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搜尋
在過了將近一個月后,蛟龍確認沒有發現任何的異常,這時才再次開啟了與釋無的通信。蛟龍認為堊的實力繼續發展,已經知道了蛟龍的存在,可能有一天還會尋找過來進行攻擊,這里可能已經無法保證安全了。
釋無得知蛟龍的分析也非常贊同,同時還交流道:“在堊離開太陽系時表現的科技水平,與破解腦機中數據的科技差距非常的大。不可能所有技術都是6600萬年時堊發展的高度。很可能是在出現極界設備后,開始利用人類大腦的算力和創造力,為堊的科技進步所服務。這段時間查看之前的信息,發現曾經攻擊他們的特殊中微子試驗和在之后復活堊自己,可以說明在人類開始使用極界設備時,就開始通過人類繼續發展堊的科技了。在十幾年間有如此大的差距,那么在未來的時間所發展的高度將不可想象。如果那時過來搜尋,所有的隱藏方式可能將變得毫無意義。”
“我們最近研究對比,也發現了堊的科技水平高了不止一個等級,很多設備的技術在最后離開太陽系的幾年里,在腦機中破解技術中的都能找到相應的原理,但都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升級改造。我們將自身所有的蛟龍通過連接智力共享,才只能超過正常成年人類的智力和創造力,按照現在這種發展速度已經很難超越堊了。雖然我們可以存儲幾十代以前祖輩的記憶,在早期發展中有非常大的優勢,但在人類面前已經體現不出任何的優勢了,所以當初會復活你并尋求你的幫助。但是現在單個的你,能力也很難和一億人較量了。”
“確實很難了。如果堊當時對人們說的都是真的,那么按照堊幾十億年在宇宙生存的經驗分析。現在只有將科技聚焦發展出更遠的大規模星際移民技術,將種族分散到宇宙的各個角落。并且要開始改造自身,變化出更多的形態和差異性。在遭受各種危機時還能保存自身,并在合適的環境能重新復生。才有希望。”
“這兩個方面都在努力,但是我們發展太慢,預估發展到可以遠距離大規模移民還需要兩百多年,很有可能在實現之前就會被堊發現并摧毀滅掉我們。而改變自身的形態差異性,預估最少也需要三百年以上才能勉強實現。本來一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對于我們來說就十分驚人。現在一億人還激活了大腦的全部潛能,會變成非常恐怖的實力。”
釋無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那克隆人呢,利用當初試驗的克隆人,效果應該也是差不多吧?”
“沒有試驗到這一步,那時候也還沒有發展出腦機。但是克隆人所有的個體是一樣的,沒有差異性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難產生差異非常大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這可能也是堊為什么要挑選符合他們要求的人類將其帶走的原因。”
“我在信息靜默的這一個月里想到了一個辦法。本來想的是復活人類的種群辦法,但現在想想也可以幫助你們發展,不至于你們像人類一樣在宇宙間也被無情的滅絕。在我的那個時代有不少人也和我一樣,死后飛向了宇宙,現在應該還能找到吧?找到并復活飛向宇宙的所有人或者用他們的克隆體。然后仿制出相同的極界設備,來加快你們的科技發展速度。”
“是一個很好的辦法。我們可以都找到全部運過來,克隆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每個人死亡的原因不同,復活難度會比較大。與你不同,你在活著的時候我們做過相應的微創手術,對你的大腦做了保護措施。他們無法做到和你一樣復活到現在年輕的樣子,大部分年老的人復活的意義也不是很大了。克隆出新的個體會更好一些。”
“到時希望在復活后或者新的克隆體,能和在地球上一樣有同樣的自由。而不是像堊一樣將人類囚禁起來,永遠只能待在虛擬現實中。通過克隆或者復活他們幫助我們人類文明,還能在宇宙中繼續的延續下去。這也算是拯救了我們人類的種群了吧。”釋無欣慰地說道。
“沒有問題,你想到的這個辦法已經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我們發展科技了。全部都將按照你的計劃和意愿來幫助你重建人類種群。”
釋無想著蛟龍應該很容易就能找他們,于是說道:“當初你們有暗中促成了太空葬的發展,在那之后有多少人太空葬應該有比較完整的數據。找到他們應該會比較容易吧?”
“現在想找到太空中的所有冷凍艙室不是很容易。太陽能量物質被堊用完后,沒有了引力的束縛,太陽系內所有物體的軌道都偏離四散飛開了。并且在你死后的一段時間,太空科技發展有很大的提升,對人類本身的研究也有了很大進步。很多之前無法救治的疾病也慢慢的被攻克了,經評估只有極少部分已經能救治并復活的人,根據協議和后代家人的同意,更快的飛行器追上并帶回地球復活了。發展的中后期還有一種非常少的情況,有少部分人對太空的向往加之醫療技術的進步,已經實現了冷凍后能夠復活。極少數比較冒險的人在還比較年輕活著的時候,就選擇冷凍并飛向了太空。在早期和中期能進行太空葬的都是比較有錢有實力的人。但是由于復活后對家產的爭奪等道德和倫理各方面社會問題,以及復活后人類最后的生命平等權也蕩然無存。最終演變成了禁止回收太空艙室同時還寫入法律中。發展到后來直接禁止了相關的太空葬。不過腦機時代前的后期還是有少部分人在沒有禁止太空葬的國家進行,但是會遭到國際的譴責,發射基本都是秘密的進行。所以現在太空中還有多少冷凍艙室我們也不能確定,需要先進行掃描確認。”
釋無沒想到這個業務最后是這個走向,但現在更想知道能不能找到還在太空中的人,急切的問道:“這個掃描找到容易嗎?”
“掃描也不是很容易,但還是可以全部找到的,要多花些時間而已。早期的飛行比較慢,有些還沒有旅行者一號飛行的遠,中后期飛行的速度相對會快一些,有些超過了旅行者一號。但是由于后期的發射時間比較晚,所以所有的基本上都還沒有飛出奧爾特云。其中還有一個比較困難的點,我們現在星際傳送的能力比較小,把這些分布在不同位置的人傳送過來會非常的低效。以我們現在的科技可能需要十幾顆恒星的能源才足夠。”
“那把這些冷凍艙體聚集起來,一次性傳送過來呢?”
“冷凍艙體分布的太廣,將所有的冷凍艙室全部聚集到一起,可能要花費非常長的時間。”
釋無想了想交流道:“先用探測器找到所有的太空冷凍艙室,了解大致的分布和數量,將所有的太空冷凍艙室分區域計算數量,發射探測器過去將其分別聚集到幾個區域中心,然后一次性從這幾個區域傳送過來。這個比較折中的方法應該實現起來會容易一些。”
“是個好辦法。我們這邊先進行細化工作論證,搜索了解艙體總共有多少,分布區域,最后預計需要幾顆恒星能全部傳送過來。之后看具體各方面情況是否有可行性。”
“還有一件事能幫我嗎,能把那顆記錄了地球和人類歷史的衛星里面所有數據資料,全部拷貝出來傳送到我這邊嗎?到時將人克隆出來后,想讓他們永遠不要忘記是從哪里來,知道人類未來的路將要往哪里走。讓人類的文明能夠一直傳承下去,永遠不中斷。”
“這個很簡單。用還在太陽系偽裝的旅行者一號衛星很快就能辦到。”
釋無在得到這個肯定的回復后,非常鄭重的交流道:“能將人類最后消失和太陽系毀滅的事件,這些人類沒有機會寫進去的內容幫助寫進去嗎?想讓其他的文明看到太陽系文明的歷史,給有幸遇到的宇宙智慧物種,通過這顆衛星知道關于人類的故事,并且警醒他們宇宙的殘酷現實。也是對太陽系毀滅的祭奠,對地球上擁有多姿多彩的所有生物的祭奠。對人類最燦爛輝煌文明終結的祭奠。”
“對太陽系和地球的毀滅我們也很惋惜,人類的英勇值得銘記。這個會幫你實現的。”
不久后,通過偽裝的旅行者一號,蛟龍遠程控制并拷貝了當初太空星光基地發射的記錄衛星,整個太陽系的形成,地球的發展,人類的演化。以及許多人類文明的瑰寶,音樂,書畫,文字的相關數據等。盡管都已經變成了存儲的數據信息,但是對于釋無接下來重建發展,人類這些數據是非常珍貴的。在拷貝完所有數據后,蛟龍將地球和太陽系毀滅的所有詳細經過記錄了上去,隨后永久的關閉了這顆衛星的接受信號設備。從此太陽系只存在于歷史中,存在于這個衛星的記錄中,存在于曾經太陽發出的光穿行在浩渺宇宙中。
在完成了衛星的信息拷貝和記錄工作后,偽裝的旅行者一號開始在分崩離析四散飛離的各種天體的太陽系廢墟上,尋找曾經人類發射的太空冷凍艙室。在直徑一光年奧爾特云大小的空間里面,尋找只有3米長2米寬大小的太空冷凍艙室,在一光年的距離有9460730472580800米這么大的范圍下,相當于在此尋找3000000000000000分之一大小的物體,就像在整個汪洋的大海里面尋找一粒微小沙子的困難程度。
旅行者一號原本的任務不是搜尋太空冷凍艙室,相關的搜尋設備沒有達到特別高的精確程度,只能確定區域內有多少太空艙室和大概的位置。同時衛星自身體積較小,無法提供大能量輸出,探測尋找的速度比較慢,只能將能量聚焦在一小片區域,然后一點點的環繞轉動,將整個一光年的區域掃描出來,最終確定所有發射的太空冷凍艙室所在的具體位置。
當初有討論如果重新傳送一個探測器過去,但前期制造蟲洞傳送所需的工程量相當大,最后確定還是選擇用旅行者一號先初步確定數據,后期再制定詳細的回收計劃。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掃描后,終于將所有的區域全部掃描完成。最終確認區域還有一千二百三十六個太空冷凍艙體。
此時的奧爾特云有些區域已經開始離散成空洞的狀態,四散飛離的太陽系廢墟區域上,現在也已經很難通過這些飛散的星體找到曾經太陽的中心區域。所有圍繞太陽旋轉只占整個體積百分之三的各種星體和星際塵埃物質,向著更廣闊區域逐漸的離散著。就像是在空中的一些細小灰塵圍繞著一個中心在轉動,突然失去了中心的牽引再次四散無序的飄散分離開。再過幾萬年后太陽系的殘骸也將全部飛散消失于此片區域,形成空洞無物的宇宙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