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昭從這具小身體的記憶里面獲取到他們一家人在家族中不受寵的事實,作為接受現代教育的女青年來說,這不算什么,心里想有什么能難到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呢。
夜晚來臨,沒有手機電視的生活真是索然無味,俞昭拉起青竹和黃媽媽說起了房中貼心話,黃媽媽嘴中才說出一段府里的往事。原來老太爺俞啟聲先前的原配夫人顧氏也是二嫁,先頭一次顧氏嫁的人就是秦老太爺,姐兒的外祖父秦潤開大人。當年你的外祖父是京城有名的才子,且又長得英俊,加之任太子少師風頭更甚。顧氏是顧家的嫡長女,自小與秦家是通好之家,算是青梅竹馬了。可惜顧氏嫁給秦老太爺之后,經歷宮變,秦老太爺跟隨大軍鎮壓反賊,一去就是三載,為了不耽誤顧氏老太君,秦老太爺寫了放妻書,讓顧氏自回家去。后秦老太爺大軍回城,娶邊疆名門望族肖氏最小的女兒肖玉芝為妻,生了你姨母和你母親,還有個小舅舅。你小舅舅自小很聰明,一直到十二歲的時候被秦家的仇家暗算下毒,高燒不退燒壞了腦子,黃媽媽說到這眼中泛起了淚花。
那時正逢俞家在新舊變革中得利,姐兒的大祖父看中了顧家的權勢和地位,便為自己的弟弟俞啟聲聘了顧氏為妻。顧氏在俞家勤勤懇懇,辛苦掌家,侍奉公婆。俞家大爺便是顧氏所生,奈何這門婚姻是老太爺的哥哥做主,老太爺一直不喜顧氏太君,經常對她百般刁難,青竹和俞昭差點驚掉了大牙。而后等大爺差不多六歲的時候,老太爺又跟京城名姝趙氏勾搭在一起,壽安堂的老夫人趙氏年輕時說是名姝,但自己年紀尚小便與自己家表哥有了茍且,嫁給表哥后生了一女,兩年后丈夫就病逝,她自己大歸趙家,后面又勾搭起來你祖父,你祖父也是個喜歡美女的,也不管不顧非要娶趙氏進門,隨后顧氏與你祖父和離,過了幾年嫁給了外地富商聶家為妻,顧氏太君也是個苦命人。再后來趙氏生養了你二伯和你父親,還有兩個姑姑。對了,你大伯現在娶的伯母便是顧氏老太君的內侄女小顧氏。二伯娶的是陳氏的次女。你的父親在一次游園宴中看上了你活潑好動的母親,回家跪求老夫人趙氏到秦家提親,本來老太爺和老夫人就不喜這個小兒子,這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三爺為了娶親不吃不喝,逼得老夫人去提親,最終得償所愿,不過父子母子離心更甚。
你母親剛進俞家,不知祖上這些彎彎轉轉,天天被你祖母叫去立規矩,近身伺候她,有時還要被趙氏支使去干侍女媽媽們的活兒,她性子軟弱,一味避讓,總想著是她做的不好,如果她好好做遲早能感動自己的婆婆公公。當年不想求娶你母親,是因為雖然秦家世代是大族且出文官,可是到了你外祖父這一代已經落寞了,特別是姐兒的舅舅腦子又不是很清醒,導致你母親處處避讓,日子更加的艱難。
姐兒長這么大了都沒有被老太君趙氏抱一下,當年你母親好不容易生下姐兒,老夫人當時去尚書府參加游園會,你母親生孩子的時候家中都沒有個長輩,幸得你外祖母帶著你的表姐過來幫忙,老夫人趙氏一回到家便問老三家的生的男孩還是女孩,旁邊的侍女說是個女孩,趙氏連三房門都沒進就回了壽安堂,當時你外祖母和你母親都在默默的流淚。
俞昭內心在瘋狂吐槽,這是有多討厭自己的兒子和秦氏啊,自己的孫女都不聞不問。黃媽媽喝了口水繼續說到,其實說到底就是因為你大伯家和二伯家都是先結果后開花,只有你母親是先開花后結果。姐兒的周歲宴本家都沒來幾個人,你大祖父當時坐下吃飯還說周歲宴的飯菜不好影響到俞氏的名聲。可是那會兒公中又不出銀子,還是你母親拿著自己的嫁妝準備的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