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事,還得從他們的大學時光說起。
2006年9月,來自云南的江淮和來自廣西的王靖相遇在這座城市——湖南長沙,成為岳麓財經(jīng)管理大學法學系06級02班的學生。他們的第一次接觸是在軍訓期間,王靖因為身姿挺拔、氣質(zhì)優(yōu)良,受到教官青睞,常常邀請他幫助糾正動作不到位的同學。這是江淮第一次參加軍訓,一切都是這么陌生,便時常成為被盯住的對象。
大學期間,王靖是一個積極進取的同學。無論是在班上,還是在系里,他的人緣都非常好。各種各樣的活動,他也都積極參與。每逢節(jié)假日,還到校外去做兼職。而相比之下,江淮卻顯得有些消極、頹廢。似乎在大學里,他找不到任何的樂趣。絕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一副郁郁寡歡、愁云慘霧的樣子。有時在學生公寓內(nèi)的籃球場上傻站,竟可以站上好幾個小時。如果說他喜歡觀看別人打籃球,卻從沒見他認認真真地打過一場球賽。
江淮的古怪不僅讓同班同學感到費解,更是成為學生公寓內(nèi)茶余飯后討論的焦點。而他對大學生活的適應(yīng),更是經(jīng)歷了艱難、曲折的過程,甚至幾度產(chǎn)生退學的念頭,在高年級學長學姐的幫助下,他才最終決定留下,繼續(xù)完成學業(yè)。不過,他對音樂的熱愛與執(zhí)著,倒是同學們都認可的地方,班里偶爾搞搞活動,他也不時亮亮嗓。
那時候,江淮和王靖同寢室的趙兵宇走得比較近,經(jīng)常到他們寢室做客,因此和王靖接觸的機會也多一些。
轉(zhuǎn)眼,到了大三這一年。王靖在全班同學的推舉下當了班長,江淮也確立了考研的奮斗目標。其實,他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選擇考研?或許是隨大流,或許,是還不知道自己的路要走向何方,才讓考研成為他暫時逃避現(xiàn)實的借口。
大三下學期到來,有件事是讓江淮牽腸掛肚的。那就是,大四的學長學姐們要走了,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他也不會在學校里留到現(xiàn)在。他很想去畢業(yè)晚會現(xiàn)場為他們獻歌一曲,以示感謝和祝福。
他非常看重這件事,剛過去的寒假一直在練唱。新學期一開學,就私下跟班主任杜雅玲老師說了自己的想法。杜老師說很難得,一方面,二班的同學向來沒有一班活躍;另一方面,在她眼里,江淮一直是一個不夠自信的學生,這次他能自告奮勇地要參加畢業(yè)晚會,這是很大的進步。
半個學期過去了,在周日晚間例行的晚點名中,杜老師終于提到有意向參與畢業(yè)晚會的同學向文藝委員姜雨梅同學報名。當時,杜老師還下意識地看了江淮一眼,使他對自己充滿了信心。隨后,便第一個就向姜雨梅報了名,而圍繞著這場畢業(yè)晚會引發(fā)的一場風波也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