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四小時三十二分鐘
貧瘠的火星平原上,一個巨大的發射臺支架沖天而起。
密密麻麻的微型機器人正來往于基地和它之間,從上方望去仿佛串聯成了一條暗灰色的紐帶。
它們生生走出了一條道路,工整而又方正,四四方方,就像是事先設計好的一樣。
林塵懸浮于空中觀望著這一幕,隨后背后的推進裝置微微顫動,帶著他的身形朝前飛去。
精密的發射支架達到了一百七十八米的高度,而基地只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令其屹立在了火星上。
這等速度就連林塵都有些吃驚。
這些工業建造機器人的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它們的體型大概只有1米3左右高度,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們有著四條長達2米的修長機械臂。
在移動中它們的手臂向內折疊,在負責建造工程時便會進入完全體心態,在其手臂的內槽中還隱藏著許多的工具設備。
在充足能源的條件下,它們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進行工作,唯一需要注意的機械零件的磨損和過載發熱。
在面罩視圖中,密密麻麻的機體并排展開,機體內部流淌著濃厚的綠光,代表一切正常。
這里有著將近三百臺工業建造機器人,每一臺機器人的施工效率至少等同于十個默契的人類相互搭配工作。
再加上源源不斷的運輸線,這是第一座在火星上觸摸天空的大型科技設施。
當林塵降落靠近時,所有的工業建造機器人都在此刻不約而同地抬頭,朝著林塵無聲地行注目禮。
這個過程一閃而過,林塵駐足停留在發射架最頂端時,它們又重新低下頭默默工作,絲毫沒有任何怨言。
整個發射臺的修建工作已經接近尾聲。
而三艘運輸火箭的體型規模并不算大。
覆濤號將獨自乘坐一艘運輸火箭,而體型稍小的兩臺赤紅號將背對背搭乘同一輛運輸火箭。
最后一輛運輸火箭包含所有的武器設備。
此時,兩臺赤紅色的鋼鐵戰士已經率先來到了發射臺附近。
它們極具攻擊性的裝甲末端散發著寒光,面甲如鬼神般猙獰,卻又帶著某種不容褻瀆的神圣。
連林塵自己都不太清楚如此完美的作品居然能出自他之手。
或許是機械領主的身份使然,讓他無形間擁有了極為高超的制作工藝。
比起誤差度幾乎等同于0的流水線,林塵似乎能賦予機動裝甲某種特殊的質感。
這種質感在赤紅號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僅是那雙鋒芒畢露的瞳光就不像是一個純粹的機械產物。
“赤紅02號,抵達目的地?!?p> “赤紅03號,抵達目的地?!?p> 兩道凌厲的身影在飄揚的沙塵中顯現,同時向上空的林塵發送報告。
“原地待命?!?p> “遵命?!?p> 它們異口同聲地回答,與此同時,另一陣隱隱約約的奔跑聲正在這片大地上再度響起。
三艘大小不一的運輸火箭正在機械吊臂的幫助下緩緩直立,依靠在了發射架上。
“正在檢視發射流程?!?p> “進行第一次引擎預熱?!?p> 機械播報音回蕩在林塵的耳邊,三臺機動裝甲已經悉數到場,在揚起的沙塵中,還有一個嬌小的身影正在樂此不疲地奔波著。
星鏈號。
它已經重新開啟了自己的攝像頭,在林塵的指令下,它可以名正言順地將眼前的畫面傳輸回藍星。
這也屬于整個發射流程的一部分,林塵也沒什么必要將這些畫面藏著掖著。
換種不好聽的說法。
他此時正在馴服這顆星球,而且一切進展都在不斷步入正軌。
這三臺機動裝甲對于基地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但對于藍星而言卻是夢寐以求的珍寶。
打一巴掌再給顆栆。
林塵也只是輕輕嚇了他們一下,就送了藍星一個糖果大禮包。
他也完全不擔心藍星具有改造侵占這些機動裝甲的能力。
只要林塵想,他隨時可以讓這些機動裝甲的炮口掉準方向,讓所有食言之人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可不是來做慈善的。
他也沒有必要對任何錯誤感到憐憫。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三臺機動裝甲其實也是一把高懸在藍星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它的落下完全取決于藍星自己。
“檢視結果一切正常?!?p> “機體正在進入運輸火箭,各單位注意。”
“正在拆裝武器,進入半休眠狀態?!?p> 在臨時搭建的平原基地上,所有到場的各國負責人正擠在一張狹窄的桌旁,盯著中央的投影大屏幕。
一望無際的火星平原上,三個巨大的發射臺已經準備就緒。
它們是什么時候建造起這些設施的?
徐升忽然感覺腦子有些不夠用了。
一天?還是兩天三天?
在之前藍星還沒有撤去軌道衛星之前,他們可從來沒有見過這些東西。
星鏈號的攝像頭高度并不高,以俯視的角度拍攝下來的畫面無疑顯得更加震撼。
尤其是在近距離看到那些忙碌的機器人時,仿佛看到了另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有點像是螞蟻社會?!?p> 一個米國教授低聲說道:“這些機器人看上去有點像是工蟻一樣的身份,而那些更大型的機械戰士就是兵蟻?!?p> “那這位就是蟻后?”
另一個教授開口,朝著畫面的上方努了努嘴,所有人都下意思地抬頭,看向林仁偉所示意的方向。
一道漆黑的身影駐足在了發射架的頂端,以星鏈號的相機清晰度,還是能看清這一幕的。
“咳咳?!?p> 徐升忽然輕輕地咳了一聲,這幾位教授連忙噤聲,整個會議室重新恢復到了一片寂靜的狀態。
“那個身影是零先生?”
“大抵是的,除了它應該不會有誰可以站在那么高的地方?!?p> 林仁偉盯著主屏幕,他所關注的事物是那一臺臺令人陶醉的機械工人。
究竟是什么樣的技術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