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到了華山,向師父華山風叟道了近況,就在華山住下了。
再說靠山王楊林,聞李淵得了長安,天下大半,俱屬反王,心中憂悶,上朝見煬帝,計議要滅反王。定下一個計來:發十八道圣旨,會齊天下反王、各路煙塵,不論軍民、他州外國之人,齊上揚州演武。反王之中有武藝高強,搶得狀元者,便立他為反王頭兒,必須年年進貢。這個計策意思,要眾反王到來,使他先自相殺一陣,傷殘一半,楊林卻領一枝兵在龍鱗山埋伏,要殺盡天下反王、各路煙塵。
這旨意一下,各處俱皆起兵。那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處煙塵,并他州、外國軍民僧道,齊上揚州。
王浩聞此消息,下山隨沈法興鮑天龍上揚州。
楊林聞沱羅寨伍天錫是個英雄好漢,差官前去聘他鎮守天昌關,擋那各路反王:俱要關前考試,考過武舉,然后進關搶狀元。伍天錫聞召,心中大喜道:“我正要到揚州,不想有這機會。這昏君少不得死在我手里了。”忙點兵馬,到天昌關侯各路反王。
各路反王到了天昌關前,聞知有一將鎮守,叫伍天錫,坐下高馬,使混金镋,紅面黃須,立于關前。高叫:“眾王聽著!我奉楊千歲令旨,如有將士在我馬前戰三個回合者,中為武舉,然后進門奪狀元。如不能戰三合者,休想進關。”眾反王聞知此言,俱扎營關外,侯等商議。不幾日多齊了。眾反王道:“那守將要馬前戰過三合,中了武舉,方許進關,不然休想前去。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大才。我們何不殺了他,然后進關奪武狀元?”有李子通元帥伍云召上前,說道:“眾王爺不必發惱。天昌關守將是小將的兄弟,待小弟明日去對他說,他自然放進關中。”眾反王道:“伍元帥之言甚善。”
次日報進關中:“啟將軍,眾反王進關了。”伍天錫聞報,手執混金镋,開關出來。看見哥哥伍云召在面前,眾反王相隨在后。許多兵將,俱全身披掛,十分威武,好不鬧熱。伍天錫道:“哥哥也來考武舉嗎?”伍云召道:“然也。我有一句話對你說。目下揚州開科考狀元,兄弟怎么聽信楊林,在此考武舉?是何道理?”伍天錫道:“哥哥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豈不曉得么?然我在此,卻有益于眾反王。哥哥進場,須要小心,場中不懷好意。作速同眾反王進關,見機而作。”眾反王聞言大喜:原來伍元帥兄弟是個好人。眾反王同伍云召進關上揚州。
眾反王到了揚州,都扎營在城外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