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初步嘗試
在洛長生選定了這間煉丹室之后,男子交接了玉牌就離開了。
在男子出門之后,洛長生立即驅動玉牌,將石門再次封死。
然后興沖沖地走到丹爐處,把四象之首的驅使方法記了下來。
接著就手捏法決,分別驅動了四象之首。
正如男子所說的,朱雀之首噴出的是一道道筷子粗細的紫黑色火苗,溫度是最高的,即使只是驅動不到一刻鐘,屋內的空氣中就彌漫起了炎熱的高溫。
青龍之首噴出的是一道手腕粗的紫色火焰,火焰溫度雖然較朱雀之首的弱了一些,但一直處于穩定的狀態。
白虎之首噴出的則是一道大腿粗的淡紫色火焰,火焰一經碰出,就直接將丹爐底部完全覆蓋到了。
玄武之首噴出的也是淡紫色火焰,但只有筷子粗細,以洛長生的控火水平,可以精準地把握每一縷火焰。
隨后,洛長生又嘗試了改變四象之首噴出的火焰的粗細、高低等細微的操作。
在花費一天時間完全熟悉四象之首的火焰之后,才開始著手煉丹事宜。
當然為了保障煉丹的手感,洛長生先煉制了三爐一階洗髓丹。
第一爐丹藥洛長生以熟悉丹爐為主,僅僅煉制出三顆上品洗髓丹。
第二爐丹藥洛長生初步熟悉丹爐和火焰,煉制出了兩顆極品洗髓丹。
煉制第三爐丹藥時,洛長生心里已經有數了,煉制的洗髓丹也回歸了正常的水準線,得到了三顆絕品洗髓丹。
隨后洛長生便從青嫣贈與的儲物袋中拿出了啟靈丹的丹方仔細研讀起來。
啟靈丹的丹方雖然借助藥性之間的關聯,成功地將4階藥草替換成了3階,但藥材的用量也就更多了。
四份龍鱗果為主藥,借助龍鱗果來產生主藥所需的聚元之效
同時以一份錦地羅為藥引,借助七份冰靈果為輔藥,輔以開竅之效,構成了啟靈丹的煉制配方。
整整十二份藥材的煉制不僅僅意味著洛長生需要控制十二道藥液,其中先后次序,輕重緩急,乃至火候把控,都需要仔細研究。
可以說每多一份藥材,煉制難度就上升了一倍。
為此,洛長生光是參悟研究透就花費了十天時間,為了把握煉制過程的節奏,洛長生甚至又用了五天的時間,用一階藥材模擬了多次煉制過程。
至于煉丹失敗產生的沖擊?
洛長生選擇最抗造的煉丹爐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
在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之后,他也沒有立即上手。
洛長生先服用了一顆上品辟谷丹,保證自己不為進食而受到干擾。
接著,他在蒲團上盤膝坐下,閉目養神,養精蓄銳起來。
這一坐就是一天時間,在洛長生自覺精氣神全都恢復到最佳狀態之后,他睜開雙目,站了起來,開始準備煉丹事宜。
洛長生先從青嫣贈與的儲物袋中拿出了一份煉丹材料,念頭一動,四道水流分別卷著四份龍鱗果進入丹爐之中。
在丹爐內,四道水流彼此之間雖然彼此相鄰,但相互之間卻沒有任何接觸。
接著,洛長生手中射出一道藍光融入到四象之首的青龍之首中,激放出了其中的紫色地火。
隨著青龍之首噴涌出的火焰把四道水流不斷加熱,龍鱗果表面的像龍鱗一樣流光溢彩的果皮也色澤也逐漸黯淡。
在水流的不斷緩慢攪動下,龍鱗果從果皮開始不斷融入水流之中。
不過,這個過程非常緩慢,如果繼續下去,至少要一天時間。
洛長生再次從手中射出一道藍光,這次融入的是朱雀之首。
青龍之首的火焰漸漸消退,隨之而來的是紫黑色的火焰。
龍鱗果融入的過程開始極速提升,不到一個時辰,丹爐內便形成了四道渾濁的藥液。
洛長生對著丹爐輕輕一點,四道渾濁的藥液開始極速地攪動起來。
朱雀之首關閉,白虎之首的淡紫色火焰開始布滿了丹爐底。
就這樣攪動了一刻鐘時間,四道細小的水流開始從四道藥液中抽離。
水流不同于藥液的紫紅色,而是黑色的混濁物,這就是龍鱗果中的雜質,被洛長生用精妙的控水之法完全剝離。
四道主藥液完成之后,便融合成了一道,在洛長生的操控下,占據著丹爐內的一個角落,在勻速地攪動著。
隨后洛長生念頭一動,一份錦地羅和七份冰靈果被四道水流包裹,進入到丹爐之中。
重復著之前四道主藥液溶解的過程。
四象之首也從白虎之首變成青龍之首噴吐火焰。
不過,在完成了雜質的剔除之后,洛長生手中藍色光芒再次射向了白虎之首。
而七份冰靈果的藥液也迅速融合了起來,并以七比一的比例與錦地羅的藥液混合,流入到主藥液中。
丹爐內的主藥液已經平鋪在丹爐底部,在不停的攪動中,不斷一點點融入其中。
每隔一段時間主藥液中便分出一道水流,將藥液相融時產生的殘渣給分離出來。
隨著藥液的混合,主藥液也從紫紅色漸漸向著紫色轉變。
在所有藥液全部融合成一團之后,洛長生開啟了玄武之首,開始慢慢地熬煉過程。
在經過七次清理雜質之后,藥液從紫色漸漸轉變為黃色。
丹爐中也開始散發出了誘人的藥香味,讓人聞了頭腦清明。
但洛長生很清楚,此時離成丹還有一段時間,此時還差了最后一步,只有開爐時進行瞬時凝丹,這樣才可能形成成品的啟靈丹。
想到這里,洛長生手中再次射出一道藍光,朱雀之首的紫黑色火焰噴向丹爐底部,那里正是藥液所在之處。
藥液開始飛速的沸騰起來,而藥香味也越發的濃郁。
可就在攪動的過程中,藥液中水份開始飛速蒸發,但水分之中依然含有大量的藥液。
他心里嘆了口氣,因為煉丹進展的順利,讓他還是在最后關頭松懈了。
在這藥液凝練的最后階段,他至少有兩點失誤,既沒有加快藥液與水分分離的節奏,也沒有把控好火候,最終造成這次煉丹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