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來自外太空的威脅
京都的冬季似乎比江都來的早,第一股西伯利亞寒流開始南下。
陳和穿著厚厚的棉襖,不住打著噴嚏。
這段時間他在華清和京大如饑似渴地學習了許多。
畢竟可控核聚變和癌細胞治療技術,只是腦海中那座未來科技館賦予他的相關知識。
有雙重教授的身份在,一切都很順利。
“還習慣在京都的生活吧?”
朱振華看著正在擦鼻涕的陳和笑了起來。
“還行,就是有點冷。”
陳和看向車窗外的大街,綠化帶植被上覆了一層霜。
“洪老,核聚變反應堆完成的差不多了吧?”
洪向前在一旁點點頭:“已經基本成型,預計再過一個月,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站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
今天一大早,朱振華和洪向前找到陳和,說是要去見一位重要的人。
紅旗轎車載著三人來到那處古樸的建筑群。
經過幾道警衛的檢查,最終來到一間辦公室。
“侯議長在里面等著你們,我就不進去了。”
朱振華交待完后便走了。
陳和進入后,見侯聞書坐在辦公桌前,戴著一副老花鏡正在專心地看文件。
旁邊沙發旁一位年齡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人,穿著軍裝,正端正地坐著。
侯聞書見兩人到來,放下手中文件。
“來啦,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他站起身:“這位是我國核聚變方面的專家,洪向前。”
“這位是……”侯聞書看向陳和停頓一下,然后說道,“這位是我們華夏國的全才,這段時間全世界都知道的陳和。”
中年軍人起身做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位是我們國防部的趙向陽,趙政委。”
“您好,洪院士,兩年沒見了。”
趙向陽握住洪向前的手,兩人在兩年前有過一面之緣。
“您好,陳院士,我早就聽過您的大名,今天才得以見面。”
陳和與他握著手,感覺到沉健有力。
“今天讓你們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侯聞書待他們互相問候過以后,開門見山。
陳和心中微微一動,能讓侯議長稱為大事,看來是非常重要。
“這件事前段時間在國際上就有了些端倪,只不過經過這段時間的反復確認,才算定下來。”
洪向前和趙向陽也都跟著皺起眉頭。
侯聞書從辦公桌前拿起一沓文件,分發給三人。
“這是國際空間站最新確認后的信息,來自外太空的威脅!”
陳和接過后一看,文件上有一張模糊的照片,被紅色的符號標注了起來。
下面還配有一張模擬圖片,是太陽系八大行星,其中有一條橢圓形軌跡線。
陳和一眼看出這條軌跡線的問題,竟然與地球軌跡相交!
他心中一驚,下意識地抬頭看向其余兩人,只見他們也抬起了頭,三人對視一眼又低頭看向文件里的文字部分。
陳和看完后,已經把剛才來時的寒冷拋到一邊,取而代之的是后背出了一層汗!
文件大致內容是:最近空間站望遠鏡發現一顆直徑近300千米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從來沒有被觀察到過,繞太陽作橢圓運動,公轉周期估計是三千年。
只是這次再次進入太陽系行星帶后,受木星引力攝動,與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發生碰撞,軌道再次發生偏轉,最終被火星捕獲。
而在小行星帶碰撞出的一塊碎片,直徑達30千米,由于自身動量和碰撞動量,致使這顆碎片直奔地球而來!
碎片被命名為“幽靈”,發現時距離地球3.5億千米。
上面寫著,撞擊概率達63%,托里諾等級10!
上世紀兩個超級大國在太空競賽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意識到防范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必要性。
特別是1994年慧木相撞,見識到那種毀天滅地的力量后,人類后知后覺地驚出一身冷汗,這時才成立了一個由米國為首的外太空監視系統。
并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劃分出危險等級,稱為托里諾等級。
等級分為1—10級,越高代表危險系數越大。
一旦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概率達到0.03%便出觸發等級。
此次撞擊概率達到史無前例的63%!
三人放下手中文件,再次互相對視,他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自然知道一顆直徑達3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后果。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就使得不可一世的恐龍徹底滅亡。
那么這顆小行星撞擊的話,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莫說人類,估計地球百分之九十物種都要毀于一旦,再次倒退到三十億年前的微生物時代!
趙向陽握緊雙拳,沉聲問道:“侯議長,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侯聞書表情沉重:“一個月之前撞擊火星時已經觀察到,只是前不久才發現這顆碎片。”
“這件事要求嚴格保密,以免引起全世界的恐慌,造成不可挽回的危機。”
商議攔截?
陳和突然意識到什么。
“目前最有效的攔截也不過是發射火箭。”
趙向陽自言自語地說了起來。
“那可是直徑達30千米啊,現今的火箭推力根本達不到!”
洪向前打斷他的話。
“使用大當量核彈呢?”
趙向陽脫口而出,隨即又搖搖頭。
陳和也隨著搖頭,若是在大氣層內,一顆大當量核彈足夠把直徑30千米的物體炸得粉碎。
可恰恰核彈的破壞力只能在大氣層內,靠著爆炸形成的高速氣流的沖擊波來摧毀阻擋物。
若是在外太空爆炸,沒有了空氣的傳導,絕大多數能量都以輻射的形式散播出去,這對于一塊巨大石頭來說根本構不成威脅。
可能爆炸的碎片會崩碎一些行星上的石頭,而這又反而增大了撞擊地球時的破壞力。
“難道真沒辦法了嗎?”
趙向陽顯得有點絕望,不過軍人的素養,在危險面前反而激發了斗志。
他突然挺直腰桿:“有什么任務請侯議長指示,我保證完成,在所不惜!”
侯聞書搖搖頭:“事情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幾大國把希望都寄托在我們這里了。”
陳和瞇起眼睛,他能猜到接下來的話。
“我們要盡快開發核聚變引擎,也只有這種引擎的力量才能推動那顆小行星。”
果然是這樣的。
陳和微微點頭,爆炸方式在太空中不起作用,只能靠推進器來阻止。
只要稍微偏離軌道幾厘米,在數億公里遠的空間尺度下,這幾厘米也會被放大到足以避開地球!
“可是……”
洪向前臉色變得難看起來:“可是我們核聚變技術連發電還沒真正投入,現在就搞聚變引擎,這怎么可能!”
“唉,我也在為這個為難。”
“這群王八蛋!”
趙向陽一拳砸在桌子上,把旁邊的洪向前驚得身體哆嗦一下。
侯聞書瞪他一眼,趙向陽尷尬一笑,隨即警覺道:“他們不會是眼熱咱們的技術,編的幌子騙咱們的吧。”
“起初我也是這樣認為的。”
侯聞書搖搖頭:“別忘了我國也有空間站,也有太空望遠鏡,經過觀察,情況確實如他們所說!”
這下趙向陽徹底無語了。
洪向前也心有不甘,剛剛領先國際的重大技術,難道就這樣拱手讓人。
只是他也想不出辦法,在人類存亡面前,一切矛盾都要讓步!
侯聞書此時也頗為無奈。
“我想知道,你們能單獨開發出核聚變引擎嗎?”
洪向前搖搖頭。
開發核聚變引擎首先需要核聚變反應堆的小型化,目前核聚變發電站還沒真正建成,何談小型化。
就算邁過這道坎,還有接下來更大的坎。
如何約束核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使之產生推力,這才是最難的。
他本來樂觀估計十到十五年可以實現。
可眼前,身為物理學家,剛剛已經條件反射般地心算了一下這顆名叫“幽靈”的小行星,掠過地球的時間只有200天左右。
200天搞出核聚變引擎,簡直天方夜譚!
這時陳和突然開口:“差不多有把握完成!”
此言一出,三人同時盯住他。
“小陳,這件事關系重大。”
洪向前接過話,提醒他不要意氣用事。
“你可知道,我們做出決定后的后果?”
侯聞書也再次提醒他。
陳和點點頭:“我知道,事關全人類,甚至整個地球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