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始皇禪位扶蘇(大結局)
皇宮。
始皇寢宮。
今天的始皇有點奇怪,不知道為何,始皇居然將丞相李斯,上卿蒙毅,以及留守在皇城的大將軍王賁都給喚了過來。
除了這三位大秦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之外,始皇還將尉繚子,王綰這些名望很大,但是,早已經不掌握實權的大臣都給喊了過來。
就這么說吧,現在,大秦那些有頭有臉的大臣,現在都聚集在了始皇的寢宮當中。
這樣的大場面,就不由的讓大家心中泛起了嘀咕了。
畢竟,這么多年了,始皇早就已經不處理朝政了,朝堂之上的大事,都是由太子扶蘇代為處理的啊!
為什么,始皇突然又親自來處理這些事情,這其中難道有什么隱情嗎?
這個時候大家就想了,始皇在這個時候召集大家前來,無非就是為了兩件事。
第1件事可能是始皇的身體有所好轉。想要拿掉太子付出的權利。轉而,由秦始皇自己掌握大權。
第2件事可能是,始皇的病癥。越發的嚴重了。現在召集大家前來。是為了自己死后。扶蘇能夠更好的執掌權力。
如果是第一件事的話,那對于李斯這種和扶蘇關系并不和睦,有競爭關系的大臣來說,那無疑我一件天大的好事。
如果是第二件事的話,那對于王賁,蒙毅這些扶蘇的親信來說,則是一件好事。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現在,王賁蒙恬他們的官職已經可以說是做到頂端了,始皇在位的時候,他們也基本上織布廠了。
他們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由扶蘇繼位,扶蘇當了皇帝,他們才能夠更進一步。
于是,在始皇寢宮外等到的時候,這些大臣們一個個也就議論開來了。
他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堆的,紛紛在哪里議論著。
“大家可知道,陛下突然召見所謂何事?”
“蒙大人整日和太子在一起,可是聽過什么內情?”
“武成侯乃是陛下親信,不知道,武成侯可聽說了什么?”
“咱們大秦的政務皆由丞相處理,丞相一定是有所耳聞吧?”
......
......
這些大臣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議論著,一個個那是好奇的很。
實際上,這個時候王賁心里也急躁的很。
自從太子監國之后,始皇幾乎沒有召見過他們,這也算是始皇對太子的信任。
但是,現在始皇突然召見這些大臣,這讓王賁,蒙毅他們很慌。
為什么,始皇在見識了火車之后,突然召見他們?
難道,是因為始皇在看到扶蘇的威望過盛,所以,想要打壓扶蘇,甚至是重新執掌朝政嗎?
大秦子啊扶蘇的執掌之下,正在以一種極其迅速的速度在發展著。百姓們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捫心自問,即便是始皇親自之爭,也做不到這種地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始皇和扶蘇發生了沖突,那他們這些人應該站在哪一邊呢?
想到這里,王賁有些糾結了。
如果,假如說,始皇和太子發生了爭執,他們到底應該站在誰的一邊呢?
王賁越想越糾結,越想越為難。
實際上,現在這么想的,不止是王賁,還有蒙毅。
正當王賁,蒙毅他們糾結的時候,一個小太監推開始皇寢宮的大門,從里面走了出來。
“陛下召諸位大臣進見。“小太監扯著公鴨嗓子喊道。
緊接著,就看到始皇寢宮的大門完全打開。
站在始皇寢宮的門外,這些大臣的心中有些忐忑。
自打太子監國之后,他們已經很久沒有來過這里了,甚至,有很多人已經多年未曾單獨面見過始皇。
“丞相請,武成侯請,蒙上卿請。”
有那些會拍馬屁的大臣,先請這三位手握大權的大臣走在前面。
這三位,現在那是掌握著大秦打扮的權利。
丞相李斯負責大秦傳統的政務,武成侯王賁掌握著大秦本土的全部兵馬,而蒙毅則是掌握了大秦所有的新興事物。
始皇召見,他們三個走在最前面,那確實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李斯也是當仁不讓的想要走在最前面,然后,就在李斯剛要跨步的時候,王賁朝著尉繚子說道。
“還是太尉走在前,有太尉在,我王賁不敢逾越。”王賁開口說道。
王賁這話一出,李斯是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
尉繚子現在的官職雖然比不了李斯,王賁,手上也沒掌握什么實權。
但是,你架不住人家尉繚子的名頭大,威望足啊!
就是始皇見到尉繚子,那都得禮遇。
尉繚子走在最前面,那也確實沒話說。
這些年,李斯被王賁,蒙毅他們聯手打壓已經習以為常了。
李斯是一個把權利看的比命還重要的人,只要手里的權利不丟,那么這小小的打壓,李斯是不在乎的。
不得不說,李斯的心理素質確實不賴。
僅僅是尷尬了片刻之后,李斯就笑著后退了一步,朝著尉繚子說道:“尉繚子前輩走在最前面,那是理所當然的。”
尉繚子也不謙讓,瞪了李斯這個“逆臣賊子”一眼,然后大步的走到了始皇寢宮當中。
等到所有的大臣都進來之后,始皇坐著輪椅也走了進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
.......
看到始皇之后,所有大臣都跪倒在地上,連聲高呼萬歲。
始皇雖然多年沒有執掌朝政,但是,他還是始皇,還是嬴政,還是那大秦第一個皇帝。
始皇的威望還在,任由誰見了始皇,也不敢有半點的放肆。
始皇的精氣神很好,甚至,比那天看火車時候的精氣神更好了。
看到始皇這個精神面貌,李斯心里樂開了花。
李斯心想,始皇現在這個精神狀態不錯,又著急他們前來,那看樣子,是要重新掌握朝局了啊!
如果始皇掌握了朝局的話,那么必然重新重用他李斯。
這些年來,李斯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雖然大秦的傳統政務還是由他來執掌,但是,隨著各種新興的的東西出現,朝堂之上也整天了許許多多的新官職。
這些官職,已經劃走了很多的權利。
偏偏的,朝堂被扶蘇這么越折騰,反而是越好了。
這樣一來,李斯連反抗的理由都沒有,只能一點點的被劃走自己手里的權利。
畢竟新東西取代舊東西,又能夠讓大秦變得越來越好,那么,他李斯又有什么資格說不呢?
你說不,那么就是不想讓大秦越來越好,這一定大帽子扣頭上,就能要李斯的命。
溫水煮青蛙啊!
這就是這溫水煮強娃,李斯深刻的清楚一點,再這么下去,他手里的權利早晚要失去。
所以,始皇如果能夠重新執掌朝政,對于他來說首先就是大好事。
今天,幾十個大臣齊聚始皇寢宮,那么,到底是為了什么事情啊!
始皇的目光一一的從這些大臣的臉上掃過去,始皇知道,這些大臣里頭有忠臣,也有奸臣,有能臣,也有庸臣。
不論忠臣還是奸臣,能臣還是庸臣,這些人既然能夠來到這里,那么就都有他們的用處。
一開始,扶蘇監國的時候,始皇還擔心扶蘇能不能把國家大事處理的很好。
但是,時間證明了一切。
時間是這個世界上最真實的東西,因為,他會證明所有的一切。
時間證明了,扶蘇不僅僅是能夠把朝政處理的很好,甚至比他處理的還要好。
看到大秦現在的發展,始皇捫心自問,他是做不到的。
最起碼,不可能比扶蘇做的更好了。
想到這里之后,始皇的心里已經做出了決定。
“諸位愛卿,可知道今天朕喚大家前來,所謂何事?”始皇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門見山的就發問了。
聽到始皇這么問,在場的這些大臣也都明白了,這是大戲要來了。
“臣等愚昧。”
“還請陛下明示。”
......
......
眾多大臣齊齊說道。
這就是為官之道了,當皇帝讓你猜他的心思的時候,那你最好別猜。
猜不對,那么皇帝覺得你是個笨蛋,要你有何用。
可是,你要是猜對了,那可就顯得皇帝是個笨蛋了,你猜會不會有好果子吃?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不猜。
始皇也沒有繞彎子,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當年,堯禪位于舜,舜禪位于禹。今日,朕準備將皇位禪讓與太子扶蘇,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上古時期,確實有禪讓的說法不假,但是,那都太過久遠了。
自打春秋戰國以來,那都是老子死了,兒子才繼位。
始皇想要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扶蘇,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一時間,大家覺得這個事情有點棘手,不太好發表意見。
畢竟,大家拿不準,始皇是認真的,還是故意試探的。
不過,現在丞相李斯的臉色很難看,猶如死了好幾個爹一樣。
因為,一旦始皇真的禪位之后,那扶蘇就更加的名正言順了。
毫無意義,到時候李斯的日子將更加的難過。
看到眾多的大臣不說話,始皇直接將禪位的圣旨拿了出來,說道:“這件事,朕不是在和你們商量,而是在通知你們。”
“朕要將皇位禪讓給太子扶蘇,朕相信,大秦在太子的帶領下,一定能夠發展的更好。”
“朕十三歲登基,這輩子,都困在這龍椅之上。這龍椅對朕來說,如同牢籠一般。不過,為了大秦百姓,朕也甘愿被困于此。”
“現在太子如此能干,比朕要優秀的多,朕將皇位禪讓與太子,朕也就放下了包袱。”
“朕如今的身體狀況,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朕只想在所剩不多的日子,過一過普通人的生活。”
.......
.......
始皇效仿三皇五帝禪位與太子扶蘇,太子扶蘇與次月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元泰。
次年為元泰元年。
元泰三年,火車正式運營。
元泰五年,大秦經濟飛速發展,開始大量募兵。
元泰八年,大秦的鐵甲艦軍團,進攻扶桑和高麗。
元泰十三年,大秦遠征軍攻入非洲,歐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