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人口數量從將近一百億驟減至最后的三千多萬人,大自然以其瘋狂的咆哮與不留情面的懲罰,展現出人類力量難以抵擋的威嚴。這場災難,給那三千多萬幸存者留下了一輩子難以磨滅的噩夢。
“不要為昨天哭泣
今夜星空
萬物照舊
我的世界里
曾滿是你的風景
而今成了回憶里的故事本
曾撕心裂肺的吶喊
曾孤獨無助的哭泣
天上比翼的飛鳥啊
找不到陸地的柳枝
風景被帶走
世界無色彩
無盡的盡頭
誰能告訴我有多遠
世界已換天
珍惜的未曾珍惜的
都已被昨天帶走
不要為昨天哭泣
悲壯之歌
留給歲月去述說”
歷史的悲劇,絕非眼淚能夠彌補;歷史的傷疤,需后人一步一步用心修復。大自然的懲罰是毀滅性的,在其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助。而人類唯一能做的,便是團結一致,悉心呵護賴以生存的星球。
步入二號館,這里展示的是水災后至秦始皇一世前的歷史事件。災后重建家園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在此生動呈現:天空城的拔地而起、宇航飛行技術的重大突破、長宇生仙丹的神奇發明、白靈城的建立以及星際宇航的開啟等等。館內運用視頻、圖書、模擬模型與 AI等技術,將這些影響深遠的事件,以繪聲繪色、生動形象的方式一一展現。這些事件對星球人類的未來意義重大,因此在館內重點突出展示,旨在讓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能直觀且深刻地銘記這些偉大創舉。
秦始皇一世無疑是一位偉大的領導者,在他英明的領導與富有遠見的決策組織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成就,福澤每一個人,惠及數代人。也正因如此,他在人們心中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力,備受愛戴與敬重。
隨后,李白館長引領眾人來到三號館的外星文明展區,這里的地球文明區分成幾十個板塊。自首次前往地球起,按照慣例每隔一百年便會派遣一次探索隊伍,至今已去過二十多次。每次地球之行的所有成果,都分別在一個板塊展示。
第一個板塊著重介紹了田貴,館內陳列著他的照片、視頻以及詳盡的文字說明。透過高清照片,能清晰看到田貴五官端正,眉宇間英氣逼人。作為首位踏入外太空的地球人,眾人在羨慕之余,也為他曲折離奇的一生而嘆息。年少時,他便被迫與家人分離,置身于這個全然陌生的世界,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可以想象,需要多么強大的意志力,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來。然而,他不僅挺了過來,還憑借自身努力證明了自己。從遠古落后的地球來到高度發達的盤古星球文明世界,他一切從零起步,最終超越了絕大多數本土居民。同時,他為普及推廣中文文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可謂桃李滿天下。當時,盤古星球上多數名門望族皆是他的粉絲,都或多或少聽過他的課,跟隨他學習中文,學中文、取中文名字在那百年間一直是高貴與高端的象征。他的書法作品更是成為收藏界的無價之寶。
照片涵蓋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生活照、授課照、出席各類活動的照片,甚至還有參加賽車的照片,數量繁多,不勝枚舉。此外,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關于田貴生平的視頻。最早的視頻拍攝于他還在地球家鄉時,那時的他被偷偷跟拍,身著長袍,留著長發,常去洛陽城內的亭子聽課。隨著時間推進,從視頻中可以清晰看到田貴的變化,從穿著打扮到發型,都展現出他也曾追逐潮流時尚,個性十足;也曾在賽車場上激情四溢,魅力四射;還曾出入各種知名場合,備受萬人追捧,星光璀璨;更是憑借自學醫學、數學、航空航天、哲學等諸多領域知識,成為學霸博主。他的存在,讓盤古星球的人們對地球人的智商與學習能力驚嘆不已,并為此著迷,不斷從基因、飲食、環境、語言文字等方面探尋其中的奧秘。而田貴最終選擇離開這個實現了他人生輝煌價值的星球,回到家鄉地球。他本有著遠大抱負,渴望改變自己的世界,但當他踏上故土,卻發現僅憑一己之力難以實現,最終他選擇放棄,因為他深知,社會的發展進程有著自身的自然規律,任何個人與外力都難以輕易改變。最終,他歸隱山林,度過余生。
在視頻中,還能看到一直陪伴在田貴左右的智能機器人——一休。它與田貴的關系,宛如天造地設的伴侶,無比般配。它們相濡以沫、相敬相愛,這種情感非傳統意義上的愛情,卻又超越了愛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一休給予田貴一生的悉心照顧與幫助,毫無私心,無怨無悔,始終鞍前馬后,任勞任怨,傾其所有,奉獻終生。
館內用大量篇幅介紹田貴,甚至為他復制了一個一比一的雕塑,足見對他的敬愛與重視程度之高。
除了田貴,館內還展示了當時洛陽城的市井生態、民風民俗,拍攝了長城、皇宮等著名建筑。同時展出了從地球上帶回的實物與拍攝的圖片,文房四寶、書法作品、農耕工具、馬車人力車等交通工具以及瓷器手工藝品等等,這些在當時的盤古星球都是前所未見的新鮮事物,一度成為時尚設計的重要參照。
后面的每個板塊,都分別介紹了每次地球之行的事跡,有人物、有實物展示,還有視頻播放與圖文說明。在地球上,人們往往只能通過考古挖掘,看到殘缺不全的古跡古物,許多書籍、器具用品更是難以得見。而在這里,展示的都是原汁原味、完完整整的古代物品,種類豐富、涵蓋面廣,是地球上的博物館難以比擬的。對于地球人,尤其是華夏文明的繼承人而言,看到這一切,內心震撼不已。在遙遠的外太空星球博物館內,完整保存著一部生動真實的中華文明發展史,只是記錄方式與地球有所不同。地球按照朝代記錄歷史,而這里僅依據年份記錄,并不涉及年份對應的朝代與皇帝,只有純粹的時間歷史。
參觀者帶上 AI播放器,仿佛能真實地行走在古代的城市街道,站在鄉村的角落,飛翔在田野山川河流的上空。館內視頻采用三維立體空間拍攝技術,真實記錄當時的社會面貌,并非電影電視劇可比。通過 AI播放器觀看,仿佛身臨其境,穿越千年時光。這些珍貴的視頻,讓曲波心生復制一份帶回地球珍藏的想法,他通過李小龍前輩向博物館方面傳達了這一意愿,然而博物館方面并未立即答復。
想要全面深入地參觀完這座博物館,一兩天時間遠遠不夠。于是,曲波一行人在附近酒店安頓下來。
夜幕降臨,這座城市比白天更具魅力。一千棟摩天大樓燈光亮起,每一棟都宛如一條星光大道,直插云霄,一眼望不到盡頭。空中穿梭的飛行器,如同一顆顆流星,劃出一道道絢麗的光跡,恰似噴射的煙火,五彩斑斕。曲波他們乘坐觀光列車,穿行在大樓之間,與賽車道并行。此時,激烈的賽車比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賽車速度極快,快到肉眼幾乎看不清賽車的模樣。據說,這條賽車道路是按照時速一千公里的標準設計的。這里對賽車沒有特定標準要求,只要賽車手取得賽車資格,駕駛任何賽車都能參賽。在這里,賽車比拼的并非單純的速度,而是那份激情。有些賽車路段設計成螺旋圓管型,賽車可以在其中三百六十度翻滾旋轉行駛,如同乘坐過山車一般刺激。
曲波他們乘坐的觀光列車經過“洛陽城”,眾人在此下車。這座“洛陽城”雖仿照地球上的洛陽城而建,但歷經數千年歲月,已然成為一座古城,且保存完好,原汁原味。自建成以來,一直人氣旺盛,市井繁榮。
踏入城門,厚重的歷史感撲面而來,仿佛瞬間穿越回古代。古樸的街道、古色古香的招牌,彌漫著古時的韻味,歷經千年未曾改變。來到這里,仿佛能真切體驗到古代的韻味。
李小龍前輩帶領大家漫步其中,邊走邊看邊講解。走著走著,一座氣派的四合院映入眼簾。四合院門前兩側,佇立著兩頭威風凜凜的石獅,門框由大理石精心砌筑而成,兩扇大門板上,鑲嵌著黃金雕刻的龍飛鳳舞圖案,盡顯奢華。門口左邊的走廊,連接著一座亭子,亭前矗立著一個雕塑。
“這個雕像是誰,大家能認出來嗎?”李小龍笑著問大家。
“是那個叫什么?!名字不記得了,今天白天在博物館內看到了,他是第一個來自地球的人,是吧?”有人回答道。

莫然回首
盤古星球歷史分三個階段:水淹沒全球之前、災后重建和星際探索。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成就。曲波對這個星的發展歷程感到非常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