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熊孩子后續(六)
說實話,這一個網友講的事情更加的貼合地氣。
而且也非常符合她的描述:一波三折。
當然,直播進行到這里也才過了三個小時不到,現在還不到中午吃飯的時間,齊衡就打算再播一會兒。
又經過一番爭搶之后,第四個發言的網友被選出來了。
這一位網友講的故事和前幾個人講的不同。
為什么說這個網友講的故事和前面幾個朋友以及齊衡講的故事都非常的不同呢?
這是因為前面幾個人,包括齊衡講述的故事,其中的熊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而這個網友所要講的故事里面涉及到的熊孩子是他自己的兒子。
這倒是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直播間觀眾的注意力。
講自己兒子的故事啊,這可比講別人兒子的故事好聽多了。
獵奇是大家的天性,罵別人家的熊孩子雖然爽,但是罵自己家的熊孩子肯定更爽。
“唉,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懷揣著怎樣的心情來描述這件事情。
畢竟是我自己的兒子,把自己的兒子給說成是一個調皮搗蛋,無法管理的熊孩子,換了任何一個父母,肯定心里都不怎么好受吧!”
一番開場白之后,這個網友開始講述了。
“我姓李,我的兒子也姓李。”
這不是廢話嗎?
“我的這個兒子今年還不到八歲,但是他已經特別難管教了,我的這個兒子雖然還不到八歲,但是他已經十分的讓人頭疼了。”
“我為什么說,我這個兒子在這個小小的年紀,就已經十分讓人頭疼了呢?
這是因為,我這個兒子現在已經明顯在往一個熊孩子發展了。”
“在我這個兒子一歲的時候,他還是很聽話的,在我兒子兩三歲,直到五六歲的時候,他也是很聽話的。”
“可是當我的兒子長到七歲的時候,事情發生了一點小小的變化。
這個小小的變化越積越累,到現在我的兒子已經幾乎快要變成一個十分調皮搗蛋的熊孩子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以前我的兒子還勉強會聽我的話,到現在它已經完全不怕我了。”
“事情到底是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就在一年以前,也就是我兒子七歲的時候,他交了一個朋友。
我為什么知道我的兒子在這個年紀交了一個朋友呢?
這是因為,在一年前的某一天,我的兒子當時正在上二年級,可能大家有些奇怪,為什么我的兒子才七歲,就已經能夠上到小學二年級的呢?
這是因為,我的兒子她出生的比較早,他雖然年齡只有七歲,但由于他是上半年所生的,所以到下半年秋季入學的時候,他的年齡已經超過了七周歲符合入學的年齡標準。
所以他就從一年級升到了二年級,慶幸沒有留級,可就是因為這個變化給我帶來了非常大的煩惱。”
“我的兒子在一年級之前還是很聽話的,好吧,雖然那個時候也不是特別聽話,偶爾也有些頑皮。
但大家畢竟都知道,小孩子嘛肯定會有些調皮搗蛋的,但是只要注意好這個界限就不能說他是一個熊孩子。
而我的兒子在七歲之前,也就是我的兒子在一年級之前,也就是這樣的狀態,他有點調皮。
但是當他調皮搗蛋的時候,我說她的話她能聽,我教育他的道理,他也能明白,而且還非常認真的跟我保證以后不會再犯錯。
可當他讀到二年級的時候,事情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那一年,也就是去年,她升入到了二年級。
他在二年級入學之后,很快就交了一個志同道合的朋友。
注意,我這里說的志同道合,并不是說這個小朋友和我的兒子之間有什么共同的愛好,也不是說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的理想,而是說這兩個小朋友都喜歡調皮搗蛋。”
“我前面已經說過了,我的兒子在一年級和一年級以前并不是聽話,到了什么錯事都不做的程度,而是在那個時候,他犯了錯,是會改正的。
可是由于到了二年級之后,他交了這個朋友,他和這個朋友有許多的共同點,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兩個都愛犯錯誤。”
“而且他們兩個犯的錯誤正好相同,我為什么說他們兩個犯的錯誤相同呢?
是因為我的兒子喜歡看書,所以我的兒子經常會在上課的時候看一些課外書。
他看課外書就罷了吧,還經常會打擾到別人,而那個小朋友也是這樣。
所以我說我的兒子和那個小朋友,他倆可以說是志同道合。
當然,說的不好聽點,根本就不是什么志同道合!
也可以說是臭味相投。”
“兩個調皮的小孩子碰到一起了,就開始難以管教了,在我的兒子和這個小朋友沒有接觸之前,我的兒子犯了什么錯誤,我基本上立刻就能發現。
每當我發現我兒子犯了一些錯誤的時候,我就會立刻對他進行教育,立刻教育他不要犯作業錯誤,起碼以后不要再犯這些錯誤,然后他也會很快的改正。
可是當我的兒子和這個新出現的小朋友玩的時間長了之后,他慢慢就發生了改變,他再也不聽我的話了。”
“其實說的嚴謹一點,也不是說他什么話都不聽我的。
如果我說的話,她喜歡聽的話,他是會聽的。
可是如果他做錯了事兒,我批評他,我教育他,我懲罰他,或者說我再給他講一些大道理的時候,他覺得他不喜歡聽,他就根本不會把我的話放在眼里,完全把我的警告當做耳旁風。
好像我不是她的父親,好像我根本就管教不了他似的。”
“我真的非常的納悶,我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呢?我不理解。”
“明明在遇到那個小朋友之前,我的孩子還是非常的聽話,非常的懂事的。
就算他偶爾也會犯一些錯誤,偶爾也會闖一些禍。
可是每當她犯錯誤的時候,每當它闖完禍的時候,只要我一對他進行教育,只要我一給他講一些道理,他立刻就能改正了。
就算他立刻改正不了,他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盡量改正,在那個時候,我對他是抱有很強的期望的。”
“可是到后來就完全變了,變得很陌生,變得我再也認不出來了。”
“我那個不聽話的兒子消失不見了,而且按照目前的趨勢來看,他也不可能再回來了。
我真的非常的不理解,非常的郁悶,非常的悲哀。”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問題:既然說那個小朋友把我的孩子帶壞了,是的,根據我的描述來說,大家很輕松就能得到這樣一個事實。
就是說,我的兒子在遇到那個小朋友之前還是很聽話的還是很懂事的。
可是在我兒子和那個小朋友接觸時間長了之后,在這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時間達到一定的限度之后,我的兒子就被這個小朋友給帶壞了。
那么,是不是我把這個小朋友和我的兒子分開,我的兒子就會變得跟以前一樣聽話懂事呢?
答案是完全錯誤。”
“我怎么可能不會嘗試把我的兒子和那個小朋友分開呢?
畢竟我的兒子在遇到那個小朋友之前還是十分可愛的,還是十分天真的,還是十分無邪的。
可自打遇到了那個小孩子,我的兒子就朝著孩子的方向一路狂奔,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完全認不出來的模樣了。
我也嘗試過把他倆拆散,可是有兩個難點,我始終無法克服。”
“第一個難點就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把我的兒子和這個小朋友拆開。
為什么我說我不知道怎么樣才能把我的兒子和這個小朋友分開呢?
這是因為我的兒子他要上學,他每天都在學校里面呆著,而我要上班,我每天都在公司里面呆著,我根本就做不到每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待在我的兒子旁邊教導他,也無法全天候的督促著他。
只能靠他的自覺,我難道就沒有跟我的兒子說過讓他遠離那個小朋友嗎?
不,我說過,而且我不僅說過,我還說過不止一遍兩遍三遍。
我說過許多遍,起碼有幾十上百遍了,可我的兒子根本就不聽我的。”
“我每次跟我兒子說,我說你不要再和那個小朋友玩耍了,他不是什么好朋友,他是一個壞孩子。
你跟一個壞孩子玩,你遲早也會從一個小孩子變成一個壞孩子。
如果你變成了一個壞孩子,也就是說,一旦你變成了一個熊孩子,那爸爸對你的愛就要減少了。
你為了不讓爸爸對你的愛減少,你不能變成一個熊孩子。
你必須要學好,你必須要變成一個善良的好孩子。”
“我都把話說的這么明白了,胳膊的兒子根本就不聽我的。”
“為什么我說我的兒子根本就不聽我的呢?
因為我已經跟我兒子談了許多遍,那個小孩子不是什么好孩子,可我的兒子仍然我行我素,仍然堅持要和那個小朋友玩耍。”
“雖然我每天都要上班,不知道我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具體干了什么事情。
但是根據他的班主任每天跟我反映的情況來看,我的兒子在班里面并沒有十分認真的學習,也沒有遵守老師的紀律,更沒有聽從學校的規矩。
好像似乎每天都在犯一些非常令人頭疼但又非常小的錯誤。”
“對的,他犯的不是什么大錯誤,犯的通通是一些比較小的錯誤,但是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盡管錯誤很小,但一個人只要犯的小錯誤足夠多,那么這個人也不是一個好人,它也會變成一個大壞蛋。”
“當然,對一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就下這樣的結論,尤其是這個孩子還是我的兒子,我這么說確實是有一點危言聳聽。
可是我說的并不過分吶。
這個小孩子,也就是我的兒子,他如果再不改變的話,他遲早會變成一個個熊孩子。
如果她真的變成一個熊孩子,那我就不知道怎么辦了。
我沒有對付熊孩子的經驗,我是第一次做父母。我怎么知道該怎么對付熊孩子呢?
完全不知道啊,完全沒碰見過呀。”
“我其實也跟我的老婆商量過這個事情,但是我的老婆工作要比我忙的多。
連我都沒有時間,沒有辦法把我的兒子管好,我的老婆又有什么辦法呢?
他也沒辦法。”
“現在我的兒子基本上已經成了班里的混世小魔王了,他誰都不怕,她不僅不怕他的同學,也不怕他的父母,也就是我和我的老婆,更不怕他的老師。
我現在已經想不到,有誰還能把我的孩子給治住了。”
“每當我想起來我兒子的故事,我就感到非常的頭疼。”
“我的兒子以前是多么好的一個好孩子啊,又聽話,又懂事,又天真,又善良,又可愛。
可是他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熊孩子,好吧,他雖然還沒有徹頭徹尾的變成一個熊孩子,但基本上已經像個熊孩子的方向一路狂奔了,他也用不了多久就會變成一個熊孩子。
我真的無法想象,要是在剩下的時間我還不能把我的孩子教育好的話,一旦他變成了一個誰的話都不聽的熊孩子,那該怎么辦呀?”
“我現在唯一的辦法,也只能去求這個孩子的老師,也就是我兒子的班主任,讓我兒子的班主任在學校里面每天都監督著我兒子。
不要讓我兒子和那個小朋友再在一起玩耍,也不要讓我的兒子做出一些違反課堂紀律,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事情。
可是我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了,畢竟我只能跟那個老師,也就是跟我兒子的班主任好好的說話,我總不能命令他吧?”
“而且據我所知,我兒子的班主任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女老師而已,女老師都是比較溫柔的,他能夠怎么樣的管教我的兒子呢?
我想象不出來,可是如果他的管教真的有用的話,我的兒子現在還會變成這樣嗎?
當然,這也怨不了人家,誰讓我的兒子和那個壞壞的小朋友玩到一起了呢?”
“事情都發展到這個地步了,我現在也只能在心里邊禱告,我在心里面還能禱告什么呢?
當然是禱告我的孩子不要再繼續壞下去,就算是變成了一個壞孩子,變成了一個熊孩子,那么這個壞也應該有一個限度吧!
千萬不要變成前幾個朋友說的那樣既搶又偷,要不然可就麻煩了。”
“我這個人其實是一個挺要面子的人,為什么我這么說呢?
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做過什么錯事,我自己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好孩子,不是一個熊孩子。
可是等我成家立業之后,等我生下了孩子之后,我的孩子卻快要變成了一個熊孩子,這讓我怎么能接受呢?
我根本就接受不了。”
“我經常在網上各種論壇里面查找育兒心得,就是那種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經驗和心得體會。
可是那些父母分享的辦法,對我來說根本就沒有用。
我為什么說網上那些父母所分享的教育孩子的辦法對我來說沒有用呢?
因為他們所分享的那些招數我已經通通都在我兒子身上試過了,可是我的兒子并沒有變好,我的兒子還向著一個熊孩子的趨勢變去。
他并沒有變得跟以前那么聽話可愛,那些辦法可能在其他孩子身上有效,但就我看來,目前在我的兒子身上是沒有什么效果的。
這讓我十分發愁。”
“我確實沒什么辦法了。”
“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就要放棄了。
我會放棄嗎?
我不可能放棄的。
為什么我說我不可能放棄呢?
因為那畢竟是我的兒子。
我的兒子現在即將要變成一個熊孩子,我身為他的父親,無論是有再大的困難,無論是有再大的苦衷,我也不會放棄對他的教育的。
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盡我最大的職責,在一定時間之內,把我這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給變成以前那個好孩子。”
“我本人其實特別討厭熊孩子,因為我以前在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遇到過許多的熊孩子找事的事情。
每當我碰到社會上那些調皮搗蛋的熊孩子的時候,我自己也是非常的憤怒。
可是當我有了孩子之后,我才知道——
原來當一個熊孩子出現之后,這個熊孩子不僅會在社會上惹事,不僅會給其他人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這個熊孩子還會給這個家庭內部帶來一些變故。
這也就是我所想要表達的觀點。”
“我為什么說一旦出現了一個熊孩子,這個熊孩子不僅會給其他人帶來傷害,也會給他的家庭帶來一些變故呢?
這其實很好理解。
大家想一想,一個熊孩子,他在外面調皮搗蛋,不可能沒人管他,那么是誰來幫他擦屁股呢?
當然是他的父母呀,當然是他的家人啊。”
“也正因此,我為了不讓我的兒子給其他人帶來麻煩,也為了我的兒子不給我們自己的家庭帶來麻煩。
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把我的兒子叫好,大家給我鼓勵吧!”
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番令人十分感動,令人感到無限心酸的一通講話。
其實,對于社會上大部分的人來說。
在生活中遇到一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就已經倒霉了。
因為熊孩子我們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根本就無法對付他們。
可是更加倒霉的,是這個熊孩子是自己家的孩子,那簡直是倒霉到了極點。
所以當這個網友把她的親身經歷和他兒子的變化講出來之后,直播間里的朋友們立刻開始紛紛刷屏。
許許多多的彈幕出現在了直播間的屏幕之上。
齊衡立刻就驚呆了,他張大了嘴巴,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在齊衡和剛才那幾位朋友分享他們所經歷的關于熊孩子的事情之時,直播間里面雖然也是比較熱鬧。
但完全沒有這么熱鬧,也沒有這么多的彈幕。
讓我們看看這些評論都是怎么說的,也就是這些彈幕都寫了什么話。
“這個朋友的經歷真的是讓人十分感慨呀,竟然遇見了這樣一個熊孩子。
最讓人尷尬的是這個熊孩子還是自己的兒子,我真的做夢都想不出來這樣的劇情,這到底是有多倒霉啊!
人家都說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這輩子中大獎。
可是,這輩子碰見了熊孩子給自己當兒子,那么上輩子該做了什么樣的錯事呢?
真是讓人感慨萬分啊!”
“對不起,這位朋友,雖然你的經歷讓人感到非常的悲哀,但是我覺得還是有點好笑。
我為什么覺得你的經歷有點悲哀呢?
就是因為大家都討厭熊孩子,而你恰恰就有一個熊孩子當兒子,你真的是太倒霉了。
我都已經不知道該怎么用語言來描述才好。
我雖然沒有兒子,但我的朋友有一個兒子。
我看我那個朋友對他兒子的教育十分的苛刻,我有時候就在想,他的兒子會不會有一天也變成一個熊孩子呢?
因為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了,即使是說父母給了很好的教育,孩子也可能也會變成熊孩子。
所以我其實經常會思考這么一個問題——
就是我們當父母的,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變成了熊孩子,應該怎么辦呢?
難道會大義滅親嗎?
我想這是很難做到的,畢竟還有句話叫做幫親不幫理嘛。
當我們的孩子變成了熊孩子之后,我們應該怎么樣對待這種變化呢?
我思考過這個問題,而且不咋思考過一遍,思考過很多遍,但由于我自己本身沒有孩子,我的朋友那個兒子又比較老實聽話,我一直都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
所以當今天我聽到你說的這件事情之后,我就感覺我的猜測并不是空穴來風了。
對于你這樣的父母來說,我覺得其實確實是有點悲哀的。
因為你們已經給了自己的兒子非常好的教育了,可是你們的兒子還是不可避免的變成了一個熊孩子。
好吧,他起碼是現在正在向著一個熊孩子發展,這是一件很讓人難受的事情。”
“嗨,這位哥們兒,我只能說你看開點吧,你不要想太多。
雖然說我們大家確實并不喜歡熊孩子,可是熊孩子畢竟也是孩子呀。
我們雖然一直都在抱怨熊孩子給他人帶來的多么大的傷害,帶來了多么大的影響。
可說到底,熊孩子還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總該是受到一些保護的,所以這位朋友你也不要太過擔心。
你不能因為你的孩子變成了熊孩子,就非常的著急,非常的失落。
我覺得這是不對的態度,這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流露出來的情緒。
起碼在我看來,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要有充足的耐心,要有信心,同時還要有毅力。
不能因為說你的兒子只是現在將要變成一個熊孩子,你就半途而廢,你就非常的氣餒。
這是不對的。
因為你是他的父母,父母在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只是在短期內變得壞了一點,就對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
如果天底下每一個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失去希望,那每一個孩子都有可能變成熊孩子。
這難道是對的嗎?
這難道是應該的嗎?
身為一個父母,最應該做到的就是——
無論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已經變成了一個孩子,都不能放棄對他的管教。
這才是一個正確的父母,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做出的努力。”
“我覺得前面那位老兄說的不錯呀。
身為一個合格的父母,好吧,你現在還有點不合格,但是如果你想要變成一個合格的父母。
你不能因為孩子現在變得不太聽話,你就唉聲嘆氣,你就半途而廢,你就不再對他進行好好的教育了。
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那么,什么才是一種正確的做法呢?
我和前面那位老兄的觀點差不多。
我們的意思,就是你身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你不能因為你的孩子現在沒有以前聽話了,你就對他產生一些不好的想法。
你不能這么做,因為他再怎么說也是你的孩子。
連你自己對你的孩子都沒有了信心,你還指望社會上的其他人對你的孩子有什么信心呢?
我從你的話里,其實已經能夠聽出來,你其實并沒有多么的討厭你自己的兒子。
因為那畢竟是你的親生血肉。
就算他現在變得沒有以前聽話了,就算他現在比以前調皮了十倍,比以前頑皮了100倍,你畢竟還是他的父母。
你身為一個父母,你怎么能動不動就說自己的孩子已經沒有管教的希望了呢?
這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做的嗎?
這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做出的事情。
而你剛才說的那一番話,雖然確實讓人覺得有些感動。
但你身為一個父母,說那樣的話,是不稱值的,是不合格的,是不應該的。
我希望你能夠好好想想。”
“你們也不要再去指責這個朋友了,他也不想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你們說這個朋友,他現在對他的兒子已經失去了信心,我并沒有看出來他對他的兒子失去了信心。
我為什么說這個朋友現在還沒有對他兒子失去信心呢?
因為你們想啊,如果說一個父母對自己的兒子失去了信心,那么肯定這個父母就不會再把他們自己的兒子當回事。
什么叫不把自己的兒子當回事呢?
就是當一個孩子犯了一些錯誤的時候,他的父母并不覺得這是錯誤,也并不去教育并不去批評這個孩子。
那么,這就是身為父母對孩子的漠視。
很明顯,這個朋友目前還沒有對他的兒子產生一丁點兒的漠視心理,他現在對他的兒子的教育還是很上心的。
你們沒看到他現在還在直播間里,跟我們說他的兒子前前后后發生了哪些變化嗎?
如果他已經對他的兒子徹底失去了信心,對他的兒子徹底失去了希望,那么他怎么可能還在直播間里,把這種丑事說出來呢?
他既然都有勇氣把這種事兒說給大家聽了,那么就說明,這個朋友對他自己的兒子還是抱有那么一絲絲的希望,有那么一絲絲的信心的。
他希望他的兒子變好,他希望他的兒子不在和之前那樣調皮搗蛋,這是很正常的一個父親為子女考慮的心理。
并不是大家說的那樣:他這個父親不稱職。
我反而是覺得這個父親是很稱職的。”
“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我們會陷入什么誤區呢?
就是我們大家在考慮問題的時候,總是以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別人的問題,很少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問題。
那么我們現在就站在這個父親的角度,也就是站在這個網友的角度,來考慮一下她的問題。
她有什么問題呢?
其實我覺得他沒有什么問題。
他雖然把他的孩子教育成了一個孩子。
但是我們要想一想,她的孩子變成熊孩子這個過程中,是她的教育發生的缺失了嗎?
沒有。
我們之前已經講過,就算父母給孩子很好的教育,孩子也是有可能變成熊孩子的。
也就是我們現在這位網友所碰到的事情。
這位網友有什么錯呢?
難道說就因為我們這個網友把自己的兒子送到了學校里,然后導致我們網友的這個兒子變成了壞孩子,變成了一個熊孩子,就應該把錯誤全推到這個網友身上嗎?
不,根本就不能這么干。
我們的這個網友,他身為一個父親,他其實已經為自己的兒子做了很多事情了。
前面幾位朋友老說他不稱職,我就覺得他非常的稱職。
一個愛自己兒子的父親,怎么能說他不稱職呢?
她的教育方法有問題嗎?
我覺得沒有什么問題。
把自己的兒子教育成一個好孩子,是每一個父親都想做的事情。
但并不是說,孩子的成長一定會按照父母的愿望來。
難道僅僅因為這個孩子沒有被教好,就怪他的父母嗎?
我覺得這是很片面的想法。”
“我們爭來爭去,其實也沒有什么意思。
反正我就是覺得這個朋友,真的非常的可憐。
也不能說是十分的可憐吧,反正他應該得到一些同情,反正我是比較同情他的。
他有一個兒子,我也有一個兒子,她的兒子變成了熊孩子,我的兒子沒有變成熊孩子。
聽他這么一番講述,我其實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我的孩子有一天也變成了跟她的孩子一樣,也就是說,如果我的孩子有一天也變成了一個熊孩子。
那我應該怎么辦呢?
我會不會變成像這個朋友這樣唉聲嘆氣呢?
我應該也會變得這樣吧。
畢竟,同樣都是孩子的父母親,我其實非常能理解這個朋友的心情。
自己對孩子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可就在自己的孩子已經快要變成一個好孩子的時候,這個孩子突然因為結識了一些壞孩子當朋友,這個孩子就變成了一個熊孩子。
這是一件非常讓人難受的事情。
因為父母的責任其實已經盡到了,還能怎么做呢?
難道真的能抽出一天24小時的時間,全天候的跟著他的兒子嗎?
這是不可能的,既然做不到一天24小時的都跟著自己的孩子,那么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里面學壞,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這是每個人的運氣,而運氣這種東西,其實是虛無縹緲的,是根本就說不清楚的。
我站在同為父母的角度,也挺為這個朋友感到難受的。”
“對呀,我們大家很多人不是父母。
可能理解不到身為父母,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從一個聽話的好孩子變成一個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會產生多么大的心理壓力。
許多人沒有孩子,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果一個孩子在接受了父母的教育之后,明明可以變成好孩子的,卻因為其他的因素變成了壞孩子,對于父母來說是多么的可惜啊!
而我就是這么一個父母。
我的孩子其實和這個朋友說的差不多,這個朋友她的兒子是在學校里面學壞的,我的兒子并不是在學校里面學壞的。
我的兒子其實是在小區里面和別人的壞孩子在一起玩兒學壞的。
可是和這個朋友相同的地方是,這個朋友他說他根本做不到一天24小時都監督自己的兒子,我也做不到。
這個朋友說他做不到全天候的監督自己兒子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兒子每天都要去上學。
而我做不到監督我兒子的原因,是因為我每天的工作特別忙。
我其實也想過放棄工作來好好教育兒子,可并沒有什么效果。
有一段時間我真的放棄過自己的工作,每天都在家里陪伴我的孩子,可是我的孩子并沒有因此而改變。
他仍然是那么的調皮,對于我的話仍然是愛搭不理,我能怎么辦呢?
我也只能跟這個朋友一樣,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變得越來越熊,卻無能為力。”
“大家說的都好有道理哦,我的嘴笨,我根本說不出來這么多的道理。
我就是覺得吧,這個朋友確實挺可憐的,確實挺值得大家同情的。
其實以前我一直抱著這樣一個想法:
所有的熊孩子都是因為她的父母沒有好好教育,才變成熊孩子的。
可聽了這個朋友的講述之后我才知道事情根本就不是這樣,這也正是之前博主所說的那個道理——
即使有了充足的教育,孩子們也不一定變成好孩子,也有可能變成熊孩子。
我其實剛開始并不能理解這句話,但是現在我理解了。
對于像這個朋友這樣,可以說已經是使盡了渾身解數來教育自己孩子的家長,他們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夠做的極限。
他們為了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已經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
這種努力在我看來是十分值得尊敬和敬佩的。
為什么我覺得他們的努力十分值得敬佩呢?
這是因為,他們的本心其實是好的,他們其實非常想把自己的孩子教好。
可是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他們并不能達成這個目的。
有時候并不是因為他們自身不夠努力,也并不是因為他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沒有用心。
相反,他們用心了,他們也努力了。
只不過外界的因素總會產生一些影響,會使他們的努力功虧一簣。
我只能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吧。”
“說的真有道理啊,確實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我雖然沒有孩子,但我身邊的朋友也是有孩子的。
我每天看著他們起早貪黑的為自己的孩子做飯,起早貪黑的教育自己的孩子,我經常會覺得他們這么做會不會是無效的呢?
但是當今天我聽到這個朋友所說的話之后,我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
我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即使一個父母花費了很大的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他的孩子最后也有可能變成一個熊孩子。
但并不是說,父母的教育就是沒有意義的,這完全是不對的。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用心。
所謂用心去教育孩子,并不是說父母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善良可愛的好孩子,這完全是錯誤的想法,是片面的結論。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只關注最后教育的結果是錯誤的,不能只關注最后教育的結果。
因為父母一旦只關注教育的結果,那就很容易出現一個誤區:教育方式不重要,教育結果才重要。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完全不是嘛。
就像這個朋友這樣,雖然他的孩子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原因變成了一個熊孩子,可這并不能否認他的教育是正確的。
她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已經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努力只是被別人干擾了而已。
如果僅僅是因為最后他的孩子變成了一個熊孩子,就說我們這位朋友沒有用心去教育自己的孩子,那完全是胡說八道。
所以這位朋友,你根本就不需要太過擔心。
你只要盡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好,至于最后你的孩子變成什么樣,那都是他自己的運道,怨不得別人。”
“......”
看著網友們一個個的都開始長篇大論,齊衡不由得挑了挑眉毛。
直播間里有高人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