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酒樓斗毆 天下通鏢
張訓閉關了一個月,連過年都沒出門,可今天卻不得不出來。
一來是自己的金身訣已經修到了第三層煉力,暫時無力突破到第四層;二來呢,是因為崔琦已經離開麟首郡,回到京城。張訓沒有門路繼續買九線金錢花了。
金身訣共有九層,前三層煉皮、筋、力,三層圓滿會讓張訓皮如鐵甲,力有一牛。
后面金身訣就要煉臟、骨、血了。此三層境界,在修煉之余還要進食大量壯骨、益精、補血的藥物才行。這些可都是極耗錢財的,張訓粗粗一算,現有的銀錢根本不夠用。
張訓在街上散心,看著眼前人來人往,心里不由的想到,‘朝廷給我這篇功法,除了彌補我的武功體系漏洞外。可能也算到這部武功需要大量資源,我沒門路背景,最后不得不加入六扇門。’。
張訓慢慢轉到了一家酒樓,自從開始修煉金身訣,張訓的飯量就上漲的厲害。吃夠了書院的食堂,張訓也想換換口味,索性就走了進去。
小二看到客人進門,很是熱情的迎了上來,招呼道:“公子福安,請問這位公子要吃些什么?”
“給我找個靠窗的位置,上幾道你們的招牌菜,再來壺好酒。”
“好嘞,公子這邊來,這個位置最好,視野開闊,能看到崇音塔哩。公子稍坐,我這就給您傳菜去。”
張訓坐下后,邊等著自己的菜,邊傾聽著周圍食客的交談,看看最近江湖上有沒有什么新鮮事。
張訓已經練開了雙耳相關的竅穴,旁邊人雖然壓低了聲音,但他還是聽得清清楚楚。這一聽,還真聽到了一些新鮮事。
原來三日前,一個渾身浴血的江湖人士來到了城內天下通鏢局,委托鏢局將一物送到虎首郡后,就堅持不住,死在了鏢局門口。
鏢局總鏢頭林鎮南一項以俠義著稱,雖然委托人死的倉促,連定金都沒給。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林總鏢頭還是決定接了這一趟鏢。
但林總鏢頭也深知此事麻煩,多半牽扯江湖仇殺。故而,在城內大肆雇傭江湖人士,只要來歷清楚都可以應招,報酬豐厚。
周圍有人稱贊林總鏢頭俠肝義膽的,有說他迂腐的。
張訓不明白這位林總鏢頭為什么非要接這一單,名聲難道真的比命重要嗎?這趟鏢明顯水很濁,還非要去冒這風險。
再說,林鎮南就是不接此鏢,外人也不會說什么,畢竟連定金都沒給,林鎮南也沒來得及答應,委托人就死了呀。
但別人自有自己的考量,又和他沒關系,張訓也只是當做江湖異聞來聽聽。
此時上菜了,八卦就酒,越喝越有。正當張訓聽的開心的時候,一桌坐著的幾位壯漢突然將酒瓶摔了出去,直奔另外一桌。
虧得那桌幾個人都有些身手,一閃身,全部躲開了。但一桌好菜也被砸了稀巴爛。
一個留著山羊胡子的男人怒罵道:“誰家的雜種,敢偷襲老子?”
壯漢站了起來,悶聲罵道:“你自己是個沒卵子的太監,只會在背后學娘們嚼舌根,還敢說我家林大哥的是非。我今天不給你腦袋開個眼,你不知道馬王爺有幾只眼。”
說完,一拳就掄了過去。旁邊的幾個漢子看到自己兄弟上了,不甘示弱,紛紛拿起武器沖了過去。
山羊胡子的同伴也絲毫不怵對面,雙方就在這酒樓里上演了全武行。
只見一人使出黑虎掏心,對面一個鷂子翻身;一人一招清風迎客,對面就一記燕子抄水。打的刀來劍往好不熱鬧。
周圍的食客也不害怕,端著盤子跑到角落,興致勃勃的看著,邊吃邊討論。張訓也很興奮,這次群毆觀賞性還挺高的,雙方都是有些武功底子的。只有酒樓老板一副自認倒霉的喪氣模樣。
這時,一個拿刀的被壯漢一記窩心腳踹飛,正沖著張訓砸去。張訓趕緊端起自己的酒碗躲到一邊,看到自己的菜撒了一地,可惜的嘆了口氣。
“你個小雜種,是在嘲笑老子嗎?”
誰知道,張訓的嘆氣聲被地上之人聽到了,本來就頗為惱怒自己被踹飛,聽到聲音一抬頭,發現只是個少年。頓感自己被羞辱,嘴里罵道,手上也不閑著,一刀就向張訓砍去。
張訓聽到他罵人,心里就不喜。再看到這人一刀毫不留手,可見其心腸狠毒。生出厭惡之心,也不去躲,竟還上前一步,一把向這人領口抓去。
圍觀眾人大驚失色,本來的尋常斗毆,轉眼間就要有人死于非命。這個少年怎么如此不愛惜自己!
壯漢也看到這邊情況,暗罵少年不知好歹,但自己一時間也脫不開身,只好大喊道:“小子!快躲呀!”
張訓卻充耳不聞,沒有絲毫閃躲的意思,徑直抓去。
利刃砍在張訓身上,眾人不忍直視。但結果卻出乎眾人所料,沒有血液噴射,那刀反而被張訓彈開。就像砍在了鐵皮上,少年身上只留下了一道白痕。
張訓身負金身訣,今天第一次使用,效果讓他很滿意,果真尋常刀劍難傷。
張訓一把抓住此人領口,手中發力,將此人從地上舉過頭頂。張訓惱恨此人狠毒,下手也不留情,朝著地上狠狠砸去。
哐嘡一聲,地板被砸出個大洞,手中之人噴出一口鮮血,昏死了過去。
眾人震驚當場,暗自驚嘆這少年,年紀不大,這一身硬功卻著實不賴,真是英雄出少年。
山羊胡子一伙人看到己方得罪如此高手,知道再糾纏下去,自己等人絕對討不了好,呼和了一聲,紛紛跳出戰圈,跑出了酒樓。
壯漢一伙人也沒有非要留下他們的意思,順勢收了手。
領頭的壯漢來到張訓身前,拱手說道:“多謝少俠相助。剛剛還為少俠擔心,沒想到少俠如此好武藝,倒是多余了。”
張訓回禮后說道:“我只是自保而已,他不對我對手,我是不會出手的,當不得謝字。”
“沒有少俠,他們也不會知難而退。少俠雖是無心,但確實幫了我們。在下王山,不知少俠高姓大名。”
“在下張訓。”
“張少俠,年紀輕輕,武藝不俗,我大哥最是欽慕這種俠士,不知少俠可否賞光,到府上一敘。”
“我今天還有事,改天有空,再到府拜訪吧。”
壯漢也看出張訓的推脫之意,不再糾纏。但心里打算回去后,就將此事告訴自己大哥,打探一下這個張訓什么來歷。如果可用,現在鏢局正是用人之際,可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