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愉快、放松、享受、沒有壓力;
歸途,煎熬,期待,緊張,反復無常。
每年之初,我都會設想自己在新的一年會里有一次長途旅行,走走停停。
可是已經到了七月,我的日程還是被排得滿滿當當,我把僅剩的長途留在回家路上。
想回家又不想回家。
離家太久,時間容易把心中那根親情觸感的神經磨得麻木。
可是看看自己20多歲的年紀,卻有著中年人的身材,滿腦子古今中外,卻又身無長物。我猶豫掙扎。
家里人對出遠門是很重視的。
我每次出門,全家都很有儀式感。
出門前的那頓飯一定是餃子,謂之,彎彎順。
出門時,二姨會往我口袋里塞零錢,謂之,窮家富路。
媽媽直接把錢包丟給我,自己要多少拿多少。
小姨總會提著大包零食往我包里塞。
我出門時是被簇擁著出門的,奶奶腿腳比爺爺快,她在簇擁的人群里,爺爺則失去了先機,他選擇走到陽臺上向我揮手。
我揮手道別,伴隨著一個瀟灑的轉身,給他們留下了一個意氣風發的印象,據說我爸也有類似的揮手,在形容詞匱乏的農村老家,他的一次招牌揮手還被某位路過的婦女看到并用“帥”字形容過。
2017年九月我寫過一篇名為《老地方》文章。
那篇文章在我家存在某些爭議,某位小我九歲的小朋友讀完后覺得文中家人們都出現過,唯獨她沒有出現,她和媽媽說她蠻失落。
我詫異于10歲的孩子竟有如此細膩的內心觸覺。
而在我印象中,她還是背著大書包上幼兒園的樣子。
2018年夏,她的身高突然竄到了一米五幾,那是我的心第二次受到生命的力量的沖擊。
在我小時候,我是仰著頭看奶奶的,長大了,我是低頭看奶奶的;在妹妹小時候,我是低頭看她的,她長大了,我是平視她的。
這20年時光就在我的視線中偷偷溜走了。
我昂首挺胸,頭也不回的走著,身上的包里,手里提著袋子中有千斤的重量,里面是家人的期盼和祝福。
我不知道下一次回家是何時,更不知道下一次出走是何時。
我更希望的是下一次回家或出走,我更有底氣一些,身有長物、問心無愧。

伊魯大地
從小就喜歡寫文章,寫了很多只有開頭沒有結尾,或者是單篇的散文,這次終于能夠把文章整理一下“大道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