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山越
其實他挑不挑撥,山越之人與趙越都是勢不兩立的,趙越一面擴軍的同時,一面以山越為練兵對象,如今吳郡之地早就沒有山越的勢力。原本吳郡最大的山越之人就是嚴白虎,早就被趙越擊潰,大量的土地被開荒,山越之人如今變成了農民,反抗的都成了奴隸。對于這些原始居民,趙越的方針就是兩個,服就給你地種,好好納稅,大家都好,而且賦稅極低,足夠你過得比平時更好。不服就打,打倒了可就沒有這么好的事情了,一律為奴隸,贖完罪后才能變成農民。開荒開礦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有著奴隸又不用給工錢自然是大好事。軍隊需要軍功,剿滅叛賊亂民自然也是有軍功的。所以除了這次忽然發兵搶奪了兩郡之地之外,眾人的軍功基本都是剿滅山越得來的。所以才在幾年的時間內使得吳郡附近無賊可剿。
如今這批人到了丹陽與鄱陽兩郡,轟轟烈烈的剿滅山越活動又開展了起來,這兩郡朝廷的力量更加的薄弱,山越之民與山賊更多,盤根錯節,比起吳郡來更加的復雜。在吳郡趙越大力拉攏士族,而且吳郡的士族力量也龐大,有著士族的支持,對付勢力并不強大的山越并不困難,除了這些山越之人不斷的游擊給自己造成一些麻煩之外,其余的可謂是秋風掃落葉一般,根本沒有山越之眾能夠抵擋朝廷的大軍。加上趙越的屯田,開荒等政策,實際上山越之人的生活水平大有提高,抗拒之心更加薄弱,除了少部分完谷不化之輩,拼死抵抗之人并不多。而趙越也沒精力感化所有人,對于完谷不化之人,不好意思,下輩子有時間再教導吧。當然明面之上他沒有大開殺戒,而是讓他們悄無聲息的消失,雖然大家都知道一定就是他干的,不過不捅破這層窗戶紙,趙越趙大人依舊是一個親民的形象。這對于以后招降其他山越之人還是有些幫助的,趙越并不介意讓人覺得自己兩面三刀,有用就好。
而丹陽鄱陽兩地情況大有不同,尤其是丹陽,一直以來都以名風彪悍著稱,當年李凌帶領五千丹陽精兵麓戰八萬匈奴大軍更是讓丹陽精兵名震天下。似乎后來孫策平定江東也是依靠了丹陽精兵。所以趙越對于丹陽郡山越之人的處理更加的重視。剿撫并用的手段已經在吳郡被證實十分有用,在這兩郡他自然不會舍棄不用,不但如此,他還專門在丹陽以重金招兵,無論是免稅的時限還是家里的安撫費用,丹陽兵都比其他地方多出一層,本來他的招兵政策就已經極具吸引力,如此一來丹陽郡的壯丁更是踴躍參軍,這些精壯被他掌控之后,丹陽郡也就更加的穩妥了。同時軍隊就在當地訓練,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山越中人,另一方面方便震懾宵小。這些丹陽兵個體實力普遍比較強悍一些,但是組織紀律性不高,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的訓練,而訓練完畢的丹陽精兵優先會被趙越派往鄱陽,清繳那里的山越。山越與山越之間實際上并無多大關系,大多各自占據少量地盤,然后自耕自種,順便劫掠一下過往的行人與商家。那些聚眾造反的實際上只是極少數,大多只是想要糊口而已,而這類人就是趙越積極爭取的對象。除了招兵與清繳之外,趙越還派遣一些歸順的山越之人以身說法,大力宣揚他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通過數個方面的共同努力,山越的勢力迅速的被削弱著。當然,江南多山,想要在連綿不絕的群山之中清繳山越之人,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之事,也唯有徐徐圖之了。
除了山越之外,其他各縣由于兵力被調走近半,也在如火如荼的重新征兵訓練。尤其是程普手下的滅祖軍,如今趙越的地盤一下子擴張了兩倍,已經超越了當初孫堅的勢力,距離黃祖可算是越來越近了,滅祖軍訓練的也更加積極刻苦起來,免得到時候攻打黃祖的機會來時,他們不給力。
雖然打下兩郡事情忽然變的極多,忙亂之極,不過這些似乎與趙越的關系不大。他一方面在兩郡之中選取了兩個在當地有名望又傾向自己的士族中人為太守。表現出自己并非與士族敵對,而是一副合作的態度,只要士族聽話,萬事都好商量。這樣的表態極大的緩和了與兩地士族的關系,畢竟如今自家學院里雖然也培養出來一些人才,只不過這些人還遠不到能夠勝任太守這樣高位的時候。還是多在底層歷練一番再說。另一方面他將兩地的軍政也徹底分開,太守只管民生,軍隊由郡尉負責,郡尉自然都是他的嫡系。當然太守也不是只動口不動手的職位,手下也有賊曹等維護治安的兵士,相當于如今的市長,權利依舊是十分巨大的。不過在這亂世,一切都是拳頭說了算,抓住兵權才是王道。趙越只是牢牢的抓住兵權,其他的由得他們弄去,一切等自己的人馬逐漸爬上來再說。當然必要的暗部監督自然不能少。
趙越的甩手掌柜做的更加的順手了,才短短一月時間,就將事情都安排下去,然后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文官有張昭領銜,武將自己親自統領著,不過有著各個統領管轄各司其職,只要不是大戰發生,他都沒有特別的事情需要處理。
安定下來之后趙越忽然想起大喬小喬應該就在附近,當下令暗部打探,不久之后,果然得到了消息,這大小喬的美名在廬江可謂是頗為出眾,當然如今還不到聞名天下的程度。女子的美名一般都是建立在男子的基礎上的。沒有呂布與董卓,天下誰人知道貂蟬。沒有唐明皇,誰知道楊貴妃啊。沒有孫策與周瑜,大小喬何許人也?所以此時的大小喬也只是在周邊傳美名,并沒有太多的其他郡縣人關注,當下趙越親自上門求親,這種事晚了就被人捷足先登了。
雖然是在廬江,不過如今趙越攜三郡之勢,即使桀驁不馴的太守陸康也不愿與之交惡,雖然之前的陸家陸豐與趙越可謂是已經水火不容了,不過換了陸明那一支作為家主,兩家的關系頓時緩和了不少,而且如今陸明在軍中的地位與孫策等人相當,可謂是極受重視,這也使得陸家再次崛起,一掃之前的頹廢。而且陸康如今年齡大了,只想守護廬江一郡百姓,根本不敢與趙越交惡,否則一旦對方打上門來,遭殃的還是百姓啊。
喬家原本也是廬江大戶,只不過如今門丁凋零,在士族中的地位不斷下滑,已經只能算是一般門戶了。如今忽然聽到太守大人親自登門求親,不由得大亂,畢竟趙越的名氣極大,而且多大都是惡名,普通人家聽到都能被嚇到。這家道中落的喬家自然更加不敢反抗,一時二喬落入趙越手中為妾,喬家也遷往了吳郡做起來郡守親家來,如今蔡家凋零,蔡邑也沒有開枝散葉的打算,姜家更是只剩下兩兄妹,而喬家也只剩下喬老爺子與兩個女兒一群家丁了,論名氣自然還是蔡氏最大。而且作為蔡邑的弟子,趙越也從來沒有想過動蔡琰的正妻之位,以后也只能是納妾了。
男人三妻四妾實數平常,而趙越自娶妻蔡琰之后,只納了姜月一人,其他再也沒有娶妻納妾,如今一下子納了兩個小妾,蔡琰倒也沒有什么意見。畢竟自己相公實在太過勇猛,她早就有這方面的想法了。
納妾的儀式比之娶妻簡單的多,這大喬如今年芳二八可謂是青澀的很,而小喬才二六,還沒有完全長開。所以雖然一起取了小喬,趙越倒也沒打算近期下手,只不過怕夜長夢多,先娶了再說。
此處省略一萬字。
初嘗美味的大喬與趙越可謂是如膠似漆,兩人足足纏綿了月余,趙越才戀戀不舍得去處理政務。真是美人誤國啊,難怪歷代都有這么多昏君出現,就連趙越這樣意志的人都差點沉淪了。
搶了周瑜孫策的老婆,趙越也是略顯尷尬,不過好在兩人不知道,否則恐怕直接就要造反而去了。
如今趙越的地盤已經囊括了太湖與部分長江流域,需要的水師的數量大增。畢竟沒有足夠強大的水師,很難防護好自己的地盤。而且趙越可不甘于就占據江東之地而已,如今荊州暫時是啃不動的,不過卻可以繼續南下,再南邊沒有強大的勢力,只待自己穩固之后就可以繼續擴張了,雖然都是比較荒涼之地,開荒起來難度極大,成本也很高,不過聊勝于無,總歸是要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