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造勢
三天后
瓊京
國祭典過后,瓊京內外城又一次恢復了平靜,當然,熱鬧的市區也依舊繁華,甚至因為四國商會在即,現在一種浮躁的氛圍隱隱的在凝聚。
路邊小攤叫賣不絕,偶爾有群小孩拿著小風車呼嘯嘯的跑過,留下一串單純幼稚的笑聲。
忽然,一隊隊禁衛軍從外城回來,路邊沒有多少存在感的駐守軍沉默的看著他們歸來。
忽然一聲嘶啞的吶喊傳來:
“禁衛軍的兄弟歡迎回來!”
“禁衛軍的兄弟歡迎回來!!!”
第二聲是全體原本沉默的駐守軍喊出的,他們的聲音普遍嘶啞難聽,但這不是因為他們說話的少,恰恰相反,他們是整個離國協調秩序的捕快,類似于現代國家警察,每天有數不清的案件雜事需要說話。
剛剛進城的禁衛軍們明顯僵了片刻,而后無論是前面的還是后面沒進城的忽然全體肅立,槍立在身旁!
禁衛軍同樣有有一道洪亮聲音傳來:“盡忠職守!”
嘭!
“盡忠職守!!!”
全體禁衛軍瞬間精神煥發的一邊把槍頓地一邊回應!
……
“不愧國之棟梁,離國有此軍隊是吾等百姓之幸!”
“確實!”
“不知下批參加在何時?吾已燃矣!!”
“確實!”
一場由駐守軍和禁衛軍的“即興表演”為接下來的轟動拉開了序幕!
剛剛也不是駐守軍硬要和禁衛軍來個互動,而是因為既然禁衛軍全體回來了,那么他們駐守軍也該退場了。
駐守軍隨著禁衛軍的回應便默默從四周退出,禁衛軍默契的站到他們退出的位置。
隨著他們的交替,一條無人的通道從他們之間展開。
一輛以白色為主的馬車從通道緩緩走過,馬車上一面寫有【仁】字的旗。
而后同樣有一輛輛馬車走過。
與此同時,禁衛軍全體單膝下跪!
駐守軍沉默的低頭止步單膝下跪。
無需過多的言辭,一種讓人悲傷沉重的氣氛直擊人心。
“……”
“這……又是?”
“嗯,老頭子我十九年前見過一次,十三年前見過第二次,如今是第三次了……”
“國哀!!”
“普仁帝崩!!”
“唔啊!怎么可能?陛下才剛剛主持國祭典怎會如此!?”
“啊啊啊!這十年我離國從百廢待興到如今的蒸蒸日上都是陛下和他的人占主要功勞啊……普仁帝崩,國之大哀!”
這一次是懂事的百姓俯身跪下,其實他們從來都是群很簡單的人,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對誰好。
第一輛是載著普仁帝的遺體
第二輛是皇后
第三輛是兩位貴妃
第四是一塊大型沉重的碑,碑上正面刻滿了這次陣亡的禁衛軍名單,背面交代了這次戰爭的因由———魏軍紀刻。
之后才是皇親貴族們。
這種順序如果放在其它三國都是會被高層階級噴死,底層群眾不理解的,甚至放在十幾年前離國百姓也不懂,直到陸晟上位,從上至下一步步削勛貴震皇親,減賦稅,下放駐守軍,實行流水官爵制……潛移默化的讓所有人理解他這個普仁帝的偉大。
沒有人想到百廢待興,修養生息時,普仁帝會這么干,呵呵,特別是那些被他整死的勛貴們!畢竟修養生息和削他們也不矛盾啊!
也正是如此,百姓們才會在無人安排下自愿跪下。禁衛軍才會那么支持普仁帝……哦,對了齊王府之前那些臥底不算,那些本來就是齊王曾經作為將軍親自帶領的親兵!
當然陸晟也是知道這個的……
……
“……”
直到白色馬車盡去,禁衛軍和駐守軍才站起來,百姓們同樣跟著起來
“……唉,也不知下任皇可能擔此大任……”
“噓!小聲點,哪怕皇家對咱們不錯也不能亂了尊卑!”
“是理……但…唉不知太子能力如何!”
忽然一直從人群中的聲音傳來
“太子?太子也已故去了”
“什么!!殿下不是鎮守乾心宮嗎?”
“……據說是齊王府造反先一步秘密刺殺了太子!”
“那……我離國豈不是要陷入歲國那爭權奪利的內損?!”
歲國的內斗早已經出名了,畢竟像歲國這么能內斗,能斗這么久還不垮,屬實少見,是四國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
“唉,不,據說這次事件……皇子是齊王府主要目標!而旁氏勛貴藩王早已被普仁帝趕盡殺絕……最后一個異種陸姓王齊王也死了……可能會由僅剩的公主上位。”
“……這、這怎可如此??”
“是啊!與禮不服啊?”
這一刻無論是讀過書懂道理的還是無知底層群眾都對“女子登帝”產生了極大的爭議!
“……據說是普仁帝陛下的安排,甚至有文武百官的支持!”
“這、既然是陛下的安排,想必有些道理……”
“有軍政支持,那些勛貴們應該跳不起來,而離國也有了皇帝,這也挺好的”
“說的也是!”
從駐守軍和禁衛軍互動到白色馬車回歸實際上都是為陸珂造勢,人群中藏了許許多多的密子引導群眾的輿論,不然哪這么多路人懂王……
與此同時
歲衡府高樓
項深嘆了口氣:“與本宮的謀算終究是偏了!”
宋管事也沉聲道:“我們安排的四皇子死了!”
“但幸好,本宮還有后手……”項深把目光轉向旁邊床上昏迷了三天未醒的六公主!
這是項深無意中在首蒼河中撈起來的,算是無心之舉。
“陳耀呢?”
“……被羅祭司纏上去逛街了。”
“……算了,按原計劃,叫王富貴把四國商會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本宮斬了他們手足,就不信還有人不漏出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