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昏君模擬器,開局提審袁崇煥

第三十六章 神宗遺命

  帶著福王回到京師后,崇禎首先來到昌平,假模假樣的同幾位神宗系的藩王一道祭祖。

  原本明朝皇帝祭祖,文武百官都要到西直門迎候,隨行的軍隊、錦衣衛成百上千,動靜極大。

  為了節省禮部經費,崇禎壓著何如寵秘不外宣,全部在京郊靜悄悄完成。

  禮成之后,端王、惠王、桂王幾位藩王主動面圣,福王則是繼續被錦衣衛押回去軟禁。

  畢竟,崇禎召他們來的由頭,是自己的爺爺給自己托夢。

  這個時代的人,對這一套還是非常相信的。

  崇禎便煞有介事給他們講起,神宗皇帝告訴他未來要有刀兵之劫,凡是朱家子孫,都在劫中。

  說起陜北巨寇如何因連年饑荒蜂擁而起,又如何利用大山躲避官軍追捕,最終轉進中原,在滎陽會議后或北上,或南下。

  甚至有一路兵馬膽大妄為,竟然直逼鳳陽祖陵!

  崇禎本想說這路人馬把老朱家的祖陵都給燒了,但見到幾位皇叔全都屏住呼吸,大氣也不敢出,想想還是降了調。

  只說恰巧守祖陵的鳳陽官軍被洪武帝附體,直接將對方天誅,殺了個片甲不留。

  端王和惠王拍手稱快,“因果輪回,正該如此!”

  崇禎心中知道,端王和惠王都是佞佛的,相對更好騙一些。

  于是接下來便繪聲繪色的講起陜北巨寇怎么竄逃到他們的封地上,怎么追贓助餉,怎么歷數他們濫征雜稅、為富不仁,怎么發動當地民眾攻打王府。

  剛要繼續講下去,只見端王已經氣得臉龐漲紅,“刁民,都是刁民。本皇每年至少向當地貧民捐助五百兩施粥,豈能如此污蔑我為富不仁?”

  桂王嗤笑道,“是誰當年賴著不肯大婚,天天往戶部跑要銀子?就藩時就帶了二十萬兩銀子,還把五百兩看做功德。”

  眼看兩人要吵起來,崇禎剛想勸架,卻聽惠王問道。

  “皇侄,我們卻沒有被父皇托夢,怎么知道這一切到底會不會真的發生?”

  崇禎嘆道,“所謂假作真時真亦假,我這里幾份奏本,諸位皇叔一看便知。”

  說著便將之前給孫承宗和韓爌的奏本合集拿了出來。

  三位王爺合計著參詳了一下,臉色沉了下去,他們雖然是富貴閑人,也能看出如今帝國西北正在孕育的風暴。

  “皇侄,父皇可否告訴了你化解此劫的方法?”

  崇禎嘆了口氣,先賣個關子,“皇爺爺說,他為了破解此劫,不惜損耗自己中陰身,才找到破解之道,要三百年才能恢復元氣。”

  端王和惠王一聽,眼眶立刻濕潤了,“父皇啊,沒想到您到了陰間還為我們這些不肖子遮風擋雨。”

  桂王則是催問道,“皇侄,父皇花這么大代價找到了什么法子。”

  崇禎豎起手指,“這第一條,自然是我大明江山,國姓者人人有責。凡是宗室子孫都應主動捐餉強兵。”

  他指著自己說道,“朕也不例外,內庫原本有兩百萬金花銀,朕已經為各邊勤王軍發餉、賞賜不下百萬。”

  除了貪財的端王還在猶豫,惠王和桂王都點了點頭,破財消災嘛,紛紛提出要助餉十萬兩銀子。

  端王見此,也只好不情不愿的認捐。

  崇禎非常滿意,這才算朕的好皇叔嘛。

  當然照單全收。

  “第二條,便是讓幾位皇叔離開藩屬,來到京畿,暫避此劫。”

  三位親王一聽,也覺得有些道理,畢竟崇禎夢中的陜北巨寇只是肆虐中原湖廣,好像還打不到河北。

  “第三條,便是將太祖爺留下的宗藩制度改一改,將原本的宗藩祿田制度,改為賜田制度。”

  原來,大明宗藩實際上并不掌握對土地的控制權,而是按照一定的宗祿田的收成乘上一定比例,為他們計發祿米,也就是每個親王的工資。

  這中間,膽大妄為一些的藩王,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排擠官府,用王府家奴強征暴斂,同時由于這些祿田也不用交稅,可以大發利是。

  而一些遠支或懦弱的藩王,則被官府排擠,官府會各種用寶鈔代替祿米,或者挪用祿米,導致有些藩王幾年都沒有收入。

  總而言之,祿田制度在產權方面的混亂,導致朝堂和藩王都十分不爽。

  崇禎改革的意圖,就是將祿田重新劃入官田,而藩王的封田,全部從神宗當年在河北侵占的十萬頃皇田里面出。

  對于這些封田,藩王擁有完全的控制權和經營權,但是如果經營得不好,也只能自負盈虧。

  同時這些封田,也都是要一體納稅的。

  這第三個條件,顯然最為苛刻。

  因此三位皇叔,都在沉思。

  崇禎見狀,進一步解釋道,“這只是皇爺爺告訴我的化解災劫之道。至于諸位叔父是否愿意采用,全聽自便,朕絕不會強制。”

  聽到崇禎這句話,端王和桂王舒了一口氣。

  惠王卻猛然抬頭,堅定道,“父皇的話,我聽!”

  “我這就向朝廷交還祿田,搬到京畿之地。”

  桂王勸道,“老六啊(惠王行六),京畿之地雖好,更靠近陛下。可畢竟之前有建州入寇,你就算躲得過父皇言中的兵劫,能躲得過建州嗎?”

  惠王道,“老七,你知道我是信佛的,所謂在劫難逃。如果真是命中有劫,那么本來我也躲不過。但我相信父皇不惜自損法力為我們趨吉避兇,一定不是無的放矢。”

  “更何況,如今大明處處烽煙,我們更有義務為皇侄多分擔一些。只有大明好起來,我們才能福壽萬年。”

  端王一聽,也是下定了決心。

  “老六說得對,我也接受交還祿田。”

  “老七你也看到了,父皇在的時候,因為宗藩太多,不得不砍去前面那些遠支藩王的祿米祿田,這才給我們幾個騰出地方。”

  “可是我們朱家子孫越來越多,天下之大,又有多少可以再做祿田的呢?與其百年后讓子孫拿著能看不能吃的寶鈔,不如現在就換成封田。”

  崇禎贊許的看向端王和惠王,可能是他們迷信,也可能是他們有更現實的考慮,總之他們最早靠近自己的宗藩改革計劃,將來總不能讓他們吃虧。

  與此同時,桂王還是接受不了。不過崇禎也不強求,同樣將他和另外兩位禮送回藩。

  望著三王回去的馬車,崇禎心滿意足。

  之前在河南卷走的百萬兩銀子已充西北餉銀,如今又有三十萬兩,自己籌備已久的炮兵學校項目,也可以隨之展開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娱乐| 呼伦贝尔市| 建湖县| 宁陵县| 闸北区| 民丰县| 宁强县| 望江县| 弥渡县| 平果县| 宣武区| 商丘市| 自贡市| 凤山市| 阳高县| 将乐县| 宜宾县| 曲周县| 梅河口市| 乐昌市| 莎车县| 军事| 辽阳市| 扶沟县| 新密市| 建德市| 奉新县| 西充县| 安丘市| 瑞安市| 康保县| 班戈县| 宜章县| 新郑市| 平安县| 马龙县| 栾川县| 泰和县| 都安|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