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皺了皺眉頭,“文優,袁紹等人的聲勢浩大,人數也越來越多,我也不知道能拖延他們多久?”
李儒卻胸有成竹,“相國,我所說的只是權宜之計,并非一定要做到?!?p> “敵軍雖然勢大,但只要我們在前面的戰斗中,盡量少動用西涼騎兵,更不要用出那種騎墻的戰術,萬一我們守城不利,就把關東的聯軍放進來打。”
“在野戰中,西涼騎兵才能體現出巨大的戰斗力,保證會給關東聯軍意料之外的驚喜。...

流浪的詩歌
(感謝書友【熊貓豬】和【來生相守】的推薦票支持! 注:橋瑁正月發三公矯詔,傳檄天下需要時間,各地回應需要時間,軍隊聚集需要時間,籌備糧草需要時間,軍隊行進需要時間。 古代的消息是靠人馬來傳遞,軍隊更是一天只能行走二三十里,八路軍急行軍一天一夜都只能行八十里,何況古代的軍隊? 歷史上討董的消息傳到渤海、廣陵和長沙,袁紹從渤海出發、張超從廣陵出發、孫堅從長沙出發,消息傳遞和行軍需要多久? 量一量地圖,就大概能知道。 我結合了大量的資料:董卓二月聽聞討董聯盟的成立,就安排劉協去長安,接到劉協在三月中旬安全到達長安的消息,至少已經是四月。這期間董卓盜掘皇陵、燒毀皇宮,然后親自帶兵前往前線和關東聯軍作戰。 真正的討董戰爭,應該是永漢初平元年四、五月(公元190年6、7月)才正式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