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莽察問道:“你們想要用什么東西?”
王民回答道:“勞動力。你們出青壯,為我們做事。我們管飯,并按價支付你們這些物品。”
“做什么事?怎么個價?”
“伐木挖溝筑城等等體力活。一個青壯干一個月,兩斤煙絲,或一匹粗花布,或十個水晶球,或五斗米。”
尼莽察心里一動,那煙絲可是個寶,平常他去寧古塔,用十張狐皮才能和那些建州人換半斤煙絲。一個熟練的老獵手一個月最多獵到五張狐皮。
他才要張口答應時,突然想到個重要的事情,又問道:“你們要筑城?可是要呆在這不走了?”
“正是。”
“那可不行,這個島子是我們部落的土地,外人不能呆在這!”
王民心中暗道,這就不是我的事了。他隨即將交談內容告訴了楊重。
楊重輕描淡寫的說道:“告訴他,這個島嶼,乃至以此為中心,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以及土地上資源,已屬于我公司資產。
他們如果要呆在這,就需要服從公司的管理。但公司可以給他們四大保證。
一保證至少五年內免稅免役;二保證他們如常般漁獵生產生活,不干涉他們內部自治;三保證他們在受外敵侵擾時,給予保護,幫助他們擊退來犯之敵。四保證給他們提供充足的貿易物資。
如果他們不服,可以用他們女真人的方式來決定這塊土地的歸屬。我們可以給他們半天時間考慮!”
待王民將這些話詳細翻譯給尼莽察聽后,楊重隨即在眾人的簇擁下退出了村落。
尼莽察和輝發那拉,連忙召集部落中另外幾個氏族首領商論起來。那幾個氏族村落都分布在鎮虜島上。
尼莽察將剛才之事又復述一遍,便有人問道:“他們最后一句話什么意思?”
“這還能是啥意思?我們這旮旯的人,碰到這種事若是一方不服就打唄。打輸的一方就兩種結果。
一種是像北山那些部族一樣,比如索倫,鄂溫克。輸了就乖乖的顛到別的地方去。
一種就像建州海西虎爾哈那樣,連人帶地都歸贏的那方氏族。要不你以為愛新覺羅氏的大片土地哪來的?那么多包衣哪來的?”
“要這樣,我們不如投了努爾哈赤。對了,上個月,那率賓部的人不是來過咱們這,勸我們順服大汗。他說一切照舊,無非就是每年繳納些貢品。”
輝發那拉冷哼一聲道:“哪那么簡單?努爾哈赤根本不可信。他缺人用的時候肯定會將你編入八旗。做旗丁算是好的,搞不好做包衣。即使他不收我們的地,編我們的旗,他要的稅貢也會一年比一年高。”
尼莽察開口道:“其實沒啥好爭的。因為我們沒選擇。再往北邊跑,就跑到北山野人那去了。我們只能選擇強大的一方,別的沒法考慮。即使一方開的條件再好,若打敗了也就沒什么意義了。”
眾人短暫的沉默后,便有人說道:“那就投努爾哈赤吧。這不明擺著嗎,他比大明強多了。否則明軍怎么被趕的沒影了?”
輝發那拉說道:“可努爾哈赤沒有槍炮。你們剛才是沒看到。他們人人都手持火銃。更重要的是,努爾哈赤沒有船,我們這可是個島子啊。所以在這,努爾哈赤不一定強。”
“槍炮,火銃是啥玩意?”
此人話音剛落,遠處便傳來如同炸雷般的轟鳴聲,還接連不斷。那是楊重的戰船在試射。其實是在武裝示威。
一些人仰頭看天,明明是晴空萬里。
輝發那拉卻動容道:“他們有大炮,這就是大炮的聲音!你們不知道這玩意多么兇惡。一炮下去,能干死上百人。”
眾人又片刻沉默,尼莽察嘆道:“那只能這樣了。我們先臣服這公什么司。畢竟努爾哈赤那么遠,他們這么近。
難道我們搬到寧古塔去投靠努爾哈赤?那樣,我們沒了土地,努爾哈赤也不可能分給我們土地,我還沒聽說過這個先例。我們肯定要被他編成旗丁包衣。
至于萬一努爾哈赤將這些明人趕跑了,我們再歸順他也不遲。反正也是一個結果。”
傍晚時分,尼莽察終于帶人來到了華環的冬營,向楊重表示了歸順之意。
他一見楊重,便雙袖一擼,做了個跪安禮道:“尼莽部尼莽察向東主請安。尼莽部愿意獻出土地,歸順東主和公司。”
這東主也是他向王民新學的詞。
楊重忙將他扶起道:“尼莽察,我非通古斯人,毋須用此大禮。以后你我便算是同事。”
尼莽察聽完翻譯,疑惑的自言自語小聲嘀咕道:“同事?共同做事?一起共什么事?”
那邊已解釋道:“哦。意思就是像你這樣的部落首領,會進去公司海參崴地區行政局的議事會。當是和公司其他員工算做同事。”
他的部落合計有人口九百三十人,分布在鎮虜島五個氏族村落中。其中有近四百人是青壯,他們都愿意用勞役換取糧食,布匹,煙絲等商品。
按照估算成本,這些青壯實際每月只需支付三錢銀子工錢,外加包飯。這里還包括了游商王民的抽傭。
除了他這個部落,海參崴半島上,另外兩個部落也愿意歸順,他們能提供近七百名青壯。
長港,三條二號福船載著一百六十三人,向奴爾干廟屯進發了。
因為海參崴這邊已經人手充足,大局已定,楊重也在這條小船隊中,跟隨前往。
奴爾干只派遣這么點人,是因為奴爾干離建虜太遠了,要比海參崴安全的多。起始這么多人足夠了。
此去奴爾干,對于楊重而言,一路上就輕松多了。
因為全程都是沿著海岸航行,沒有任何需要憂慮的。六天六夜后,船隊就穿過了庫頁島和大陸間狹窄的海峽,七天后船隊便進入了黑龍江水道。
進入黑龍江兩百里后,楊重在河岸半山腰處,發現了奴爾干小城遺址。城墻已不見蹤影,只剩下些消逝在時光中的殘垣斷壁。在更高處,他找到了永寧寺的廢墟和兩塊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