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疑點重重
等等,為什么林志毅會覺得這里面有蹊蹺?
他作為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刑偵人員,絕不會因為受害者家屬鬧事,就做出這種判斷,那一定是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姜浩然朝外面看了一眼,林志毅還在被受害者家屬糾纏著,姜浩然搖了搖頭。
“小王,這案子你全程跟了的吧?”
“是的,姜法醫(yī)。”
“好,走,帶我去現(xiàn)場看一下。”
“好嘞,姜法醫(yī)。”
小王二話不說,領著姜浩然悄悄的繞開門外熱鬧的人群,啟動了車子,朝北塢村駛去。
“姜法醫(yī),這就是通往北塢村的唯一一條公路。”
小王把車子停在縣道和村公路交匯口,跟姜浩然解說道。
“張三兒說送田小妮,就是送到這里吧?”
“是的。”
姜浩然看了看路邊,沒有什么明顯的發(fā)現(xiàn),搖了搖頭。
“走進去看看。”
所謂村公路,其實不過是一條并不寬敞的水泥路,大約只有5米寬左右。
車子行了不到五分鐘,前方出現(xiàn)了一座橋,橋下有一條約10米寬的小河,河水并不淺,一眼看不到底。
“這就是目擊者所說的橋吧。”
“是的,那些孩子就是在這附近游泳,說是看見張三兒帶著田小妮從此經(jīng)過。”
姜浩然從車上下來,在橋上看了左右看了半天,又下到橋下,沿著河邊邊走邊觀察。
姜浩然抬頭看了看天空,又低頭看了看手上的手表。
“小王,那些孩子們有說他們是在橋的哪邊游泳嗎?”
“呃,這個……”
小王顯然沒想到姜浩然會問這個問題,毫無準備。
“好像沒有……”
“那你可得好好問問。”
“啊?姜法醫(yī)這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大了,來,你看。”
姜浩然一拉小王,此時兩人站在橋下,朝橋上一指。
小王順著姜浩然的手指看去,只覺一陣炫目,濃烈的太陽光晃的他根本看不清橋上的景象。
“啊,這……這……”
小王額頭已經(jīng)冒起汗珠來。
“現(xiàn)在是下午6點20分左右。”
“你說那些孩子們在這游泳,他們是如何確定時間的?莫非他們有人帶著防水手表?”
“這怎么可能?北塢村并不富裕,別說防水手表了,就是手表也未必是這些十來歲的孩子能夠擁有的。”
小王已經(jīng)意識到不對了。
“姜法醫(yī),你是說他們做偽證嗎?”
“我可沒這么說,不過,有時候,先入為主會導致證人不自覺的自己補全自己的想象,然后加上旁人的強化,而把其作為自己的認知。”
“我猜你們詢問的時候,一定沒有將這些孩子一個一個單獨的詢問吧。”
小王的臉唰的一下白了。
想到詢問這些孩子口供時,這些孩子嘰嘰喳喳,你一句我一句的,當時覺得沒什么,可是現(xiàn)在經(jīng)過姜浩然這么一說,越想越覺得不對。
“走吧,我們再去現(xiàn)場看看。”
“誒誒。”
見姜浩然邁步朝前走去,小王也趕忙跟上。
兩人沒有再開車,而是步行朝村里走去。
“姜法醫(yī),受害者就是在這片玉米地里被發(fā)現(xiàn)的。”
小王一指村公路北側。
“這里,就是我們發(fā)現(xiàn)輪胎印的地方。”
姜浩然蹲下身,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那輪胎印。
“你們應該已經(jīng)核對過張三兒的自行車了吧。”
“神了,姜法醫(yī),你怎么知道的?”
“26寸胎,胎寬19.5毫米,飛魚牌。”
飛魚牌是江城本地的一個二線自行車品牌,價格便宜。
小王突然眼睛圓睜。
“你……你該不會就只是這么看了一眼,就已經(jīng)連車子是什么牌子都推斷出來了?”
“其實這個很好判斷,市面上的自行車牌子也就那么幾種而已。用點心,你也可以。”
“幾種?”
說到這個,小王可就有話要說了,他可是專門做過自行車品牌統(tǒng)計的,別說那些二三線的品牌了,就是一線品牌就不只幾種,好不好,國內(nèi)叫的上名的自行車品牌,少說也得幾十種。
看著姜浩然那輕描淡寫,仿佛有腦就行的樣子,小王表示,有被凡到。
“走吧,我們?nèi)タ纯船F(xiàn)場。”
姜浩然說著,當先鉆入了玉米地,順著車輪印,一路尋了過去。
走了大概幾十米,在一片倒伏的玉米桿處,姜浩然停了下來。
“姜法醫(yī),這里就是田小妮被發(fā)現(xiàn)的地方。”
姜浩然蹲下身,看著地上白色痕跡固定線標記出的尸體位置,摸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不對,不對。”
良久姜浩然站起了身。
小王眼睛一亮。
“姜法醫(yī),是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痕跡不對,我懷疑這里并不是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
“什么?”
小王臉上充滿了不解。
“你看這里。”
姜浩然指著固定線附近兩處微微凹陷的地方。
“能判斷出這是什么印記嗎?”
“這應該是行兇者膝蓋跪壓產(chǎn)生的壓痕。”
“嗯,你說的很對。”
“所以這恰恰說明行兇者在這里進行了行兇啊!”
小王更加不解了。
“不,如果是在這里行兇的話,為何沒有看到死者掙扎的痕跡?”
“受害者是被勒死的,在死前一定會進行劇烈的掙扎,那么你猜她會不會蹬腿?拼命抓撓?”
“但是這里太干凈了,一點痕跡也沒有。”
“也許是受害者的力氣非常的小……”
但不等他說完,姜浩然已經(jīng)伸腳輕輕在地上點了點,玉米地里稍顯濕潤的泥土上便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印記。
“那也可能是受害者當時已經(jīng)昏迷了……”
小王說不下去了,因為如果受害者當時已經(jīng)昏迷,那恰恰說明這里不是第一案發(fā)現(xiàn)場。
那這個膝蓋印記反而變得可疑起來。
“當時死者身上的衣服是散落的?”
“是的。”
因為現(xiàn)場是小王標記的,所以他記得非常清楚,他點了幾個位置,一一告訴姜浩然分別是什么。
“還有受害者的內(nèi)褲,實在那邊的玉米地的供水渠里發(fā)現(xiàn)的。”
姜浩然邁步走到水渠邊,水渠方向與他們剛才進入玉米地的方向相反。
“你說,你殺了人,不尋思著趕緊跑路,還會有心思吧受害者的內(nèi)褲丟到相反的方向再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