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香爐
前世,葉晉和安玉佳交往沒多久,就發現她性格方面的問題,明明是個挺聰明的人,但有時偏偏就很不冷靜,有好幾次,為了一件小事,就跟別人吵起來,有一次,要不是他正好趕到,就被一壯漢給打了,事后了解到,也只是因為一件小事而已。
他猜測,這種不理智,也許是因為安玉佳是被爺爺奶奶帶大,之后生活又發生劇變的緣故,希望這一世,有了他的幫助,安玉佳的性格能夠有些改變。
安玉佳把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似的:“好的,我知道了,以后遇到事情我一定多考慮一下。”
性格不是短時間就能改變的,葉晉適可而止,轉移了話題:“對了,你們有沒有吃早飯?”
“沒有呢。”
“走吧,我帶你們吃早飯去。”
葉晉帶著二人來到他之前說的那家店,這里的包子他吃過一次,味道還不錯。
拿了早餐,葉晉讓她們先吃好了再說。兩個女孩可能是真餓的,都吃得挺快,葉晉也只好加快速度,一會工夫,大家就吃好了。
葉晉給她們遞了幾張餐巾紙:“雁子,你把銅錢給我,我先給你看看,如果沒問題,一會我再聯系朋友。”
安玉佳問道:“葉大哥,你不收銅錢嗎?”
葉晉笑著說道:“術業有專攻,我現在只收瓷器和玉器,銅錢的市價我不太了解,如果隨便給個價,對雙方都不負責,你們說是不是?”
兩個女孩都點了點頭。
董海雁將銅錢從挎包里拿出來,一共有三十枚,其中就有三枚大明通寶,剩下還有隆慶通寶、隆慶通寶、天啟通寶等明代銅錢,以及少部分清代銅錢。
葉晉一一看過,發現包漿基本都沒有問題,都是自然形成的,而如果是假包漿,一般都非常浮淺,上面的銅銹,說不定用指甲一扣就掉了,如果是老銅錢,是怎么摳也摳不下來的。而且,做出來的包漿看起來也比較死,顏色暗淡無光。
既然包漿沒問題,葉晉就給李弘奇打電話,昨天他得知,李弘奇也收藏銅錢,雖說李弘奇收藏的都是精品,但想來對銅錢的市場價值,應該是了解的。
葉晉從電話中得知,李弘奇此刻就在大碗茶茶館,就帶著二女一同前往。
“雁子,你為什么要賣銅錢啊?”安玉佳對這個問題頗為好奇,她明明記得,董海雁的家庭條件并不差呀。
一起吃了早飯,董海雁覺得和安玉佳的關系更加親密了,就講述了原因,她的爺爺前段時間生病去世了,家里花了不少錢,她手里正好有她爺爺以前給她玩的銅錢,就想著能不能賣掉一些,給家里做一些貢獻。
只是,她根本不了解銅錢的市場行情,又不知道渠道,于是趁著星期天,來清水街碰碰運氣,結果差點被騙。
葉晉認為,董海雁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做法欠妥,既然不知道銅錢的價值,完全可以跟父母商量再做決定。
但想到以前的自己,真是大哥別說二哥,人家小姑娘至少還想著家里,他則是想賺錢想得入了魔,連東西的真偽都沒確定,就敢借錢購買,而且還一錯再錯,前世造成的那些后果,都是他活該。
一行人來到茶館,葉晉環顧四周,看到了李弘奇的位置,揮了揮手,帶著人走了過去。
李弘奇正在和一位朋友閑聊,看到葉晉,也揮了揮手,笑著說:“喏,說曹操曹操就到。”
“原來他就是葉晉。”
“怎么,你見過他?”
“剛才我在清水街見過他,他好像還買了一只銅香爐。”
李弘奇來了興趣,實在是葉晉自從出道以來,表現一向很神奇,只要被葉晉看上的東西,基本都有一眼,想來香爐也有什么說法。
葉晉看到李弘奇的朋友,也有些意外,之前他看中了一件瓷器,被人捷足先登了,當時這人也在現場,并且也表現出對那件瓷器感興趣的樣子。
更讓他意外的是,那件瓷器就擺在桌上,難不成之前那人回去拿錢沒回來?
雙方相互做了介紹,李弘奇的朋友陸振光也是位收藏愛好者,已經收藏古玩多年,不過收藏是他的副業,主業是會計師。
李弘奇在介紹陸振光職業的時候,葉晉看了下他的腦門,果然光潔溜溜,符合他對會計的固有印象。
李弘奇笑瞇瞇地說:“老弟,是不是又撿漏了?”
葉晉坐了下來,詫異道:“我都不知道我自己撿漏了,你怎么知道的?”
李弘奇朝包著的香爐努了努嘴:“難道沒撿漏?”
“我連它的真偽都還不能確定。”葉晉解釋了購買的原因:“這不,昨天黃老師講他的收藏經驗時,說老香爐的聲音不一樣,再加上這香爐包漿看著沒問題,最后講下來不到五百塊錢,我就拿下來,準備做個驗證。”
說著,他把報紙打開,一只精美的銅香爐,出現在大家的面前。
李弘奇只覺眼前一亮,征得葉晉的同意后,拿起香爐端詳,還聞了聞:“這個爐,包漿確實是對的,味道也沒問題,是一股子霉味。”
注意到安玉佳開口欲言,他笑著說:“是不是覺得我說的有問題,明明是銅爐,為什么會是霉味?”
安玉佳連連點頭。
李弘奇解釋道:“老銅爐經過幾百年的歲月洗禮,表面已經形成一層厚厚的包漿,把銅爐均勻地套在里面,所以銅的味道,反而聞不到了,相反,如果是新銅爐,銅還在慢慢氧化,就只能聞到銅味。
現代那些造假的人,往往用化學試劑來給銅器做假包漿,不管怎么處理,味道也會留在上面,所以湊近一聞,就有一股腦的異味沖過來,這顯然不符合實際,必假無疑。
至于為什么是霉味,和它的使用有關,在古代,這種香爐是文人在書房焚香用的,時間長了不用又沒經過清洗,自然會產生霉味。
其實,鑒別這類宣德爐只看四點,一看款識書法,二看器型,三聽聲音,四聞氣味,作假的人手段再高,也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就說這只香爐,整體氣韻渾成,造型凝重大氣,包漿自然,皮殼深厚,線條婉轉雋秀,形體適中,款識結體方正,筆力遒勁,刻鑄精良。如果造假者真能做到這個程度,那他也是一位銅藝大師,哪用得著做假香爐賺錢。”
葉晉點了點頭,這些都是知識點,如果靠自學,不知要花多少代價,才有可能學到,這就是古玩這行,有良師益友的好處。
李弘奇把玩了一會,將香爐放在已經快望眼欲穿的陸振光面前,和葉晉說了自己的判斷,他認為,這只香爐應該是清中期的作品,各方面的表現都相當不錯,估摸著能值兩三萬塊錢。
聽到這個價錢,安玉佳和董海雁都微微張著嘴巴,一臉的不可置信,葉晉剛才可說了,他只花了五百塊錢,就這么翻了五六十倍,錢也賺得也太輕松了吧!
其實葉晉也有些意外,他也沒想到,隨便看中的一只香爐,居然還是個漏,也難怪后面就找不到能入眼的器物了,運氣都用到這上面了。
李弘奇看到陸振光把玩著香爐,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可不能讓陸振光捷足先登了,連忙說:“老陸,我家里還沒有一只像樣的香爐,反而你家里香爐都有好幾只了,這個可不能再讓給你了。”
陸振光反駁道:“你這話就不對了,好東西,誰還嫌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