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兩個人懂什么?弟弟從小玩到大,也沒有在廠里面上過幾天班。知道怎么生產,怎么銷售么?弟媳婦兒才剛進家門,更是一竅不通。兩口子車間不會管理,銷路弄不好。很快廠子就被停產了。
如果這時候,兩口子去找姐姐們說說好話,服個軟,姐姐們雖然會數落幾句,一定不會讓廠子停擺的,畢竟那也是她們的心血啊。記得當時這件事鬧的挺大,畢竟那么大的廠突然就不行了,好多工人都指著在廠里上班生活呢。
然而并沒有找自己的親人,被一個也是當地有些影響的人說服了,人家說給他們投資,然后人家占多半股份。這兩個人還沾沾自喜,以為人家是他們的救世主,各種感激涕零。當地新聞還重點播報了這件事情。在什么都沒有弄明白的時候,給簽了合同了。
這個合伙人(姑且就這樣稱呼吧)其實自己并沒有投他所說的那些錢,而是利用媒體的報道熱度號召工人和社會上的人集資,以低投入高回報為噱頭,一時之間,好像好多人都把自己省吃儉用的錢拿出來換股份了,還有的自己錢不多,借錢投入的。好像當時因為我們沒有閑錢,不能入股還被別人嘲笑。說這么好的賺錢機會都不抓住。自己也懊惱過一段時間的。
誰知道沒多久,合伙人就帶錢跑路了,留下個爛攤子給他們倆,因為負責人是他們,得到消息的人圍在廠門口,找他們要錢。可是他們哪里有?合伙人都好像人間蒸發了,跑國外了。他倆無能為力,沒有一點辦法,只能找老楊去了,問題是這么大的事情,老楊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干脆不管?任由事態發展,直到不可收拾。實在不行,就商量好的申請破產了。當年那個轟轟烈烈知名度極大的廠子徹底倒閉了。還害了好多人血本無歸,自殺的有好多。就在廠里面。
曾經的輝煌落下帷幕,多少人的遺憾留在那里。
廠子沒了,他們兩口子要移民了。也要去國外,在中國賺錢去國外享受了,這些勞苦大眾的血汗錢,是都打了水漂了。
這就是老話說的,子女勝過我要錢做什么,子女不如我要錢做什么常言道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有財無德,也是守不住的。老楊就只知道自己風流快活,雖有家財萬貫,但是虧待糟糠之妻,一代還沒有呢就敗光了。只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兒女們都沒有什么錢了,老楊有啊,砸錢養大的別人的兒子都安排的好的工作,前途無量。別人揶揄他說白替人養兒子,他還笑著說要人家兒子給他養老呢。所以說就是再聰明,有頭腦的人也會做沒腦子的事。因為他當時是什么思想都沒有了,一心一意對楊偉麗和她的孩子們。他認為他養人家培養人家,人家一定會感恩戴德的對他好,其實事情哪有那么簡單。他也不想想,如果當初他沒有錢,人家會看上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