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貴的求知欲遠超常人,尤其是面對新鮮事物時,那股子好奇勁兒就像燃燒的火焰,怎么也撲不滅。在漫長的星際航行過程中,飛船外是無盡的黑暗,點點繁星閃爍,猶如鑲嵌在黑色綢緞上的寶石,遙遠而神秘。田貴坐在飛船那略顯冰冷卻科技感十足的艙室內,望著窗外的宇宙奇景,心中滿是忐忑與期待,他不知道自己即將奔赴的是怎樣一個世界,又將開啟怎樣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
智能機器人一休就像一位貼心的導師,在這冰冷又充滿未知的環境里,無微不至且極有耐心地為他進行一對一授課。這授課之旅從最基礎的幼兒課程開啟,一步一個腳印,帶著田貴慢慢走進全新的知識世界。田貴一邊聽著一休的講解,一邊在心里暗暗驚嘆,這些知識對他來說是如此新奇,每一個新的概念都像一把鑰匙,似乎要打開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但同時,他也隱隱擔憂,自己能否真正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能否跟上一休的教學節奏。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一休敏銳地察覺到了新問題。由于當時中文字量有限,許多科學課本里的知識,對于田貴所處的時代而言太過超前,根本無法用現有的中文字準確表述,只能生硬地直譯成中文。一休心想,看來得先幫田貴突破語言這道難關,這無疑是一項艱巨且漫長的任務,但一休作為專為外星人類服務而誕生的智能機器人,耐心就是它的特質,再多的繁瑣也無法讓它退縮。
田貴得知這個情況后,心里既有些沮喪,又涌起一股不服輸的勁頭。他在心里默默給自己打氣,既然已經踏上了這條路,就絕不能輕易放棄。就算再困難,也要努力學會這些知識,不辜負一休的教導,也不枉自己這趟星際之旅。
于是,一休從日常生活用語入手,帶著田貴一個詞一個句地學說。累了,他們便在飛船艙室那柔軟舒適的休息區一起休息,四周的燈光柔和而溫暖,田貴靠在椅背上,心中滿是對未來學習的憧憬,同時也會偶爾想起家鄉的親人和熟悉的生活場景,思念之情如絲線般纏繞心間。餓了,一休便領著田貴去飛船上的餐廳用餐,餐廳里彌漫著各種食物的香氣,田貴一邊品嘗著這些從未見過的食物,一邊好奇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他在心里琢磨著,這些食物的制作方法和家鄉肯定大不相同,這個世界的飲食文化真是奇妙。有生理需求了,一休也會陪著他去解決。一休就像田貴的影子,時刻相伴,成了他形影不離的“伴侶”。
田貴本就是個好學之人,整日跟著一休忙碌地學習,生活倒也充實,也沒時間去沉浸在那些傷心往事里。同時,田貴的到來,就像平靜湖面投入的一顆石子,在飛船上激起了層層漣漪,引發了人們濃厚的好奇與興趣。一到休息時間,大家就圍過來,爭著跟田貴聊天。他們教田貴玩各種有趣的游戲,而田貴也毫不吝嗇,教大家練習書法、畫山水畫,傳授武術技巧等等。田貴看著周圍這些熱情的外星朋友,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他從未想過自己能和來自不同星球的人如此融洽地交流,這種奇妙的體驗讓他覺得自己的冒險是如此值得。隨著時間悄然流逝,田貴不知不覺成了飛船上的焦點人物,大家都喜歡圍繞在他身邊,感受來自地球的獨特文化魅力。
一休的教學循序漸進,從語言課開始,接著是數學、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等各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內容豐富全面,面面俱到。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直接音譯成中文字,史上第一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音樂等學科的中文版基礎知識書籍誕生了,這些凝聚著知識與文化交流結晶的書籍,后來被妥善保存在盤古星球唯一的博物館內,成為了一段特殊歷史的見證。田貴看著這些凝聚著自己和一休心血的書籍,心中滿是自豪,他知道,自己正在參與創造一段非凡的歷史,這種使命感讓他更加堅定了繼續前行的決心。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飛船上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所有標識都增添了中文。原本有中文名稱的,直接照寫;沒有的,就通過直譯或者根據田貴自己的理解來命名。比如,把茅坑叫做“凈室”,他覺得這是潔凈身體之處;飯堂稱為“膳堂”,寓意用餐之地;書堂還是原名,保留那份文化韻味;客棧則叫“棲所”,象征著棲息之所。再比如,攝像機被田貴取名為“抄畫器”,他解釋說,他們讀書時課本靠手抄寫,而攝像機是抄寫生活畫面的器具,所以取了這個名字。顯示屏被聯想成屏風,因為屏風上的畫是靜態的,而顯示屏上的畫是動態的,故而取名“動畫屏”,這些充滿想象力的命名,讓飛船上的一切都帶上了獨特的地球文化印記。每想出一個新名字,田貴都滿心歡喜,仿佛在這個陌生的世界里留下了屬于自己和家鄉文化的獨特符號,他期待著這些名字能被更多人記住,成為地球文化在這里傳播的開端。
日子在忙碌與充實中飛速流逝,田貴與一休每天除了學習,田貴還堅持每日練習書法,偶爾也會作畫,主要畫的是充滿中國韻味的國風畫。說來也巧,田貴并未攜帶文房四寶,可一休早就貼心地準備好了一切。不僅有文房四寶,還有各類書籍、書法壁畫,除了這些學習用品,還準備了陶瓷用品、絲綢布料、蔬菜水果等植物種子、中藥材料、刀棍劍槍等等,凡是盤古星球上未曾見過,或者與他們星球不同,讓一休覺得新鮮的物品,都一應俱全。田貴看著這些熟悉的物品,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一休的細心周到讓他在這個陌生的環境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他在心底默默感激著一休。
田貴與一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忙碌得對外界的變化渾然不知。不知不覺,三百多個日夜已然翻過,飛船順利抵達了盤古星球。他們的飛船穩穩降落在未來城的機場,田貴跟隨一休走下飛船,這是田貴第一次親眼目睹乘坐的飛船全貌,那龐大的身軀讓他震驚得合不攏嘴,雖此前一休給他科普過基礎知識,但真正站在這龐然大物旁邊,那種震撼依舊難以言表,他不禁在心底感嘆:神奇的科學!神奇的世界!
機場周圍,巨大的金屬建筑散發著冷冽的光澤,各種飛行器起起落落,發出輕微的嗡嗡聲。遠處,城市的輪廓在微光中若隱若現,高聳的建筑直插云霄,閃爍著五彩的光芒。田貴望著眼前這從未見過的景象,心中滿是震撼與敬畏,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只渺小的螞蟻,置身于一個無比宏大的世界里,既興奮又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將如何融入這個全新的環境。
他們在機場受到了熱烈歡迎,拉姆仕德,也就是后來取名為秦始皇一世的球長大人,親自前來迎接。田貴那與眾不同的長相和獨特身份,瞬間吸引了眾人目光,備受關注。秦始皇一世親切地與他握手慰問,在一休的翻譯下,他們開啟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從那以后,每逢重要日子舉辦活動,秦始皇一世都會誠摯邀請田貴參加,這讓田貴感受到了極高的禮遇。田貴握著球長的手,心中既緊張又激動,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傳播地球文化的重任,而球長的重視讓他更有信心和動力去完成這個使命。
走出飛船,眼前的景象讓田貴目瞪口呆。現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仿佛要沖破天際,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雄偉壯觀的氣勢。天空中,一架架小型飛行器如靈動的飛鳥,來回穿梭,尾氣劃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跡;大廈間的道路上,一輛輛賽車風馳電掣般飛速行駛,這些流動的元素就像跳動的音符,瞬間將田貴這個陌生人融入到這座城市的獨特節奏中。街邊的綠化帶上,生長著奇異的植物,葉片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花朵綻放出夢幻般的色彩。這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世界,是他從前做夢、幻想都無法觸及的高度發達的現代化世界。田貴被深深震撼,身體仿佛失去了知覺,雙腳也像被定住一般,不聽使喚,他不知道該邁向何方,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天上就是不一樣啊!天上的世界真的截然不同!這簡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天堂!站在這里,他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同時又暗暗發誓,一定要在這里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讓地球文化在這里綻放光彩。
一休帶著田貴乘坐電梯下樓,下到九十層。這一層經過精心改造建設,是一座仿照洛陽城建造的天上“洛陽城”。這座巨型大廈的樓層空間極為寬敞,高度有二三十米,平面面積達幾百萬平方米,在這廣闊空間里建造一座古洛陽城,就如同打造了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原來,在田貴他們從地球上剛啟程不久,飛船上的設計師們就依據勘測洛陽城的數據,精心設計出模仿主要城市建筑和街道的圖紙。在返程飛行的這段時間里,大家齊心協力,快速建成了這座天上“洛陽城”。
走出電梯,“洛陽城”的城門映入眼簾,城門古色古香,朱紅色的大門上鑲嵌著金色的門釘,在柔和的燈光下散發著古樸的氣息。田貴再次愣住了,他懷疑自己產生了錯覺,又或是在夢游,怎么從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回到了熟悉的家鄉。走進城門,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一一浮現,腳下的石板路略顯粗糙,踩上去發出清脆的聲響。街邊的房屋錯落有致,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只是少了記憶中那喧囂熱鬧的市井氣息,沒有家鄉的人,沒有熟悉的情感,沒有熟悉的空氣,也沒有那些充滿煙火氣的故事。田貴撫摸著城門的墻壁,心中五味雜陳,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頭,他想念家鄉的親人和朋友,想念那些平凡卻溫暖的日子,但同時也明白,自己已經踏上了新的征程,要在這里開啟新的生活。
田貴跟著一休來到一棟四合院前,四合院前有一座長廊亭子,看起來似曾相識。沒錯,這正是模仿田貴從小讀書的那座亭子建造的。亭子的柱子上刻著精美的花紋,亭子頂部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一休告訴田貴,這座四合院就是他在這里的家。田貴心中涌起一陣感動與激動,看到這些熟悉的建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過去,但他不敢過多回憶,那些回憶太過傷感,太過悲情。他跟隨一休走進四合院,走進了這個屬于他的新家。
院內的裝飾、房間里的家具,都仿照田貴家鄉的原物打造。為了方便現代生活,照明燈光采用了現代設備,只是巧妙地設計成了燈籠的模樣。書房里擺放著屏風,書桌上放著“動畫屏”,古老與現代元素在這里奇妙融合。田貴走進書房,輕輕撫摸著那些熟悉的家具,心中滿是感慨,這個家雖然不是真正的家鄉,但卻承載著他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希望,他決定在這里努力生活,將地球文化傳播得更遠。
白天,田貴總是讓自己忙得不可開交,每天在許多兒童學校之間奔波,為孩子們開設中文課和書法課。周末,他會在自己的“家”里開設成人班中文課和書法課。忙碌的生活讓他充實,但也有孤獨的時候。也許是這熟悉的建筑街景,也許是這亭子院子勾起了回憶,也許是一個人太孤單,也許是缺少家的溫暖,每當夜深人靜,月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里,灑在他的床上,他常常難以入眠,思念如潮水般涌上心頭。他望著窗外的月光,心中默默想著家鄉的親人們是否也在望著同一輪明月,他們是否也在思念著自己。
看著自己的學生們一天天成長,會說、會寫的中文字越來越多,田貴心中滿是欣慰,感慨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雖然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為人師,但教學成果令人十分滿意。他將自己十幾年所學所思精心編制成教材,制作成詳細教案,融會貫通,學以致用。他的所作所為開創了歷史,他是第一個將地球文明推廣到外星球的地球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之外開設學堂的地球人。雖然地球上沒有記載他的這段經歷,但在盤古星球的歷史上,他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被詳細記載在歷史博物館的檔案里,成為了文明交流的重要見證。每次看到學生們的進步,田貴都滿心歡喜,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希望能培養出更多熱愛地球文化的學生,讓這種文化在這里生根發芽。
因為教學,田貴結識了許許多多的人,其中一些人成了他的至交好友。一有休息時間,一休就會帶著他去看精彩的演出,觀看刺激的賽車比賽,參加各種熱鬧的聚會,參觀各地的名勝景點。有時,他會受學生朋友的邀請去家里做客,有時也會和學生們外出聚會游玩。在這個過程中,一休教會田貴開車、駕駛飛行器、使用電腦、通訊工具等等。慢慢地,田貴的著裝、思維和言語都越來越本土化,就像經歷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蛻變,成為了一個活生生的生物進化論的實物實證。田貴和朋友們在一起時,心中充滿了快樂和滿足,他享受著這種融入新環境的感覺,也期待著能和朋友們一起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田貴所走的路,就像被精心鋪設好的坦途,避開了懸崖峭壁、江河湖海、高山險峰,只要他堅定地一直往前走,就不會跌倒,也不會迷路。這是一條充滿希望的路,只要堅持走下去,就一定會收獲滿滿,取得豐碩成果。田貴看著自己一路走來的軌跡,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相信自己的未來會更加精彩,也相信地球文化會在這個星球上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定期會有人為田貴做身體檢查,以便及時發現身體潛在的變化和可能存在的隱形病毒,他們竭盡全力保障田貴的身體處于最佳狀態。其實,早在田貴剛到盤古星球時,他們就悄悄采集了他的血液等身體內器官軟組織標本進行檢測和實驗,而田貴對此一無所知。或許,這一切的良苦用心在當時會被一些人誤解為圖謀不軌,是對田貴人生自由的殘忍剝奪。但多年以后,歷史會給出公正的解釋,這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程,關乎所有人類生命發展,為了科學的進步,需要一些個體或小團體犧牲部分自由,來配合科學家們的發明創造、發現實驗。當田貴得知自己的身體被用于科學研究時,心中雖有些許不安,但他很快就釋懷了,他覺得如果自己能為科學進步和人類發展做出貢獻,那也是一種榮耀。
一個來自遙遠外太空地球的人,在盤古星球上開設學堂,為了他還新建了一座地球古城。這個故事隨著媒體的報道,以及田貴學生們的口口相傳,引發了人們強烈的好奇與關注。“洛陽城”迅速成為人們爭相參觀打卡的熱門景點,每天來自全球各地的人絡繹不絕。不一樣的建筑、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景色、不一樣的體驗,這種差異化產生的獨特魅力,以及稀缺性帶來的廣泛影響,讓“洛陽城”和田貴的文化傳播事業聲名遠揚。田貴的中文文化課更是火爆,由于報名人數太多,人們需要長期排隊才能預約報名。為了滿足大家的學習需求,他的課程被制作成視頻在網上發布,還開設了直播,每堂課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線觀看,發布在網上的教學視頻點播次數更是數以億計。就這樣,中文迅速成為了這個星球的第二通用語言。田貴這個外星人,實實在在地成了億萬人追捧的網紅明星,他的書法作品、山水畫作遭到人們的瘋狂搶購。田貴也經常被各地政府或組織邀請去講課,舉辦書法、畫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田貴的服裝風格、留的長發,也一度成為時尚設計界競相模仿的潮流。田貴面對自己的走紅,心中既自豪又有些惶恐,他擔心自己辜負大家的期望,也希望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地球文化。
田貴能成為大紅人,除了媒體的廣泛宣傳,還離不開球長大人秦始皇一世的厚愛與照顧。秦始皇一世是個非常開明的領導者,他大力提倡加強與各人類之間的溝通交流,積極引進吸收各人類的文明文化精華,以此豐富自己星球的文化內涵,激發更具生命力的文化創新與發展。秦始皇一世每年都會多次召見田貴,甚至親自光顧“洛陽城”與他會面,讓田貴給他講述地球上的悠久歷史和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在他的支持下,田貴的文化傳播之路越走越寬廣。每次與球長會面,田貴都十分珍惜,他深知球長的支持對自己意義重大,也會更加用心地準備講述的內容,希望能讓球長和更多人了解地球的魅力。

莫然回首
在盤古星球,田貴經歷了語言、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學習,逐漸適應了外星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潛力,田貴在盤古星球的生活達到頂峰,他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學者和文化使者。他開始始意識到,盡管外星科技先進,但地球文化也有其獨特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