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蟈”來到我家的那個晚上,我心里特別開心,因為它給我的創作,給予了很多的靈感和源泉。
小時候的我只喜歡捉蛐蛐、螞蚱、蟬這些小型昆蟲,在這三種昆蟲里面,除了蟬飛的比較高、比較快、難捉以外。另外兩個盡在我的掌控之中。相對于蟈蟈這只小鳴蟲來說,我是真的一次沒有去主動的捉過……
在炎熱的夏季,在鄉下的老家,我除了聽到蟬叫的次數最多以外,對于蟈蟈和蛐蛐這兩個不同種類的昆蟲來說,它倆的叫聲,我遲遲分辨不清。以至于錯把蟈蟈和蛐蛐當成同一種昆蟲去看待。實則不然,其實,說細致一些的話,它倆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于是我上網搜了一些資料從而了解到:“蟈蟈學名螽斯,個子較大,有著細如絲,長過其自身的觸角,螽斯腳爪的末端有四節,蛐蛐一般指的是蟋蟀,蟋蟀腳爪的末端只有三節,蟋蟀的尾須比較長,而螽斯的尾須比較短,而且螽斯的翅膀大多在背上形成一條明顯的脊,蟋蟀的背上卻是平的,螽斯的叫聲具有金屬的感覺,穿透力強。比蟋蟀的叫聲更響亮、尖銳而更加刺耳。”其實對于我們來說還有兩種昆蟲也是我們容易弄混淆的給大家簡單普及下螞蚱和蚱蜢:“螞蚱是頭尖尖,乍一看像根草葉子,綠色居多。蚱蜢也就是蝗蟲乍看和蟈蟈有點像,但不會叫。”其實大自然的物種就是這么的奇妙,令人心馳神往。
說到蟈蟈雖然很常見,但是它會在草叢里面,而且是在夜晚的時候才會發出鳴叫,所以我長這么大,從來沒有捉到過一只蟈蟈,也沒有一次去主動捉蟈蟈的,對它的了解也就自然的知之又少。
然而這一次不同了,因為這只蟈蟈,也就是“夏蟈”是被我買回來的。我可以省去很多捉它的煩惱和不快,也許買到蟈蟈和捉到蟈蟈這種樂趣會有所不同。當然,我們的心境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捉蟈蟈”,是需要我們自己去付出勞動和汗水的,需要自己去找方法、找經驗、找技巧。在這個過程當中,你也許能捉到,也許捉不到。這種結果是充滿未知和挑戰的。自然也更加吸引我們。
而“買蟈蟈”,就感受不到這種樂趣與刺激,只要我們付了錢,老板給蟈蟈,那這只蟈蟈就屬于我們的了。無需再去付出勞動和汗水,也無需費神費力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去捉它。這種結果仿佛來得更加的快一些,但是似乎少了很多的趣味與挑戰。
其實“捉蟈蟈”和“買蟈蟈”又何嘗不是我們人的真實生活寫照呢?
有的人也許從一開始就含著金鑰匙出生,他的起點就高于常人,自然而然,在他的生活當中,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他所想要的和擁有的一切。
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從一出生,就輸在了起點上,他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拼搏和奮斗去獲得他們所想要的和追求的,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任憑他們怎么去努力去拼搏,離圓滿的結果總是差強人意,亦或是天壤之別。
還沒有開始競爭和比拼,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這也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的一個問題?

羽卿龍
在美麗的大自然里,有很多奇妙的物種。“蟈蟈”“蛐蛐”“螞蚱”“蚱蜢”這些你能分清嘛?“捉蟈蟈”與“買蟈蟈”又到底指什么呢?