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坐在小桌旁,自酌自飲。桌子上并無好菜,無非是幾塊鍋烙,一碗自制辣醬和一小蝶花生米,院子里一群月把大的小雞圍繞著他,嘰嘰嘰叫著找尋掉落的烙餅碎粒。
陽光照進這個磚瓦筑就的籬笆院落,我和姐姐拿著烙饃蘸醬蹲在地上逗弄小雞,母親則搬了個板凳坐在父親旁。
父親母親今日很高興。
“來,我也給你倒一杯!”父親拿起自己的酒杯滿上遞給母親,“這兩年你也辛苦了,養豬田地一樣沒少操心,往后就好了。”母親也不推脫,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明天咱這后屋就要放倒了,下雨天再也不愁漏水了。”父親又滿上一杯,一仰脖一干二凈。
父親母親的心愿,也是我們孩子的心愿。每當下雨時節,房子總是淅淅瀝瀝的漏雨,母親總是帶著我們拿些碗盆放在漏雨嚴重的地方,其它地方則鋪上塑料薄膜,她一個人爬到屋頂去檢查,有的地方用新瓦片替換,有的地方下面補壓一層防水布,可這終將不是長久之計,瓦片薄膜日曬雨淋都會再破損,所以蓋新房成了全家人的心病。
我的家鄉是一座小城——息縣,素有“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米飯一半饃”的美稱,地處廣袤的平原,又在南北分界線上,所以一年兩季,水稻小麥交替各一次。在我小時候的印象里,鄉里鄉親種的種類盡是五花八門,玉米,小麥,大豆,高粱,花生,紅薯,水稻……好像沒有我們這塊大地孕育不出的。蔬菜就更多了,秋葵,生姜,蘿卜,辣椒,香蔥,土豆,西紅柿應有盡有。兒時放學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跑到菜地里,搜羅起鮮嫩的各類瓜果,白的是白玉甜瓜,粉的是水晶蜜桃,紅的是西紅柿圣女果,綠的是翠玉黃瓜,青的是脆蘋果梨……五顏六色的食物總能最快撫慰我和姐姐饑腸轆轆的肚皮。
除此以外,家里總沒有太多吃的。家里的日子過得艱難,父親跟隨村里的幾個年輕后生去了市里煤礦當“黑鬼”,母親除去田地的活另在家養了一頭母豬,母親時常說:“這頭豬可比你們幾個妮娃子要寶貝的多,它可是咱們家一半的口糧。”
母親沒有夸張。我的印象里很多都是母親照顧大豬的樣子,天冷了,給它墊上厚厚的干草,用麥麩煮上一鍋冒著熱氣的吃食,天熱了,給豬圈點上幾根蚊香,再用新抽出來冰涼的井水給豬圈里里外外刷上兩三遍,順便也給豬來沖個涼。所以我家的豬總是長得格外的壯,逢人見了都會被夸:“這豬養的好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豬也沒有純享樂的豬生。我懵懂之時便知道,養母豬是為了讓她源源不斷生小豬仔賣的。每到母豬發情之時,總是嗷嗷地叫的很凄慘,耳朵都是紅紅的,在豬圈里來回踱步,我跟母親抱怨:“咱家的豬吵死了!她咋的了?”“別管她!”母親一口回絕了我。一般這樣晾個它三兩天,就不得不管了。
又是一日,母親天不亮就起床,趁她院子里洗漱的功夫我也跟摸起來,迅速穿好衣服,等母親一進來,我先發制人:“媽,你去哪兒?俺也想去!”沒想到母親居然爽快同意了:“正好,我也省得害怕!”我趕緊屁顛屁顛跟在身后。
一豬二人,一個手電筒就這樣走在鄉間路上,我這時候才知道原來是去給母豬配種,我不知道這個是干啥,但是很興奮,因為我從來沒有走過夜路,那真是一段新奇的經歷。不知道過了幾個村,到了一戶人家,天已經蒙蒙亮了,母親喊了一嗓子,就有個五六十歲的男人披著衣服出來,把我們家的豬趕進了他家院子,我和母親在外面等。豬傳出更尖細的叫聲,還有一頭更響亮的大豬哼聲,聽起來很痛苦。我在路邊折狗尾巴草,扯了一把又一把,扎成一捆,讓母親給我做成大大的花束。不知過了多久了,那男人把我家大肥(豬的名字)趕了出來,說:“妥了~”母親付了錢,我們便離開了,此刻天已大亮。
等待母豬生崽的日子里,母親還等待的有父親的信。傍晚的時候,母親總是準時坐在小小電視機旁收看新聞聯播,唯恐聽到什么煤礦坍塌事故。我知道她在擔心父親。父親來信的時候,不識字的母親總和我在門口等待放學的姐姐,姐姐一回來,我們倆就搬好小板凳圍繞在姐姐旁邊聽她念信,大多信的內容我已記不大清,只記得報平安,到年關或者到月底統共掙多少錢。姐姐斷句斷的磕磕巴巴,但母親總聽的津津有味,聽完把信紙折好鄭重地放進信封。
母豬生崽的日子臨近,母親總是一夜起來幾次到豬圈查看情況,父親怕母親忙不過來,一般也會回來幾天共同照看。到了生崽的時候,我看到豬媽媽痛苦地哀鳴,總是心痛不已,而父親母親卻很高興,豬崽一個接一個降生,一般十二個左右,光滑肥溜,一個個閉著眼睛,圍在母豬身邊等待豬媽媽舔舐身上的粘液。
剛生下來的小豬是不能賣的,至少得等一個月以后甚至更久能自己進食了才能發賣。賣小豬的那天很熱鬧,父親總是在豬圈外放置一個稱重磅,手里鋪著一個本子捏著一支筆,大家同時進豬圈抓自己看著活潑好動苗頭不錯的豬,然后稱重記錄算價錢。母親事先總會留下一頭最壯實的小公豬,作為這茬豬的自留,養大以后再賣掉。母豬呢休養好身體,又需要準備下一次的配種,等到蒼老到下崽率低成活率低就只能被低價售賣,走完辛勞的一生。
我兒時幾乎都是在這樣養豬賣豬的環境下長大的,雖不富足,但也好在男主外女主內將家庭經營的紅紅火火,終于攢夠了錢,一分一毫,來之不易,父親母親斟酌再三最終商定了新屋的建設。
這舊與新之間,我知道承載了父母親數年分居之痛,生活之辛,努力之勤,更是給我們全家帶去了新的憧憬新的希冀。

作家fkR8DZ
在社會主義的步伐里前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