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心虛的馬秋分
“立夏,我們姐弟數(shù)十年,這會兒算是姐姐求你,一定只能做豬肉制品,不能做關(guān)于鹵雞鹵鴨的鹵味!”
馬立夏好笑問:“大姐,你都已經(jīng)把秘方給我了,還要管我做什么嗎?”
馬秋分瞪他一眼,埋怨道:“還不是你整天跟我面前晃,我是為了咱爹咱娘,才心軟給你秘方,總之你必須答應(yīng)我,不能影響了我們店鋪的名聲!”
馬立夏點點頭,答應(yīng)下來。
然而就在轉(zhuǎn)身的那一刻,男人滿臉狡黠的笑容,得意地盤算著,反正秘方都在他手里了,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此時,崔順兒還在打理藥材地,全然不知馬秋分出賣了裴家。
回家的途中,崔順兒隔老遠就看見裴薇從崔煙兒家走出來,且懷中好像還抱著什么東西。
算上這次,崔順兒已經(jīng)目睹兩次小女兒進出崔煙兒家了。
之前,崔順兒沒有點破,是想著看崔煙兒在背后搞什么鬼,可一連多日過去,也沒見那個女人翻出水花來。
就在崔順兒快要忘了那件事時,現(xiàn)在又見裴薇從崔煙兒家里出來,擔心小女兒真的會被崔煙兒蠱惑做壞事,她趕緊跟在裴薇后面。
裴薇前腳進了房間,關(guān)上門,崔順兒后腳踏入院子,急急地跟上去推門而入。
裴薇愣住,慌忙地將首飾盒合上,生怕被崔順兒看到自己新添進去的飾品。
說到底裴薇是玩不過崔煙兒,崔煙兒清楚這些年輕女孩子的小心思,不過是三言兩語地煽風點火,再加上送幾件廉價首飾,裴薇就乖乖地把她的話當真。
此刻見了自家母親,女孩目光閃躲,雙手揪著手帕,貝齒緊咬著唇,一言不發(fā)。
崔順兒沒有揭穿她,面目慈祥地坐在凳子上,語氣柔和地開口:“薇兒,娘見你好些日子沒有去跟你二嫂嫂學繡活了,近來是發(fā)生了什么忙事嗎?”
裴薇尷尬地摸著鼻子,急促的聲音回:“娘,我能有什么忙事,就是突然變懶了,想多休息休息。”
崔順兒胸口是沉悶的,哪怕裴薇是她的親女兒,可母女倆間始終存在隔閡,這也是裴薇不愿意向母親吐露心思的原因。
表面上,崔順兒沒有半點懷疑,笑笑道:“現(xiàn)在店里的生意好起來,家里的日子越過越好,娘知道自己分身乏術(shù),對你缺乏照顧,所以薇兒要是有心事,娘一定會放下手中的活去陪伴傾聽你。”
裴薇因為心虛而臉紅到了耳朵根,不擅長撒謊的她,急忙找借口將母親推出了廂房。
看著對自己避忌的女兒,崔順兒難受地嘆口氣,她就一個親生女兒,又怎么會不疼愛呢,偏偏薇兒總把她當成外人。
第二天,崔順兒去鹵味店打下手,順便看看馬秋分有沒有懈怠待客。
之前這個時候,鹵味店門口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然而今天卻是三三兩兩的人走過去,客流量明顯少了很多。
馬秋分裝作淡定地在前臺忙碌。
崔順兒摩挲著下巴思考著,莫不是現(xiàn)在開春了,人們忙起了農(nóng)活,這才沒什么人過來?
因為她壓根不知道馬秋分把鹵味秘方給娘家的事,所以如此猜測著,覺得過幾天店里的生意就會好了。
馬秋風心里虛的不行,干活更加賣力,只為了不去和婆婆的眼神對視。
崔順兒在一旁看著,真以為大兒媳婦悔悟,笑呵呵地張嘴夸贊:“秋分啊,只要你愿意一心撲在這家鹵味店上,以后可以一直看管。”
馬秋分趕緊應(yīng)下婆婆的話,也不敢多嘴,就怕把秘方給娘家的事漏泄了。
崔順兒回到正題,說:“小麥和小韭早就到上學的年紀了,現(xiàn)在家里寬裕了,孩子的學業(yè)可不能再耽擱了。”
見婆婆關(guān)心起孩子的讀書,馬秋分心里很不是滋味,又不敢提起店里的生意不好是因為自己把秘法給了娘家弟弟。
“娘,兩個孩子讀書的事只能麻煩你了。”馬秋分難得存有感激之心道。
崔順兒笑,抿唇回:“小麥小韭是我的孫子,我當然得考慮他們的未來發(fā)展,總之你就安心看店,我會安排送他們?nèi)W堂。”
自從年后,裴全去了私塾便沒回來過。
盡管崔順兒沒有讀過書,連字都認不出幾個,可她清楚上學的辛苦,以及在科舉中拔得頭籌更是難上加難。
可她忍不住去想,裴顯都能當上朝廷官員,而裴全又是他的兒子,努努力應(yīng)該能在科舉考試中大展拳腳吧?
崔順兒怕兒子在私塾吃不好,便在店里用油皮紙打包了一些鹵味和腌制豬肉,拿去學堂交給裴全。
學堂離得不是很遠,崔順兒步行了一個時辰就到了。
她人剛進去,就聽到裴全的同窗聚在一塊,議論紛紛,譏笑連連。
“嘖,你們說裴全怎么好意思來學堂讀書啊?他家里窮酸得快揭不開鍋了吧,與其念書,還不如去找點活干呢?”
“而且裴全之前還總是騙他媽的錢,說是學堂收書本費,其實他拿著母親的血汗錢去喝大酒,好久都沒來我們這露過面!我要是他,早就羞愧地找個地縫鉆進去了!”
“哈哈哈,就是就是,家里沒錢就別來讀書,到時候只會丟人現(xiàn)眼自取其辱!”
崔順兒尤其重視兒孫的教育,否則也不會愿意傾家蕩產(chǎn)送小兒子讀書。
她聽著這群學生的談話,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地揪出他們,嚴厲教育道:“那你們家花錢送你們來讀書是為了什么?是讓你們在背后說同學壞話嘲笑別人家庭窮嗎?書上難道沒有教過你們,人可以窮,但志向一定不能窮?!”
重獲新生的崔順兒,光憑自身經(jīng)歷,就能說出一大堆文縐縐的大道理,而那幾個學生被罵的灰頭土臉,大氣都不敢喘。
教育結(jié)束,幾個學生作鳥獸散,訕訕離開。
崔順兒滿臉不爽,冷哼一聲后,迅速地整理好自己的情緒,接著去找兒子。
裴全得知母親過來,立馬出去迎接。
崔順兒沒有提剛剛發(fā)生的插曲,噓寒問暖了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