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重生三國之大將軍何苗

第七十五章 一體兩面

  “后面那四個字...”王允欲言又止,卻還是說出后話:“伯喈公確實不該說出。”

  “老夫說錯了嗎?”蔡邕繼續問道;“子師就能看著袁氏如此跋扈?”

  二人身邊都沒有旁人,蔡邕也不擔心此話被人聽去。

  王允也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另一事講起。

  “伯喈公以為,袁氏與之梁竇相比,其勢更狀,還是稍為不如?”

  “袁氏不如此二家。”蔡邕如實回答道:“但若論僭越跋扈,則比竇氏更甚,若放之不管,不日可比肩梁氏。”

  中興之后的外戚中,論外戚之勢大,則定推鄧、閻、梁、竇四家為首,都一時權傾朝野,天下莫不為之順從。但除梁冀一門外,其余三氏雖最終敗亡,卻只是誅其首惡,未禍及宗族。

  究其原因,這三家雖多有行廢立之事,以把持朝政,但卻從未對天子血脈動過手。而安思皇后閻氏,更是只廢過太子,還未到行廢立之日,其兄閻顯及黨羽就被中黃門孫程等人誅殺。

  只有梁冀,鴆殺了質帝劉纘,最終落得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王允這是想說,袁氏雖跋扈,卻沒有到梁竇的程度。

  但蔡邕并不這么認為。

  “他袁氏還不是外戚!”

  不是外戚就敢行廢立之事,若等天子稍長,而袁氏女又入了宮,袁氏一定比不上梁竇嗎?

  廢了少帝劉辯的雖是董卓,但旁人不知,如蔡邕、王允之流可是清楚地知道,董卓怎有本事行廢立之事?

  “子師是準備在退隱之前,再服侍幾任皇帝?”

  蔡邕此話頗有些哀其不爭的意味。袁氏廢了弘農王,蔡邕當時還不是尚書,尚且能騙過自己,可如今他已經成了劉協的臣子,就再也不能對之后有極大可能發生的危機視而不見。

  袁氏即便是日后把自家女子嫁入宮中,立為皇后,也絕不會等到當今天子親政后,乖乖還政。

  僭越之事就如同一根線,跨過了這條線,就再不會有后悔的余地。

  “如今子師為尚書令,就覺得自己當不起那罵名嗎?”

  當年梁冀被誅滅時,因誅連的人數過多,甚至出現了朝廷不能為之運轉的情況(注)。這樣的變故,使得朝廷對地方州郡的控制大為減弱,地方豪強肆意兼并土地,掌控地方官吏的任命。所以,朝廷不得不增加州刺史的權力,用以加強監察各州、郡、國的官吏。

  蔡邕此問,其意就是在此。

  “可伯喈公所為,就真能起到作用嗎?”

  “我只知道,若連我都不敢行此事,旁人亦不敢為!”

  說完話,蔡邕拂袖而去,至于王允聽進去了多少,就是他自己的事了。

  ···

  董卓雖是舉薦了王允、蔡邕、荀爽等人擔任要職,也征辟了多位名士入朝為官,但他知道分寸。除了當日在河南尹府衙見過王允、和在行廢立之事前,在蔡府見過蔡邕與曹操外,他并未與所舉薦的這些人有過任何聯系,包括今日舉薦的王匡、鮑信二人。

  所以,即便是袁術大婚當日,他并未親自去為其慶賀,袁隗也未為難于他。

  但他與袁氏的對立已成定局,旋門關內外的兩路大軍就是明證。董卓知道,他與袁隗、袁氏門生,必定有撕破臉的一天。兩方如今的克制,都只是在等待自己的籌碼漸豐,畢竟這天下并不是只有袁董兩個勢力,在兩方動手之前,必定要將其他棋子也逼入這棋局之中。

  董卓舉薦為官之人只是幌子,他的底氣還是在于軍隊之中。對于出身行伍,且歷經戰陣的董卓來說,也唯有堅城與親信強軍才能讓他安心。

  他現在掌握的三支軍隊中,三千西軍是他的親信精銳,萬余并州軍也因跟他劫掠平民、盜掘陵寢而上了他的賊船。

  董卓雖掌握了都亭軍將校的家眷,可難保這部分精兵不會臨陣反戈,畢竟普通軍士的家眷還是好好地待在他們的家中,而將校們也不一定舍不得自己家眷的性命,“劫質不縱”可是大漢國法。

  所以董卓才會讓都亭軍開拔旋門關,讓其遠離京師,再舉薦王匡為河內太守,看著這些都亭精兵一二。

  都亭軍一走,他手下的人馬在這京師中就顯得有些不夠了,若是公卿大臣們的私兵也能為袁氏所用,那到了關鍵時刻,就是攻守之勢異也。

  但董卓已經早做了準備,只是這其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決定廢帝、且何苗幫他掌握了都亭軍后,董卓就已經派人傳信回長安,調原屬于他的萬余西軍東進。如今已過半旬,三輔西軍已經接到他的密令,該是征集物資、準備開拔了。留在函谷外的五千勁卒則是等待西軍前軍到達,一同入函谷,駐洛陽外。

  只可惜左將軍皇甫嵩接到董卓的信件后,并不打算跟隨董卓的腳步,只是答應了董卓,他所掌握的四萬余兵士不會幫助袁氏。

  聯絡皇甫嵩是賈詡的謀劃,賈詡也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一定把握。

  賈詡本就有計較,后又從董旻傳回的消息中找到了作證,這才能夠說服董卓行此計策。

  皇甫嵩的最大的靠山來自他的叔父皇甫規,皇甫規與張奐、段颎并稱為“涼州三明”。除皇甫規外,后二人都因攀附宦官得以入三公、授太尉。雖說皇甫規沒有攀附宦官,卻也沒有被宦官構害過,在政治訴求上,邊地武人,特別是三輔、西涼的邊地武人,與宦官們是有默契的。

  而董卓亦為邊地武人,與皇甫家族該是有同一個方向的目標。

  這些信息都是賈詡本就知道的,但讓賈詡決定行此計的還是董旻的情報。

  中平元年,閻忠曾勸皇甫嵩起兵誅滅宦官,皇甫嵩并沒有答應,賈詡這才料定,這位六郡老鄉不會倒向關東士族。此事后,皇甫嵩被張讓、趙忠以侵占自家宅院、田地為借口,削了其六千戶食邑,皇甫嵩也未曾對宦官心懷怨懟。日后,被宦官們派去削董卓軍權的就是皇甫嵩,而且何進掌權后,也未曾有過召集皇甫嵩對付宦官的念頭。

  也虧得董旻以奉車都尉待在京中多年,不然賈詡也得不到這些消息,更無從說起說服董卓行此計了。董旻這奉車都尉雖沒有實權,可畢竟也是個二千石,門路自是比在外的董卓多太多。(注二)

  “文和,王匡這步棋真能有作用嗎?”

  回到顯陽苑后,董卓還是不放心,找來賈詡問道。

  “我們只要保證其不會倒向袁隗就可。”

  王匡雖是統兵之將,混的卻是名士圈子,他能與袁紹交好,卻定不會投向袁隗。

  黨錮雖除,但受益的名門士族基本都出自三河、豫州、兗州,而大河以北的冀州及青州臨河之地豪強士族,卻少有人能入朝為官。這些地方與宦官瓜葛頗深,能出仕的也都是何進舉薦,與袁氏沒有多少瓜葛。(注三)

  當得知何苗往荊州去的時候,賈詡就想著何苗是否也有這方面的考量。

  “文和又如何看蔡伯喈為何苗上奏之事?”

  董卓將朝會中蔡邕所奏,及與袁術起的風波都告訴給了賈詡。賈詡早在何苗受封賞的當日就同董卓說過袁氏此舉的目的,董卓想問的是蔡邕行事是為何。

  “好事。”

  “好事?”董卓不解地問道。

  “確是好事,將軍可從袁術所舉,及袁隗之后對袁術的懲處看出些端倪?”賈詡拂了拂并不算長的胡須,成竹在胸。“這叔侄所為,透露出一個消息,那就是此二人覺得這是一招妙手,頗為看重此計。”

  “只是,殊不知,此妙手也能為我所用。”

  賈詡的心中已經有了籌謀,他大概能猜出袁氏對何苗要用什么手段,只是袁氏越想動何苗,便越不會輕易對西軍動手,而賈詡就越有把握能從何苗處得到想要的東西。

  注:后漢書中有成文記錄,忘了是在哪一個列傳中,之后有時間再翻的時候會再做注解。

  注二:有部分信息說董卓的董氏與董太后董氏是同一支,此事我以在前文做過解釋。首先是有史料記載,董卓曾與董重連過宗,但這并不能證明二家是同一支。

  第一個原因是董卓的身份是邊地秦胡,諸侯王不可能娶秦胡為妻,娶為妾也不大可能,最多以為姬妾(歌姬)、婢女。

  第二個原因是董卓父親的官位太小,按照時間推算,若董卓為董太后之族,那他父親不可能僅僅只為一個縣尉。

  最重要的原因是,何進當年誅滅董太后親族時,并沒有牽連二千石奉車都尉的董旻。

  注三:此處的前因后果后文還會有提及。

南瓜大大大太大

之前怕是碼不出第三章了,書友先看著這章。明天三更,不好意思。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宗县| 禹州市| 务川| 西吉县| 林口县| 本溪| 桂林市| 乳山市| 台中市| 毕节市| 普兰店市| 饶平县| 额济纳旗| 天峨县| 巍山| 孙吴县| 宜都市| 华宁县| 女性| 昆山市| 乐平市| 建瓯市| 安宁市| 伊宁县| 无极县| 霍林郭勒市| 贵阳市| 阿拉尔市| 盐亭县| 蒙自县| 儋州市| 徐汇区| 洮南市| 扎赉特旗| 江孜县| 西林县| 九江县| 闽清县| 丰县| 靖边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