的極限最多只能將艃傳送121億光年的距離。在這片空洞的區域里面沒有任何的恒星,我們將無法實現蟲洞傳送了。”操作手蛟龍交流道。

  釋無在現實虛擬狀態中飛速的查看著收集回來的各項數據說道:“先加大對這邊緣區域的探測,確定是什么情況導致消失的。現在發現的異常情況已經是非常重大的發現了,有極大的可能與3億年前的恒星異常消失突然驟降的關系非常大。”

  看著這些先遣探測器還未進行精確細致探測的這些數據,釋無繼續說道:“數值需要更加精確到消失的時間點,確定是否是自然形成的,比如宇宙的裂縫或者非自然形成的。確定消失的邊界在可探查的范圍上有多大。”

  ...

  如果前方的區域是類似于地球的地震一樣,形成巨大的宇宙裂縫,那么可能會有一個進行的時間過程,如果是非自然消失的,也一樣會有從上至下或者從左至右或者從邊緣向內部推進的過程,或者這些方向的反方向進行,還有瞬間全部消失的可能。

  ...

  根據光線的傳播直線距離所需時間最短正前方光線最快到達,向上或者向下的方向距離更長,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觀測到。在空洞區域一側的邊緣觀測的景象是一個圓形的可視范圍,半徑距離在3億多光年的距離。只有等待最近的先遣探測器經過細致的探測模擬出數據,計算出是正圓還是被拉長的圓。確定哪一邊被拉長,基本可以確定是從拉長的一側開始逐步消失的。同時可以從觀測到光的最邊緣距離,確定更加準確的時間,再根據拉長變形的數據可分析出逐步消失的速率。如果剛好正前方將會探測到直徑為3億多光年正圓的朝自己方向紅移或者藍移星系發出的波長,其中前后方向推進較為特殊如果超光速消失還需用其他設備輔助推算。

  ...

  如果是宇宙間的智慧物種所為,會是一場宇宙間的戰爭,還是有其他的意圖?其他的智慧生命突然在3億多年前急劇的減少,與現在發現的巨大空洞會有什么關系呢?

  ...

  釋無成百上千個想法、疑問和思考從大腦中冒出來,但能有用的卻非常的少,對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幫助非常的少。不管是想象,創造性思維,各種思想的碰撞,組合,連接,分離的思考也無法幫助到現在遇到的情況...

  經過近七天的全方位細致的探索觀測,在不同地點的區域內能觀測到星系的先遣探測器,都展現的是非常正圓的一片區域傳過來的星光,在外側邊緣能觀測到的剛好相反的空洞無物的一片正圓的區域。觀測的星光區域從消失的邊緣半徑3.21億多光年向內部逐步的縮小到距離邊緣3.215外光年后只能觀測到半徑不足2萬光年的區域一個正圓區域的星光,其余所有的方向全部是空洞沒有任何星光存在的。沒有任何的拉伸偏差,加上各中設備的互相佐證,只能證明是瞬間消失的。

  在多個觀測數據綜合推演,最后精確在321516643年第176天到187天中間的某一個時刻瞬間發生的。蛟龍和釋無除了將這個數據算到如此的精確,其余所有釋無想到的各種疑問都一無所獲,也找不到辦法探查導致瞬間消失的原因。蛟龍們對現在的情況除了震驚疑惑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我們接下來該怎么辦?”操作手蛟龍問道。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